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人教版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节课内容选自初中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的第二节。
2、教材的地位和和作用:
本课题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了解,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缺乏的理论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并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并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2)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3、重点与难点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以及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及分子概子概念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九年级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充分利用实验、多媒体等手段,帮学生完成对分子特征的认识
三、教法分析
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师生互动,动手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现代教育新理念。
四、说教学过程
从创设情境,孕育新知开始;经历探索新知,归纳新知;巩固新知,运用新知;总结新知,随堂检测;布置作业,梯度提高等过程来完成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事先在讲台上放一杯高粮酒,让学生闻到酒味。
(2)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实验(用热水,实验时间较短)
还有:(多媒体)(生活中的经验)
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变少,温度高时减少得快。
问题:为什么酒是在讲台上的杯子里,大家却可以闻到酒味,为什么把品红滴到水中,整杯水都变红了?为什么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变少,温度高时减少得快?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他们提出: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二)讲授新课
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物质确实是由一些微小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现在我们通过学习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
多媒体显示:苯分子的图象
多媒体显示:移走硅晶体中的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通过这些不仅可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还可说明分子、原子等粒子很小。
教师设问:分子、原子是很小的微粒,小到什么程度呢?(出示一组数据给学生看)
多媒体:1个水分子的质量为3×10-26kg,一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这个数字有多大呢?如果10亿人来数这一滴水中的水分子,日夜不停,要数3万年才能数完----借此具体的数字,让学生感性认识到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设问:分子除了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外,还有没有其它特点呢?
学生探究:构成物质的的分子会不会运动?
学生按要求完成教材中的“探究活动”
我对这个探究做个改进:很多学生会折纸鹤,我就引导学生把A,B两烧杯改成用虑纸折成的纸鹤,一只贴在大烧杯内壁,一只在外壁。如图:实验前用酚酞把
纸鹤喷湿,在实验过程中烧杯内的白鹤会变成红鹤,这样会缩短实验时
间,并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讨论:“实验1”里,把氨水滴到酚酞里,由于酚酞接触到氨水变红了,而“实验2”里,我们事先并没有让氨水与酚酞接触,酚酞怎么也变红了呢?
学生讨论后,很自然得出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学以致用:让学生解释,课前的(1)(2)两个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探究二:在两个一样大的烧杯里,一个加热水,一个加冷水(水量一样多),然后分别滴加两滴品红,观察哪个扩散快。由学生自主探究出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学以致用:让学生解释前面第三个问题。
至此学生对分子是在不停运动的微观表象已能基本形成。
多媒体展示:
说明:由于物质的三态及其体积变化情况在初二物理中已有介绍,所以这里就只展示上面的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分子间有间隔,且气、液、固三种状态分子间隔不一样。而安排学生课后去完成P53的家庭小实验,使课堂得到延伸,并培养学生自觉探究的习惯。
展示: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的模型,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放映:水蒸发和水分解的动画
学生观看后讨论:
(1)从分子的角度上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有什么不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与交流意识。
受热
(水分子)
(水分子)
水水蒸气物理变化:状态改变,分子本身没变
(2)水分解等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并由此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分子原子的概念,然后再播放HgO分解的动画,让学生再次直观地感受到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而原子没有变化。加深学生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
通电
(氧分子)
(氢分子)
(水分子)
水氢气+氧气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利用水和氧化汞分解的动画,能让学生形象地“看到”化学变化中,分子化分为原子,而原子没有再化分为更小的微粒,只是进行重新组合,帮助学生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较好的突破难点。
五.巩固练习,实践新知
(1)人们为什么总是把湿衣服放在太阳晒得着的地方?
(2)通常状况下,气体比液体和固体易被压缩,这是为什么?
六.本节小结
想一想,并竞答,看谁答得好(加强对分子原子的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分子和原子有什么相似点和区别:
分子原子
区别
相似点
七.板书设计:课件中体现
八.作业布置
必做题:1.P54页第三题中的(2)(4)(5)(6)
2.P53的家庭小实验
选作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所以原子一定比分子小
(2)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九.教学设计说明
1.创高情景:通过实验和实物展示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既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体现知识源于现实的道理。
2.活动探究: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分析讨论、合作与交流,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
3.多媒体: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把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形象的展现给学生,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
4.运用新知:通过分子、原子能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知道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联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同类热门::
初中九年级化学说课稿之《硫酸》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说课稿《氧气的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