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读后感 内容页

长相思读后感_长相思读后感想

篇一:《长相思》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

《长相思》

设计者(易风)

一、概述

·本组教材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

·本教材以弘扬国学为专题,展现的是中国悠久的诗歌文化。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进行

直观教学,让学生在互动中来学习这首古诗。通过设计情景,让学生体会诗的感情,

明白诗的意思。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

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

二、教学目标分析

本教材将“诗歌”作为一个专题,目的一是要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

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古典文化的博大;二是通过整合阅

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

命感;三是要从课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四是引导学生交流归纳整理资料的

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配合本专题,在课后面安排了“学生积累”,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

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多项内容。引导学生搜集文字或图片

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学写读后感,开展以“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培养学生演讲能力;交流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收获,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学习本组课文,我们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

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还要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语

文学习中加以运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对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对曾经的这段屈辱的历史更是无从说

起。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搜集这方面的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凸显“勿

忘国耻”的主题。从而理解祖国发展的辛苦历程。激发爱国主义激情。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通过讨论和演讲等形式来再现诗歌的主题,让学生在互动中体会诗歌的思想和情怀。

另外通过看相关的资料,更直接,更形象的体会诗歌的魅力。

最后进行课后反思,让学生写读后感,了解中国文化的精深和博大,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师通过资源共享,下载相关的影片和资料,以power point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出来。

通过视频向学生再现那段屈辱的历史。

六、教学过程

《长相思》

一、师生问好。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

下, 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

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

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

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生齐:明白。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好,自由读《长相思》,开始!

(学生齐声读。)

师:按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

(学生自由读)

师:(课件出示原词)好,谁来读一读《长相思》?

(生纷纷举手)

师:来,孩子,给你!其他同学注意听,这一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一个多音字,

念出来。好,开始!

生:《长相思》唐代纳兰性德,清代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

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读得字正腔圆,真好!"风一更",这个"更"是一个多音字。"聒碎乡心"的"聒"是个生

字。

她都念准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生: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师:再来一遍,预备,"风一更,雪一更,"预备齐

生: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师:真好!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

(生纷纷举手)

师:来,孩子!听你的,其他同学注意听。特别注意她在词句的中间是怎么停顿的。读

得是

不是有板有眼,听清楚了吗?好,开始!

生:《长相思》清代纳兰性德,

师:没有"代",只有"清"开始!

生:清 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

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真好!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读"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

生:她在"身向榆关"的后面停顿了。

师:你还有没有注意到她在读"夜深千帐灯"的时候,哪个地方又停顿了一下?

生:她在"夜深"后面停顿了一下。

师:好,你们都听出来了吗?

生齐答:听出来了。

师:对,这叫读得有板有眼。我们读这两句词"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预备齐!

生: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师:再来一遍,"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读!

生: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师:真好!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读 出 它的味道来,比如《长相思》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有许多读法,有的读《长相思》,(语速

较快)有"长"的味道吗?有相思的感觉吗?比如你这样读,长-相-思,有感觉吗?有味道

吗?

生齐答:有

师:读诗就要争取读出这种感觉和味道,你们自己再试着读一读《长相思》,争取读出你

味道和感觉来,明白了吗?(生齐答:明白了)好,按自己的节奏读一遍,开始。

生读

师:最好按自己的节奏读。

师:谁来读一读《长相思》,读出你的味道你的感觉来。孩子,注意听,你听出了什么味

什么感觉?预备,开始。

生: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好一个"故园无此声"!有味道。谁还想读?孩子,请你。

生: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好一个"聒碎乡心梦不成"!来,我们一起读,读出你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来。长-相-

思,读!

生齐读诗句。

四、质疑讨论,把握重点

师:真好!同学们,词读到这儿为止,你的脑海里边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

说?

生:我感到了纳兰性德非常思念家乡。

师:你感觉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谁还有别的印象和感觉?

