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电流的强弱》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中第五章的第三节。电流强度是电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测量电流强弱是电学学习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本节内容在电学学习中处于基础地位。教材有三个要点,即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怎样把电流表连入电路,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三个要点都是教学的重点。其中,第一个要点的侧重点在对物理量的理解;第二个要点侧重点是实验操作技能;第三个要点侧重点是电流表读数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用电流表示电流的强弱及电流的单位;当两个电流值用不同的单位表示时,能比较它们的大小;会把电流表正确地接在电路中;会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过程和方法:观察灯泡的明暗程度变化,认识电流有强弱;经历观察认识电流表,动手连接电流表,游戏活动在电流表上读数等过程。体会类比、观察等方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电流值,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主动积极的合作意识。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情分析:
电流强度是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认识的第二个物理量(第一个是是温度)。学生对物理量的学习处在启蒙阶段。所以,对电流这个量的认识是教学第一个难点。虽然学生连接过简单的电路,但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既要考虑量程的选择,还要考虑电流的方向。所以,把电流表连入电路是第二个教学难点。我所教学的班级学生基础好,悟性高,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合作学习的气氛较浓,具备类比、实践、合作学习的条件。
设计思想:
本节课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为减少学生学习的头绪,降低学习的难度,根据各知识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教材分为两个要点:一、如何表示电流的强弱。二、如何测量电流的大小。为突破第一个教学难点,用学生在小学时知道的长度和前一章学过的温度进行类比学习。为突破第二个教学难点,将第二个教学要点分三个环节进行教学:1、认真观察:认识电流表。2、科学实践:把电流表连入电路。3、游戏活动:在电流表上读数。这样把连接电流表这个难点分散在1、2两个有张有弛的教学活动中。
设计理念:
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纳入课程中,启发学生在类比中领悟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体验,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技能,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让学生学习和过程是基于经验的认知建构。
教学用具: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电路示教板,多媒体展示和放映设备。学生分组用:电流表,电键、灯炮、电池、导线若干。无指针电流表表头印刷纸一张,细长的竹签一根。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教师演示:接通调光灯,并调节开关,灯光亮度发生变化,并提醒同学们观察。
提问:灯为什么会亮?灯光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灯亮是因为有电流流过灯丝。灯的亮度变化了。表示电流流过灯丝的强弱变化了。
提问:电流有强弱的不同,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呢?
新课教学:
一、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
投影:一、类比领悟,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多媒体幻灯片)
意义量单位
物体的长短长度M
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0C
电流的强弱
教师展示上表,引导学生类比领悟:表示电流的强弱象表示物体的长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样需要一个量和量的单位。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
1、物理上用电流这个量表示电流的强弱,符号是I;它的单位是安培,符号是A。(显示出表下一行后两格内容.)
2、不同大小的电流需要不同大小的单位来表示,指出毫安、微安两个电流单位。且:1A=1000mA1mA=1000µA。请大家找规律、巧记忆。
教师组织学生看课本上常见电流的“小数据”,让学生读数据并讲明意义,比较不同单位的电流值,体会日常电路中的电流值。让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交流。
二、怎样测量电流的强弱。
第一环节:1、认真观察:认识电流表。
要求学生观察实物电流表,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记录有价值的信息准备交流。让学生交流观察信息,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交流内容,之后投影展示:
让学生猜想一下电流表表头上各种信息的含义并交流。归纳学生的认识可以总结出:
1、电流表表盘上有一排均匀刻度,两种标度,它说明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2、电流表上有一个标志符号A,因为A是电流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