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说课稿(1)

日期:2019-05-20  类别:说课稿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说课稿一”这篇小学数学说课稿由学科吧(jsfw8.com)为您编撰,希望为广大数学教师在说课活动中参考,并期待广大数学教师踊跃为我们供稿。该篇说课稿内容如下: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10以内的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加和整十数加一位数,而这些已在前一课时学习过,所以,这节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它也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摆小棒,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说学生】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某种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形成经验,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学生已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加、整十数加一位数和10以内的加法,也就是说学生能类推出本节课的计算方法,但是学生对于枯燥的计算并不感兴趣,所以,赋予课堂生动的讲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成了教师的难点。
【说教法学法】
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呈现者,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这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所以,教师鼓励学生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相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同时,由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观察、交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让学生借助实物计算到脱离实物思考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学习充满着创造,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进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的意识。
【说教学流程】
(一)、创境激趣,复习引入
(课件出示:小精灵聪聪)师:小朋友们,今天,聪聪来到了我们中间,准备带我们到森林公园游玩,你们想去吗?(生答:想)聪聪说:“谁能经过他的考验,谁才能去。”你敢接受挑战吗?
1.口算
4020=402=5030=503=
2.口答
(1)73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49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5,这个数是()
(4)十位上是2,个位上是8,这个数是()。
师:挑战成功,去森林公园要坐车,就让我们一起去停车场看一看吧!停车场里相继开来了大客车、中巴车和小汽车。谁来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大客车有45个座位;中巴车有30个座位;小汽车有3个座位。)
提问: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师:怎样列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4530、453、303、45303。
提问:四道算式中,我们已经学过了303,结果是多少?(303=33)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其余的几道算式。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453
提问:会算吗?瞧,你的手边有小棒,能不能利用它们来帮助算一算呢?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同桌合作学习。
方法一:摆小棒
提问:谁是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算的?上台演示。
教师提问:先摆哪个数?(45)然后呢?
追问:把3摆在哪一边?
把3捆根小棒摆这一边,你们同意吗?这样摆
有什么好处呢?(引导:它们都是单根的小棒,这样摆看得很清楚)
提问: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一共有多少根?(48)
追问:你是怎么一眼就看出来的?(5个一和3个一合起来是8个一,4个十和8个一合成48)
方法二:口算、数的组成
提问:如果不用小棒,你会算吗?谁来说一说。
先算53=8,再算408=48。
归纳算法:
回顾一下,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和口算,都得到了453=48。想一想,这两种方法在计算时都先算了什么?(都是先算53=8,再算408=48。)
2、教学4530(幻灯片7)
4530会算吗?自己尝试着做一做。你是怎么算的?
你能用小棒来验证一下吗?自己动手试一试!
提问:3捆小棒为什么要摆在这里?(先算…再算...)
小结:先把4捆小棒和3捆小棒合在一起,就是7个十,再加5个一,就是75。
3、优化算法
提问: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4、对比总结
提问: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板书课题)
提问:4530和453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吗?(引导:4530先算的是4030=70,再算705=75;而453先算的是53=8,再算408=48)
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也就是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师:小朋友们,你们这节课的表现真棒,下面我们就跟随聪聪一起乘车去森林公园参观好吗?出示幻灯片
1、我们首先去大森林的小动物家,要想见到它,需要把它们出的题算对,你能做到吗?(生答:能)你能说说354和3540算法有什么不同吗?(3540先算的是3040=70,再算705=75;而354先算的是54=9,再算309=39)
2、接下来请你当一名小法官,判断小兔子算的对不对?
3、钓鱼:碧绿的池水里有好多鱼,每条鱼身上都有一道题,请你算出得数,说对了就钓起这条鱼
4、品尝胜利果:狮子王送给我们一个魔力大苹果,苹果上有个数是58,只要我们随便说出两个数相加结果是58,魔力大苹果马列上就变一个大苹果出来,让你品尝。
5、生活中数学:
师:森林公园的游玩就要结束了,今天,有哪些女生和男生参加了?(生答)你能提个问题吗?请你在本上解答出来。
四、全课总结、课后延伸
1、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
2、师:课后请每个同学象聪聪一样去找一找,看我们今天学习的数学知识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1、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一节课完全顺其自然地进行,并没有刻意追求和过分强求。让学生在轻松自然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知识,思考了问题,整节课都围绕学生来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学数学”的思想。
2、在抓住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同时,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采取合作摆小棒----展示摆法----整理算法----归纳算法的教学层次,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摆、想、说、议、听的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使抽象的算理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和算理的初步理解。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更多小学数学说课稿文章,请访问中国学科吧说课网频道。


    以上《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说课稿(1)》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说课稿»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说课稿(1)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说课稿(1)》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