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吧课件www.
xueke8.com
最好的管理是学生的自我管理,最有效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最高效的学习是快乐学习,最理想的工作状态是为了人生。
——题记
20多年来,我在教师这方神圣的土地上默默地耕耘着,从一名中师生成长为中学高级教师,成长为河北“网络名师”。如果让我用最简要的语言概括我工作的要义,那就是——爱!我爱我的学生,爱我的班级,爱我从事的事业,用我的真诚、用我的智慧,用我的一颗天生爱孩子的心!
这种爱不是感情的亲昵,不是身体生活的照顾,也不是单纯知识的传递,而是“全人教育”,是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树立。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都致力于为学生搭建健康成长的平台,致力于科学引导每一位学生健康、和谐发展,致力于在愉悦的教育环境中促进孩子们精神的成长,在潜移默化中把他们带人人类优秀的精神文化中。
一、用科学,创造性带班
1、共享“班级博客”精神家园
2、创办《班级日报》,记录生活点滴
3、每日“新闻评论”,触摸社会脉搏
4、班级自主管理”“班主任值周”,发掘学生潜能
二、用智慧,遨游语文世界
1、在书的海洋中遨游,让读书点亮生命的精彩
2、不拘一格上课,在开放性课堂中展示个性
3、绿色写作,让写作成为心灵的呼吸
4、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成功的快车道飞奔
三、用爱点燃爱,用心灵感动心灵
1、爱一切的孩子,没有后进生;2、关爱骨癌患者——冯帆
四、快乐追梦,和学生一起享受成长的喜悦
一、用科学,创造性带班
感谢上苍,让我接手了这样一个班级——原来的七(9),现在被同学们称作彩虹八(9)!并不是因为我们卫生、成绩的长期第一,因为我们全学年的“零违纪”,而在于我总是好奇:这个班的学生怎么这么懂事!这里哪里是教室,简直就是一个个家!和他们相处的这两年,是我最充实、最快乐、最享受班主任生活的一年。原来,教育可以这么幸福,这么甜蜜!原来,班主任工作可以这么快乐,这么享受!
1、共享“班级博客”精神家园
班级博客——“灵动青春”地址xx
如今,她在我和全班54名同学的呵护下,已经有博文近九百篇,超越三万的点击量。好友有奥地利人、省级编辑、心理咨询师、北京文学爱好者、江苏诗人……孩子们灵动的青春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这里,用我写的博文中的一段话来介绍我们的班级博客
“灵动青春,记载了我们的青春灵动;青春灵动,演绎着我们的苦辣酸甜。她,是八(九)大家庭共同的日记簿;她,为我们搭建了一方表达心声的绿地。每当晚上写完其他作业的时候,每当周末结束一周紧张的学习心情放松下来的时候,每当回想起课上课下有趣镜头的时候……用轻巧之手再次在电脑的键盘上敲出灵动的文字,再次奏起欢快的乐章,心情会因此而更加充盈快乐,生活会因此而更加灿烂美好。”
如今,我们的博客和着同学们生活的节奏在跳动,已经成了师生心灵的载体,成了八(9)班共有的精神家园。在这里,55颗心在一起跳动,形成了共鸣、共振!
我和学生像朋友一样在QQ上聊天、在空间里交流复习题、在微博上共享生活中的点滴收获、在“祝福宝贝9班家长群”中交流教育经验或困惑。网络在我班成了传播文明、交流思想的有力阵地。
2、创办《班级日报》记录生活点滴
从去年的班级周报——《ShowOurselves》到现在的《班级日报》,我们的办报经历已经一年了,从上学期的小组承办到本学期的一人承办,记录当天的生活,第二天早晨定时出版。每期上百分之九十的文章都是自己创作,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内容都是反映本班的真实生活。栏目有“班内新闻”、“浪花一朵朵”、“人物专访”、“精彩课堂剪影”、“班级通讯”“多啦A梦飞口袋”等等,报头、发刊词、版面设计、新闻采访、稿件编辑……每个同学都办的非常认真,有板有眼。内容可谓丰富,可读性、趣味性、实用性非常强。(如图)
这里,没有做作,百分百真实、真诚;这里,没有芜杂,只有健康、快乐。每天早晨到校共同欣赏昨天的报纸成了我班同学共同的期待,每天、每时、每个同学和老师的言行都可能上报纸,成为报道的主角。每一期报纸的出版都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充实、欢乐、多姿多彩的清晨。
如果说“班级博客”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日记本,那么《班级日报》就是活的摄像机,让美好的瞬间定格为永恒。在54个同学和我的共同呵护下,它们逐渐成长起来,成为师生共有的精神的栖息地,成了中学生活的美好乐园!
