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事迹 >> 优秀教师 内容页

情系山区倾心支教为山里孩子点亮心灯

文章来源
学科吧课件

情系山区倾心支教

为山里孩子点亮心灯

  她日复一日面对着黑板和孩子们求知的眼睛,默默坚守为人师者的信念和职责;她放弃城市的繁华,带着对家人的牵挂守候乡间,在大山里挥洒着自己的青春热血。她就是支教垛庄镇中心小学的人民教师——逯凤。xxxx年9月1日,为响应市教体局党委号召,她来到垛庄镇,开启了她的支教生活。

  初春的清晨,在群山环抱之中,一缕缕炊烟袅袅升起,灰瓦红墙点缀在苍翠欲滴的秀色里,分外靓丽多彩,寻着琅琅的读书声,记者来到了垛庄镇中心小学。在这里,记者见到了情系山区倾心支教的逯老师,她是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是我市首批语文学科带头人。

  固本培元狠抓学生素养教育

  刚到学校时,逯凤老师承担六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为山里的孩子们带去了新的教学模式和开阔的视野。在教学实践中她发现城乡孩子最大的差距是“习惯”的差距,如果能帮助孩子们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孩子们将会受益终生。于是她首先从培养孩子的执行力开始,改变孩子们拖沓、磨蹭的坏习惯,培养孩子书写、阅读以及说普通话的好习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孩子们大胆发言、敢于质疑和探究的习惯。短短一学期,孩子们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书写认真了,普通话流利了,校服干净了,头发整齐了,孩子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学生卢道泽告诉记者:“逯老师来了以后,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还教我们如何做人,让我们做有文化有内涵有休养的‘三有’少年,班里语文成绩有了很大提高,我们也都喜欢上了学语文,非常感谢逯老师。”

  关注留守儿童传递成长正能量

  在山区,由于很多家长进城务工,垛庄小学很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孩子们缺少亲情沟通,没有父母监管,性格变得暴躁易怒,打架斗殴,成为学校管理的隐患。班内有个叫小D的孩子,引起大家的关注,源于他发出的一条条短信。低俗谩骂的桥段暴露出小D复杂的心理问题——性格偏激、孤独冷漠。逯老师意识到孩子这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源于孩子精神生活的缺失。于是她多次与家长进行沟通,告诉他们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物质供给,更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在她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渐渐走出了冷漠和孤独。

  山区孩子内心有一种先天的自卑情绪,为让孩子们走出自卑的沼泽,她带领孩子们一起学习励志的人物故事和名人演讲,希望通过他们成功的故事传递给孩子一股正能量,让学生知道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便出身偏远农村,只要执着和努力,同样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专业引领培育学校发展的根本

  来到垛庄小学,逯老师不仅专注于教孩子们学习,还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结识了大批新同事,在倾听老师们渴望成长的诉求后,逯老师便寻找机会带领大家外出学习,在网络上学习名师成长经历,还鼓励大家多读书,让阅读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和生活的习惯,指导老师们通过教学日志真实地记录日常教育案例和读书收获,从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逯老师还组织学校教学力量集中建构了《垛庄小学集体备课体系》,以规范科学的教研形式促进每一名教师向高效课堂迈进,让每个学生接受更好、更高效的课堂教学。

  垛庄镇中心小学校长陈刚说:“逯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管理理念上的变化,提供了新的教学标准,带动本校老师不断学习,可以说逯老师的到来不仅使我们的学生得到提升,而且使我们学校的整体水品也得到了提高。”

文章来源
学科吧课件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