生:我感觉到纳兰性德,他思念家乡的梦都睡不好了。

师:不是梦都睡不好了,是觉都睡不好了,根本就没有梦,是吧?这一点的印象留给你

特别深,好,同学们,对家乡的思念--梦都做不成,觉都睡不好。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

来读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长相思》,读。

生齐读。

师:好,长相思,长相思,作者为什么会如此的长相思?请大家默读这一首词,读的时

候注意: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插图,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注解,然后试着去想一想:这首词

大概在讲什么意思?明白吗?默读《长相思》。

生默读诗句。

师:现在王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一首词大概意思掌握了没有。(板书"身")第一

问题,听清楚,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

孩子你说

生:作者的身在那个前往山海关外

师:山海关外,谁还有不同的,继续说

生:作者的身在前往山海关外的路上。

师:路上,继续说

生:作者的身在山海关。

师:谁还有不同的理解?

生:他的身在山海关那边。

师:那么"山一程"呢?身在哪儿?还可能在哪儿?

生:身可能在山上。

师:山上。那是怎样的山上?

生:是非常高

师:好,非常高的山上,在崇山峻岭上,那么"水一程"呢?身还可能在哪儿?

生:他的身可能在船上。

师:好的,那么"夜深千帐灯"呢?他的身还可能在哪儿?

生:他的身可能在营帐里边。

师:营帐里边。刚才七位同学回答了。作者的身在哪儿?七位同学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七个

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大河小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

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

(板书"在征途")

师:已经读懂了一半。下面我提第二个问题。(板书:心)纳兰性德的"心",心在哪儿?

生纷纷举手。

生1:他的心在他的故乡。

生2:他的心在家乡。

生3:纳兰性德的心在家乡。

生4:纳兰性德的心在家乡。

生5:纳兰性德的心在家乡。

师: 用课文当中的一个词一起说,纳兰性德的心在哪儿?

生齐说:"纳兰性德的心在故园"

师:好,(板书:在故园)孩子们,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把他连起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生1:我发现了他身在征途,心却很思念故乡。

生2:我发现了纳兰性德他既想保家卫国,但又很想念自己的家人。

师:你理解得更深了一层。

生3:我觉得纳兰性德已经很久没回家乡了。

师:你的心思真细腻啊!

生4:我还觉得纳兰性德他不管身在什么地方,心里总是有家乡的。

师:纳兰性德他不管身在什么地方,心总在家乡。

生5:纳兰性德虽然远离家乡,可他仍然思念着家乡。

师:一个远离,一个思念,同学们,就是这种感受,这种感情,这种心灵的回响,我们一起

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先自个儿读,试着把作者的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

那种心情读出来,自个儿读。放开声音读,按自己的节奏读,可以轻轻地读。

五、讲读课文,启发探究

师: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

生读。

(放音乐:狂风呼啸地声音。蓦地,笛子的吹奏声想起。)

师: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

无此声。一起来,

学生齐读。

师:孩子们。请闭上你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

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境呢?

师配乐范读

师:孩子们,睁开眼睛,现在在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

生1:我看见了士兵们翻山越岭到山海关,外面风雪交加,士兵们躺在帐篷里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在思念他的故乡。

师:你走进去了。

生2:我看见了纳兰性德在那里思念家乡,睡不着那样的情景。

师:你看到了作者辗转反侧的画面。

生3:我看到了纳兰性德走出营帐,看着天上皎洁的明月,他思乡的情绪也更加重了起来。 师:你看到了纳兰性德抬头仰视的画面。

生4:我还看到了山海关外声音杂乱,士兵们都翻来覆去睡不着,但在他们的家乡没有这

种声音,睡得很宁静,

师:你们都看到了,是的,你们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画面,你们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你

们看到了抬头仰望的画面,看到了孤独沉思的画面,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 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边,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境 呢?展开你的想像,把你在作者的家乡,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师: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

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畅谈着什么。那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 坐在一起。在故园,在家乡,那儿有很多很多美好的画面。

(学生自由书写。)

师: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家乡,走进纳兰性德的故园,我们去看一看,在他的家乡有着

怎样的画面和情境呢?

