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鲁安中学的刘彩丽老师。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七章第三节《多边形》第一课时。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作为第七章第三节第一课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从三角形到多边形,是对三角形知识的一个拓展,更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平面上的几何图形,层层递进,这样编排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认识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多边形及其内角、对角线等概念
(2).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
(3).准确辨别凸多边形。
2.过程与方法
(1).了解类比这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方法,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生活中大量的图片,认识一些简单的几何体;
(2).能从实物中辨别寻找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联想或设计一些实物形状,丰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多边形、内角、外角、对角线等数学概念以及凸多边形的形状的辨别。
教学难点:正多边形的正确理解以及凸多边形的辨别。
教学关键:运用数学迁移、类比方法激发学生的认知结构。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1、教学方法的设计
我采用了由“情境感知------体验新知------认识新知”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2、活动的开展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我利用课件辅助教学,适时呈现问题情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直观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展示多媒体课件
(2)找出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从中抽象出平面图形。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
从简单的实物中辨别寻找出几何图形。
[设计意图]利用现实生活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尽快投入到数学课堂中。
(二)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教师活动:⑴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⑵那么怎样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⑶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都是多边形,同学们再想一想,你能举出多边形的例子吗
学生活动:同学间交流后个别回答
在同学议论的基础上,老师给以总结,这些线段围成的图形有何特性?
(1)它们在同一平面内.
(2)它们是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几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
这些图形中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那么什么叫做多边形呢?
提问:三角形的定义.
你能仿照三角形的定义给多边形定义吗?
1.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位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如果一个多边形由n条线段组成,那么这个多边形叫做n边形.(一个多边形由几条线段组成,就叫做几边形.)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三角形、四边形的定义进行知识迁移,获得多边形的概念。
2.多边形的边、顶点、内角和外角.
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的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3.多边形的对角线
连接多边形的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让学生画出五边形的所有对角线.
[设计意图]正确理解内角、外角及对角线的概念对下节课探讨内角和及外角和做好铺垫;
4.凸多边形与凹多边形
看投影:图形见课本P80.7.3—5.
在图(1)中,画出四边形ABCD的任何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整个图形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凸四边形,这样的多边形称为凸多边形;而图(2)就不满足上述凸多边形的特征,因为我们画BD所在直线,整个多边形不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我们称它为凹多边形,今后我们在习题、练习中提到的多边形都是凸多边形.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学习凸多边形的概念。
5.正多边形
由正方形的特征出发,得出正多边形的概念.
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提问:请同学们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正多边形特征的物体。
[设计意图]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体验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几何的图形,感受数学的真正价值。
(三):小组合作,探求
2.如图(2),O为四边形ABCD内一点,连接OA、OB、OC、OD可以得几个三角形?它与边数有何关系?
3.如图(3),O在五边形ABCDE的AB上,连接OC、OD、OE,可以得到几个三角形?它与边数有何关系?
4.如图(4),过A作六边形ABCDEF的对角线,可以得到几个三角形?它与边数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