3、每日“新闻评论”,触摸社会脉搏
多年来,我都会在中午一点钟准时开展5分钟的“新闻评论”,有效地引导了学生随时关注国内外大事,关注身边新闻。从“9.11”到本·拉登的死亡,从印度洋海啸到汶川地震,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我们跟上了时代的律动,触摸着社会的脉搏。至今,美国向伊拉克发射第一颗炮弹的那天中午,同学们激烈的情绪依然在我眼前,表达了对美国霸权主义的强烈愤慨;韩国申报“清明节”为他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同学们开始义愤填膺,后来在辩论中渐渐理性冷静下来,重新思考我们该如何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汶川地震时,我们连续关注了这件事,捐款时我班不用号召,在全校捐的最多。
在中国日益走向国际化的今天,培养思想能与世界接轨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学生,已经是时代的需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能是只知书本内容、不问世事的书呆子!
后来,有感于中央电视台的“身边的感动”,我们又增设了这个栏目,我们的口号是“寻找身边的感动,感动身边你我”,弘扬了正气,带动了良好的班风。
4、“班级自主管理”“班主任值周”发掘学生潜能
对于一个教育者来讲,仅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爱的能力,给他们科学的爱、推出的爱。要一切行为从利于孩子的发展出发,在孩子情感的满足和开放中,促进德商、智商、情商、逆境商的全面发展,不断扩展人生的目标和意义,从而培养成适应社会、贡献社会的人。
2008年夏天,我在唐山听了一场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的讲座,并认真学习了他的《班主任经验管理手册》后,我学到了当班主任的最佳境界——“班级自主管理”。在此基础上,本学期我们又实行了“班主任值周”制。结果,班级管理竟达到了“无为而治”。
我们的口号是“班级建设,我的责任。”我班“自主管理委员会”设主席一名,下设“生活部”“纪律部”“学习部”“宣传部”等八个部长,下设包括部长、科长、科员在内的四十多个岗位由全班50多个同学自愿承担,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本学期,“管委会”之上设置两位班主任,每一届任职一周,全权行使班主任的职责,协调各项工作。各届“班主任”当的有板有眼,每天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无犯错日”的创建、“摄像头”的安排、“免批评日”的争取、以考试检查上课听讲情况、进行各项竞赛、寻找特殊生闪光点……一系列做法都反映出学生们工作的创造性。他们在各方面比我想的周到,干的精细,许多我平时没有发现的问题都得到了及时的解决。
“不管”是为了更好地“管”。实践证明,有“班主任”的存在,我这个班主任完全可以走得开了,看来,每个人的能力都不可低估,好多潜能等待着“唤醒”呢!
