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谁做的好事-用程序表达逻辑思维》。
一、教材处理
本课是高中《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模块的内容。由于我校承担着武汉市武昌区信息技术学科教材、教法实验改革的任务,近两年来,一直在探索一条新的教学思路,以适合当前我区及我校高中生知识结构及特点。在现行的教材中,高中程序设计多以BASIC语言进行讲解。目前我们进行的改革实验中,我们选用的语言是C++。选它主要基于两点理由:一是C++语言目前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很多高校的程序设计等相关课程都以它为载体;二是目前高中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也将C++语言作为可选语言之一,近两年报名参赛的选手中,选用C++语言的选手的比例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也是今后发展的一种趋势。
二、学情分析
在我校,高中一年级部分班级开设了程序设计课程。根据近几年对进入我校的新生所作的调查,大部分同学在初中阶段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本学科高中阶段部分模块的学习任务。程序设计模块是初中基本没有涉足的模块之一,在这种情况下,组织进行程序设计的班级教学,既可完成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该模块的教学要求,又可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程序设计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根据两年来探索情况来看,在高一就开设这一课程,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学习障碍。
三、教学目标
u知识目标:
1、将实际问题抽象为逻辑关系;
2、枚举法解题思路。
3、关系与关系表达式;
4、程序的循环结构与分支结构
u技能目标:
逻辑思维和推理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将类似的实际问题抽象成计算机高级语言所识别的逻辑关系,灵活选用分支、循环等控制结构,采取最常见的枚举法完成模拟推理,是期望学生逐步掌握的技能目标。
u情感目标:
让学生用表演的方法来再现生活的一种场景,再用程序的模拟解决由些提出的问题,原本枯燥无味的程序设计课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计算机程序的工作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u迁移目标:
1、通过一种循环结构的示例,简介其它二种循环结构,让学生举一反三完成同一问题的三种实现;
2、大量围绕这一任务的动画、图片、文字只需在老师的略加指点下,就能自学掌握,关注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
3、雨点法求常量∏(pai:3.1415926)给同学们展示了现实生活中另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学有余力、兴趣强烈的同学提供了更多的思维空间。因地制宜的开展异步教学,关注各种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重点难点
为完成以上的教学目标,会涉及到程序设计方面的很多问题。从基本的程序设计框架,基础的程序设计概念、语法,到程序流程的控制都会涉及到,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那就是如何将现实实际问题抽象成计算机高级语言所识别的对应元素。
五、教法阐述
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接受能力,在教法方面,除了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以外,主要采用当前本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的“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为了形象生动地表现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多而枯燥的众多元素,特别设计了让多位学生参与的“表演”,同时辅以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加深学生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热情进一步驱动后阶段的教学工作。
六、学法指导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以任务引路,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这一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源有目标地去完成任务,而又不至于迷失方向。为此,我特意设立了网络CAI课件,以简洁醒目的栏目引导学生去达成目标。
同时也设法让同学们明白,信息技术是一门日新月异的技术,具备刻苦的钻研精神和超强的自学能力是迅速掌握信息技能的基础和前提,力图改变学生被动地跟着老师学为主动地去求学。
七、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好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配置好WWW服务器(网络cai课件用)和FTP服务器(学生上传作业用)。设计好要求学生配合表演的情景,准备好相关的道具:五个凳子,写有四位同学所说话的标牌。断开外网,只保留局域网畅通。
2、教学思路
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模式,以此来实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的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