生1: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他的家人正在庭院里聊天。小孩子们在巷口玩

耍嬉戏,牧童赶着牛羊去吃草,姑娘们坐在门口绣着花,放学归来的孩童们放下书包乘 着风方起了风筝。还有的用花朵编成花环戴在头上,家乡一片生机勃勃。

师:好一个生机勃勃,好一派乡村乐居图啊!

生2:我看到了晚上月光皎洁,星星一闪一闪的,亲人们坐在窗前,望着那圆圆的月亮。鸟儿不再叽叽喳喳地叫。外面只听见阵阵呼呼的微风,花儿合上了美丽的花瓣,亲人们多

么希望纳兰性德能回到家乡,与他们团聚啊

师:一个多么宁静,多么安逸又多么美好的夜晚啊!

生3:我看到了那个晴朗的天气,妻子正绣着锦缎,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里玩耍。一会儿

捉蝴蝶,一会儿逮蚂蚱,汉子们正挑着一担水回家,做好饭后,全家围坐在一起,喝酒, 聊天。

师:天伦之乐,温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啊!但是,现在,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却都破

碎了,这样的情景却都破碎了(板书:碎)

谁来读《长相思》,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在这里有的只是:你读

篇二:读桐华小说的读后感

桐华笔下的男女之恋

从《大漠谣》到《云中歌》,从《曾许诺》到《长相思》,一个曼妙女子与两个男人纠结的故事,在桐大的笔下,表现为一段又一段的虐心之恋。

主人公都是有个性、有能力、有特色的女子,玉谨、云歌、珩、玟小六,有的善于经营和研读人心,有的善于厨艺,有的善于药物,有的善于使毒。她们都有曲折的人生经历,玉谨从狼女变成少女,云歌从隐居转到都市,玟小六从被人追杀到成为郡主。在她们的人生旅途中,都有两个为他们心仪的男子,而其中之一,则是把她们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男子。玉谨因孟九而心碎,霍去病对玉谨情根深种,而孟九也是愿意拿生命来成全玉谨幸福生活的男子。云歌对玉珏动情,后因觉欺骗移情刘弗陵,而玉珏却也是愿意为她付出生命的男子。珩为蚩尤心动,而少昊也对她心仪,蚩尤愿意用生命来保护她,而少昊也用尽方法维护她。玟小六掩饰身份,却依然得到涂山景的深爱,而屡次虐待她的相柳,却也挖空心思接近和陪伴她。在一段又一段的故事中,深富男人雄性魅力和野性之美的霍去病和蚩尤成为女主人公无悔的选择。女主人公对她们挚爱的男子,往往追求纯粹唯美超脱生命的爱恋。

桐大笔下的爱情是与权力的考量相对比的。在女子的眼中,凡是为了权力金钱而稍稍迟疑的,都不是纯粹的爱情,亲情亦是如此,都会被贬低,被嘲笑,或者被视为无奈。如少昊,如刘病已。那种愿意以心换心,为了爱情扑火自焚的爱情,却是让人咏叹,如桑珠,如蚩尤,心最后未得到玉谨之爱的孟九。正因为追求爱情的纯粹,所以壮烈,所以曲折,所以在久经考验的途中生死坎坷,也才所以虐心。

桐华小学的选材,与历史的故事若即若离。有传说和历史中的人,但是这些人物以历史中未曾完善的内容出现,侧重于他们的生活和爱情。至于战争,那只是爱情生活中的引子,用以考验他们情感的真诚度。主人公的爱情,往往是从最简单的单恋开始,因为各种原因和误解而相互猜疑,最后能突破,在爱情没有溜走的时候结合,或者在爱情已经溜走之后遗憾。在这个过程中,心里奔腾着付出爱的无私,与担心爱而不得的忧患,害怕失去而隐藏真爱,如此种种,是对真心的虐恋,是对真爱的纠结。

看过桐大的小说,才知道女人可以如此率性,浪漫可以如此无牵挂,爱情可以如此纯粹,真心可以如此折磨。好在,很多的故事到最后,都有一个爱的结局。即使主人公死去,即使主人公失踪,即使主人公隐退,但是,他们都收获了爱的信息,真正地含笑而终,含笑而退。这就是历经几千年的爱情,在历史长河的浮沉中,仍然保留的真质。为爱而生的女人,为爱而生的男子,当遇到了真爱,爱无劫逃。