这里没有失败,只有欢乐和个个第一。由下面两篇博文可见一斑:
二、用智慧,遨游语文世界
1、在书的海洋中遨游,让读书点亮生命的精彩
“世间无凡子,读书气自华”。我每接手新的教学班,都会首先唤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建立“班级图书馆”,着力于营造书香教室。每学期的第一节课我都不会讲新课的,而是“谈话课”。我说:“生命不可无水栽培。人生在世,须脚踩大地,这个大地,就是广泛的阅读;大地厚实,生命才能根深叶茂。所以,学习再忙也要读书,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
读什么书呢?开卷有益,经典类、名著类、杂志类、科普类、时文美文类……都可以。什么时间读呢?我们提出了“随时随地读书法”、“天天二十分读书法”、“周末读书大餐法”,每周一节“绿色阅读课”……怎么检查呢?每天的语文课上设置“读书讲坛”进行交流,每月一次读书报告会,每学期评选“读书博士”。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都举行“聊书”活动,通过讲——赛——展,掀起读书的热潮。
“精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在聆听了教育专家陶继新的讲座之后,就有了我们晨读时间的师生一起诵读《论语》。现在,我们的班训就是:“读圣贤书,行君子品,做有德人!”琅琅书声传出教室,师生一起摇头晃脑,本身就是一道极美的风景。这是一生文化的储蓄,在大师为我们创造的“仁、义、礼、智、信”的海洋中遨游,这种储蓄会升值,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让吾国之精神永远传承。
我的目的本想是让书进入他们的世界,令人心喜的是,如今的他们已经进入了书的世界,“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学生一旦进入书的海洋,语文教学便能达到“不教之教”的目的。
2、不拘一格上课,在开放性课堂中展示个性。
(1)上好开学初第一节课。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年来,每学期第一节语文课我都不会按教材上,而是课上谈话,唤起学生语文学习的欲望,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如上学期,我用暑假精心准备了一节“谈话课”,题目叫“新学期,语文学习更精彩!”。(具体做法见第十七也博客文章),我极尽“忽悠”之能事,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和兴趣,我说得热血沸腾,学生听得激情澎湃。在当天的“随笔”中,佟昀航同学写到:“对新学期的语文生活,我充满了憧憬。如果说这是一首歌的话,充实定是它的主旋律,激情快乐是它的音符,办班级报刊所带来的难题和能力的锻炼将是乐曲中最动人的乐章。”
(2)第二节语文课:“寒假生活趣谈”。这节课分六大板块:“我看春晚”、“电视采风”、“街头哈哈镜”、“春节话习俗”、“最的一件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最后一个板块未进行就下课了,但同学们利用寒假外出旅游的很多,走出去的想一吐为快,未走出去的想了解外面的世界,语文即时生活,我当即决定,从明天开始每节语文课的前五专门交流此项内容,应他们要求定名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排好课表,凡是走出去的同学都准备课件、照片、实物等进行讲解。这一项常规活动倍受学生欢迎,练了口才,长了见识,更激发了很多同学“行万里路”的强烈欲望。
(3)“课前训练三个一”。平时的语文课,我们课前会搞三个一的活动——积累一句话(像去年一样,开始的十天先介绍“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然后是精彩语句积累)、一个“标杆文”、一场读书讲坛。(在参加国家“十一五”课题“中学实效性阅读与写作”研究过程中,我始终在坚持着做这三项工作。我想,之所以在中考中我所任的教学班作文中考成绩居全区第一,就得益于此项活动。)
(4)“自学教材又何妨!”。要保证每周必上一节“绿色阅读课”,必须压缩讲课内容,寒假前我已经布置好了自学教材的作业,要求学生通读教材,并在每篇课文前面写三句话,回答三个问题:“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怎么写的?”这三个问题已经涵盖了文章的内容、中心和写法特点。每单元只讲两篇文章,再由学生讲一篇,讲哪三篇由学生分组推选,并写出推荐词。最后全班交流推荐词,选出待讲课文。同学们推荐得热火朝天,有时争得面红耳赤,实际上他们已经不知不觉中落入了老师的圈套——表面上只学了三篇,实际上不都学了吗?
(5)教学中,我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语文课型,不断变换教学方法。课型主要有:教师新授课、学生自讲课、自主阅读课、阅读交流课及各种作文课,有的课还是随机生成的,如学习《吆喝》一文时我让他们先吆喝几嗓子,结果他们把身边的吆喝声演绎得活龙活现,我随即拓展,进行表现民俗的写作指导,将讲读课文变成了写作指导课……
所谓“教而有法,教无定法”,不论是哪种课型,都成了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师生在课堂上激情飞扬,尽情驰骋,达到忘我之境界。我想,课堂上关键不是看你做什么、怎么做,而是看做完之后沉淀下什么。“大语文”教育,向生活学语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绿色写作,让写作成为心灵的呼吸
写作文向来是同学们最头疼的作业,总是不爱写、不会写,也无的写。著名作家曹文轩说,写作是心灵的喷泉,心动就有笔动。但,从一开始,孩子们就是为作业而写,为作文而写,为考试而写。都是“要我写”的,没有激发起内心深处“我要写”的欲望,怎样让学生找到这样的感觉:“哇塞!写作真的很幸福!”引导他们写出真实、自然、朴实的绿色作文呢?就是要“以我手,写我口;以我文,传我情”,还作文以生命的绿色。
我的设计是:
不想写?——办“班级博客”,看他的手痒不痒;
不会写?——讲故事:《一个“差生”的“情书”》,心动就有笔动,真情出至文;
无的写?——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读老师的工作日记,体验写作的趣味。办《班级日报》,记录身边生活;
写不深刻?——读书。读过睿智的钱钟书、平和的季羡林、渊博的余秋雨、深刻的周国平、顽强的史铁生背好经典……写深刻文不是信手拈来,出口成章吗?
我让学生天天坚持写随笔,养成提笔能写的习惯。为自己写,为朋友写,为心灵的需要写。觉得无话可说,可以在随笔本的扉页自己设计出栏目。如:“心灵独语”“感受真爱”“生活万花筒”“课堂一瞥”“实话实说”“社会热点透视”“班级花絮”“青春抛物线”“猜猜他是谁”等等,无所不可。在开办班级博客的第一天,我担心学生们不敢在网上写,就自己做出榜样:第一篇博文我来发,我写了一首诗叫《心中的祈祷》,看他们还是胆小,又承诺:你们每周争取发两篇,老师每天一篇。身先士卒,果然奏效!但,因为工作忙,我为了实现这一诺言,每天都要工作到午夜。(这点可以从我每天上传博文的时间上看出)
4、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成功的快车道飞奔
成功永远是成功之母。为此,我除了为学生搭建以上平台以外,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作文比赛,鼓励学生投稿,近年来,我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性的“文心雕龙杯”“叶圣陶杯”“冰心杯”“华人学生作文大赛”等,只要有机会,我们就参加,只要参加,我们就获奖,几十人获奖。现在有四人正在参加教育部语用司开展的“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和河北省“三驾马车”作文大赛,正在等待结果。另外,我们还打印了班级佳作集《芳草地》,让每个人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成功的快车道飞奔”。
三、用爱点燃爱,用心灵感动心灵
1、爱一切的孩子,没有后进生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不能只凭成绩的好坏判定孩子,应该关注孩子的方方面面。美国安东尼·罗宾斯的《激发无限的潜力》《唤醒心中的巨人》两本书中也说,大多数人都具有非凡的潜在能力,但这种潜能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一种酣睡的状态,它一旦被唤醒,就会做出许多令人神奇的事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也告诉我:“没有天生的差生,只有天生有差异的学生”所以“差生”其实并不“差”,差的是我们的正确教育还缺少因人施教,我们的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成绩本身,而较少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的需求和渴望。
别的老师评论我所带的班:“多不好的孩子到了她的手里都成了好孩子!你们班的学生就是懂事!”真的,我们班的学生个个可爱,我还打心眼里更爱所谓的“差生”呢。现在,我在给他们每个同学写“老师心语”系列,请看其中的两篇,就可以看出所谓“差生”的可爱。
初中年龄段的孩子从本性上就抵制正面教育。人人有才,人无全才,积极引导,全是人才。我的目标是:今天送我一个学生,明天还你一个栋梁;今天交给我一个班级,明天还社会以人才。——这是我们的责任。
2、关爱冯帆——一个不能少
现在,在我班后门旁,倚着一副双拐,在最后一排座位上,坐着一个脸色惨白的男孩儿,他叫冯帆——一个骨癌患者!