篇三:《长相思》纳兰性德说课稿

《长相思》說课稿

宜君县高级中学罗朋娟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反思各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长相思》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推荐作品中的一首词。可以说,这是一首情意绵绵的思乡词,作者通过对眼前边塞直径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缠绵而不颓废,流露出男儿镇守边关慷慨报国之志。选编这首词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积累古诗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诗歌的特点和学情,在一课时的基础上,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个层面:

1、知识与能力: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展开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阅读与习作,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和表达能力。

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感悟作者的思想之情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描绘作者心目中的故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思乡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三、说教学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诗歌的特点和学生个体差异,本堂课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朗读感悟法:

朗读,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形式,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边读边想像,配乐朗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本节课中,全文阅读共6次,分别为:(1)生默读(2)指名生读

(3)生齐读(4)师配乐范读(5)生配乐齐读(6)生背诵。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并将之内化、沉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2、想象感悟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在研读中,通过的情景设置,让学生置身诗境,进入作者的内心,与作者进行对话,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境教学法:有景、有情、有境是诗歌教学的基础。本节课中,我

极力为学生创设诗境。(1)导入:周邦彦《苏幕遮》(2)乡愁:王安石

《泊船瓜洲》、张籍《秋思》(3)想象:纳兰性德《菩萨蛮》(4)预设

情景:柳永《雨霖铃》、李叔同《送别》(5)拓展:纳兰性德《蝶恋花》

苏轼《江城子·记梦》。使学生在情境中诗歌文意,享受审美情趣。

4、评价激励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开放

的阅读思维空间,珍视学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只要言而有物,言而有理,

都给予认可与鼓励。

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还穿插了自主探究法、合作学

习法、 等等。我力求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1、激情导入:

周邦彦《苏幕遮》引出思乡之情。可以说,家乡,是每个人心中那根

最脆弱的琴弦,谁一触动它,就会发出最缠绵的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就

随着《长相思》,与纳兰性德共弹一曲思乡曲。

2、预习自学

(1)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见课本P38注释,师作补充说明

(2)品读诗文,感知词意

a、指导学生准确、有节奏的读词。

b、配乐朗读诗文,谈读后感受。(乡愁)

乡愁,是王安石眼中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乡愁,是张籍笔

下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c、文中哪个字最能表达词人的乡愁。(碎)

一个“碎”字,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风雪之夜无眠的心碎,让我们感受

到诗人缠绵的思乡之情。——置身诗境

3、探究问题

(1)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您能确定是哪里的景物吗?

(2)诗人的“身”在哪里?“心”又在何方?

(3)故园无此声的故园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

的内心世界。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

面写下来”。(要求不少于100字)

4、成果展示,总结提升(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在这堂课中,

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这个词语式(问题式)的板书,力求突出重点,

做到简明,概括。让学生获得更鲜明的印象和有关知识。

榆关

边塞之景千帐灯

风雪触景

乡心生情

思乡之情故园

身在征途,心系故园

展开想象,描绘作者心中的故园(反衬手法)

小结:这首词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

境,缠绵而不颓废,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5、拓展知识、迁移运用

蝶恋花 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

雪为卿热。

无奈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

取双栖蝶。

思考:这首词从题材内容来看,属于( )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A、怀古诗 B、送别诗 C、悼亡诗 D、闺怨诗

对于这一题材,你最熟悉的一首词是? 苏轼《江城子·记梦》

五、说教学反思

此次赛教活动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参加,加之所选篇目属于推荐作品,

学生重视度不够,搜集的资料很少,另外,我的口语习惯也成为了自身成

长的阻力。今后,我一定积极改进,向优秀教师学习经验,让自己不断进

步。好在本节课,课堂发言学生配合比较积极,而且回答的很精彩,达到

了预设要求,我也及时给与了他们奖励。

总之,本节课我做到:以读为主线,以展开想象为发散点,以情为核

心,以培养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在本堂课中达到会读会学会用的效果。

我的发言到此完毕,谢谢!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