大家的帆哥——xxxx年11月,他从滦南转到我班。自然而然,成了同学们心怜的对象、照顾的对象。我说:“我不安排特定的照顾冯帆的人选,我们班包括我在内的54人,都有照顾他的义务。”于是,只要他一动,马上有人过去扶他;只要他去厕所,就会有几个男生在他周围保护,以免被别的班不知情的人碰倒。同学们都认为,照顾冯帆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QQ上,我和他聊的最多。有爱,有疼,最多的还是感动。他的乐观、他的坚强,始终是全班同学的精神支柱。他风雨不误的学习劲头,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不愿麻烦别人却爱帮助同学的洒脱与大度,很快的使他成了全班同学喜欢的“帆哥”。
不能没有你——苍天无眼,总是将不幸屡次降临到这个可爱又可怜的孩子身上——他的病复发了!因为我始终在关注他的病情,所以他母亲在确诊的第一时间就将这一噩耗告诉了我,在我们双方泣不成声通话之后,我仍不能自已,跑到地下车库,尽情宣泄了对冯帆的可怜、同情以及爱莫能助!第二天,在走廊上,他说:“今天我是来告别的,我要休学。”他是笑着说的,我必须强颜欢笑、强作镇定。我佯装愤怒:“不行!休学就又耽误一年。再说,休学再也赶不上这个班了。”“我也不想离开咱们班,可是,没办法,这次我要进行三四次手术,至少要三四个月时间。落下的功课咋办?”“咱们班还有53个人,还不能帮你补不上课吗?我不同意,你去问问同学们同意不同意?”我这样执意挽留,有感情上的不舍,他已经是xxx班重要的一员,我们不能没有他,大家已经习惯了室外课或跑操时候,教室里有冯帆守候,我们都接受不了教室里面的空空荡荡。但更多的是因为事实上的无奈,大我仿佛预见了他短暂的生命!我不能让他走,
后来,有了全班同学的强烈挽留:九班不能没有你,一定要回来!
深情的送别————当天中午给冯帆的送别宴(我和数学老师出钱)——午自习送别联欢会(热情洋溢,情意浓浓,最后一个节目是全体冯帆的哥们齐唱《心愿》《我相信》那发自肺腑的祝愿让人永生难忘。)——分手的场面
深切的呼唤——第二、三次手术期间,毕竟是小孩,在他要做第二次手术之前,他的情绪需要我和同学的引导,需要我们的鼓励,他害怕了。因为他暑假的手术不成功,他受了好多的痛苦,整个暑假当中以至于开学以后,他始终是低烧状态。可怜的孩子啊!更可怜的是,他意识到自己的寿命不长了!他开始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开始自暴自弃,整天玩电脑。此后,我开始了和他长时间的聊天历史。我们谈人生,谈价值,谈困难,谈意义。外人不会知道,当时的一场场谈话有多难!我还呼唤社会的力量,叫网友(心理咨询师)加他,对他进行引导和鼓励。
寒假期间,好多同学通过电话、短信、QQ等各种方式和他联系,并时常有同学到冯帆家陪着他玩儿,尽自己所能地给他带去少年应有的欢乐,暂时忘却病痛。后来,班级博客上出现了一大批写给冯帆的文章:《想你》《冯帆,让我们成为你的腿》《等你回家》《冯帆,加油!》《永远的兄弟》《手拉手,一起向前走》等。
真情探望——后来,几个家长提出愿意为冯帆捐款,并交给自家孩子钱,让他(她送给冯帆。)我想,同学家长有这份心意是好的,说明他们有同情心,有爱心,甘愿奉献。但冯帆的病是长期的,需要我们长期的关心和帮助。出于对同学们进行教育的考虑,我要分阶段实行不同的教育,不断燃起他们关心的热情。至于捐款,那是以后的事,现在,只是小手术。
在放寒假的前一天(xxxx年1月17日),我班要求每人捐出两元钱,出代表去看望冯帆,并阻止他们多捐。就这样阻止,本应捐款106元,班长还是收到了412元钱。那天,冯帆开心地和伙伴们聊着,脸上的笑容一刻也没有消失。冯帆的奶奶、妈妈都流出了激动的泪水:“真是太感谢老师、同学了,我们小帆多少天来都没有这么高兴过了!”
放假开学初共组织5次探望(包括放假前、刚开学、手术后)——检查出肝炎后,我自己去看望,回来在唐山化疗期间我去看望,给他买了好多书,还有一个MP5解闷。
去看望冯帆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统一行动,我们不能让他感到孤独,要让他时时感到集体的存在。
力量的凝聚——在天津做完手术刚醒来的冯帆就对妈妈说:“快给我们老师打个电话,别让他惦记。”班里每搞一次活动都会有人给冯帆报信。每一次活动中,只要能够联系冯帆,我们从来没有错过。其实,冯帆始终没有离开我们。而因为有了冯帆的存在,我班班风特别正,仿佛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把同学们都凝聚在一起了。
对冯帆的持续关爱,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爱就像一朵云能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能唤醒另一个灵魂。如今,9班的同学们和冯帆都有着不可分离的缘分,形成了班级一股强大的凝聚力,无坚不摧!
愿苍天有眼,眷顾这可怜的孩子,多给他幸福和安康,眷顾xxx班的可爱的孩子们,多给他们成功和快乐!
“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伸出你的双手,彼此不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在班工作中,我用爱传递着爱,用心灵感动着心灵。通过学习“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利用母亲节、父亲节等教会学生感受爱,通过关爱冯帆、关爱身边的弱势群体教会学生付出爱,通过自己参加“春蕾”救助,关爱贫困女童行动带动学生传递爱,奉献社会。
四、快乐追梦,和学生一起享受成长的喜悦
传统意义上对教师的要求是春蚕、是蜡烛、是春泥、是园丁,教师只有付出而没有获取,强调的是无私、是奉献。可以说,为了学生,教师心甘情愿付出自己的一切。可是,我认为“教师”不只是耕耘者,也应该是教育成果的享受者。我爱教育,但不愿化作春泥,而是希望不断成长;我爱学生,但不愿蜡炬成灰,而是希望在照亮他人前程的同时,让自己的生命之光也更加绚烂多彩。就像郭思乐教授在《教育激扬生命》说,教育不应控制生命,应激扬生命。我认为这种生命的激扬,应是师生双方的,师生双赢。
按一般人所想,评上高职后,可以稍稍松一口气了,我反而更带劲了,仿佛这才是我真正教育生命的刚刚开始。几年来,我始终涌动着一种点燃的激情,眼前是一片灿烂辉煌的美妙境界。白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无忧无虑,晚上,在电脑键盘上敲击出心灵的声音,直到深夜。《今夜无眠》《写给我的孩子们》《我的内心独白》《不亦乐乎》《“差生”也精彩》……一股股喷涌而出的感情幻化成字符,刻在班级博客,随着键盘被敲击的清脆的声响,我尽享着只有自己能听到的花儿盛开的天籁之音!令人惊奇的是,每天就这样午夜以后入睡,第二天哪里来的情绪高昂?我也奇怪怎么会长期处于工作的亢奋状态,欲罢不能。非但如此,我的身体竟然出现了奇迹,以前的神经衰弱没有了,因为心情的轻松愉快眼底的血管瘤也不再捣乱了(我的左眼04年查出眼底破裂,右眼血管瘤)。我和学生之间从来没有师道尊严,有的只是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默契,有的只是师生在一种共有的精神境界中相伴成长的幸福和喜悦——教育,不但能使学生青春激扬,而且激扬了我的青春,激扬了我的生命!
苏东坡有诗云:“吾有一张琴,五条丝弦藏在腹,有时将来马上弹,尽出天下无声曲。”这“无声曲”是来自他心灵的声音。我愿沉浸在自己创造的这美妙的无声曲中,尽享那至极的天籁,点亮人生中感性的欢欣。苏东坡笔下那五条琴弦都藏在诗人的肚子里,而我的无声曲在我对学生的爱恋中。我在工作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喜悦,听到了了生命中真我的呼唤,听到了孩子们成长中拔节的歌声,感受到了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快乐——这就是幸福!
学科吧课件www.
xuek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