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雕塑。
形象中国
我多年来一直在大学教授“俄罗斯文学史”。 当我开始上课时,我遇到了刚进入大学的年轻人。 对于他们来说,这堂课并不像语言课那么枯燥。 有很多故事可以听。 有很多画面可以想象。 在讲授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时,我喜欢讲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和他的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站在讲台上,可以看到教室里学生的变化,看到年轻脸上闪烁着光芒的眼睛。
4《保尔·柯察金》
当提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大多数学生会心一笑,一起背诵那句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孩子们知道,这是一部红色经典,是一部红色经典。一个英雄人物,却很少探讨这本书成为经典的原因。 我在中学的时候读过这本书,读起来很有趣。 后来,我又打开书,合上思考,越发勾勒出一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保尔·柯察金。 这种生命力就是不同阶段人物的融合。
小说一开始,12岁的保尔·柯察金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男孩。 他的学习成绩平平,而且在补考时搞恶作剧,导致他被学校开除。 这真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麻烦“半岁男孩”。 我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样的保罗吗? 教室里议论纷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1000,有的甚至哈哈大笑。 他们一定还记得年轻时的一些尴尬事。 所以我知道学生们喜欢小保罗。 保罗的第二个形象非常浪漫。 他遇到了活泼、受过良好教育、心地善良的托尼娅。 托尼娅的水手服、托尼娅的笑声、托尼娅的蓝眼睛都影响着保罗。 你。 这是两个人的初恋。 来自不同生活圈子的男孩女孩小心翼翼地靠近。 我谈到托尼娅时不时地在花园里四处张望,只是为了见到保罗。 班里的女生都会把手放在下巴上静静地听; 我告诉保罗头发很乱,并让托尼娅打理。 有的男生脸上会露出羞涩; 我讲了保罗后来因为强烈的“自尊”和界限感而分手。 一个女孩告诉我,这就是初恋苦涩的独特浪漫。
两声“保罗”过后,教室里的气氛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保罗不再是最初那个冷漠、严厉的形象了。 他逐渐靠近,给人一种熟悉的感觉,“第三个保罗”即将浮现。 “第三保罗”以勇敢、战斗的姿态出现在战场上。 他的大腿受伤,感染了伤寒,头部被弹片击中。 战争的残酷迫使他经历痛苦和疾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1000,但同时也给了男人一个可以展现男子气概的天地。 在这里我们看到保罗第一次认真地读书。 小说《牛虻》的主人公常常成为保罗的精神支柱和榜样。 病痛迫使他离开战场,投身到剿匪、党团建设、铁路建设等一系列国内任务中。在参加每一项任务时,保罗仍然保持着全力以赴的干劲。 事实上,保罗此时才20岁出头。 这种气势,是他生命力最原始的表现,即对自己所爱之事的全身心投入。 因此,尽管当代大学生对保罗现阶段的做事方式有不同的看法,但他们都认同全心投入所带来的深刻愉悦。 “第四个保罗”在全书中只占了区区四十、五十页,他不断地在疗养院、手术台、病床之间穿梭。 他的虚弱、瘫痪和失明逐渐将他困在书中的每一寸里。 保罗今年 24 岁。 当提到保罗的年龄时,我在课堂上看到了惊讶和遗憾的面孔。 这时,学生们对“保罗”和这本书产生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青春的鲁莽,青春的狂暴与突如其来的固执,生命存在边缘的思考与追忆,这四个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充满活力的保尔·柯察金。 近年来,世界文化的整体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读者对红色经典的评价视角。 原本崇高的精神意向地位被降低,艺术审美特征成为此类作品的主要评价机制。 与19世纪俄罗斯经典现实主义名著相比,这部作品的原文和各种译本在人物多样性、语言风格和情节结构上都逊色不少,这也引发了一些关于其文学价值的争论。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能够长久流传?
与时代“共鸣”
对经典文学的理解总是在变化,或强调文本内在的审美价值,或提倡文学对外在社会传递的促进作用。 这两个定义都是合理的、有根据的,但如果完全分开,就会有偏颇,因为作者自己对内负责文字的产生,对外他能尽可能地感受到现实,而且然后将其转化为他的作品。 因此,每一位作家都成为了连接内部文本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媒介。 优秀的媒体承载者需要为读者呈现一个有触觉、可感性的文学世界。 允许一定程度的虚拟性,但更能引发读者情感共鸣。 正是文本、作者、读者和读者之间的这种共鸣。 互文性是在现实与现实之间形成的。 “经典文学”中的“经典”二字,指的是震撼的余波,在时间的洗礼下挥之不去。 从这一点来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完全符合“经典”的要求。 当代评论家列夫·安宁斯基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由衷地说:“……它彻底改变了我。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给我讲了我们父辈的故事。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并不认识我的父亲。”根本没有,但它向我展示了一个新的现实。” 这里的“新现实”是真实存在的,那些同样拥有青春生活的真实青少年,在时代的巨变中,充分流露出生命的热度和热情,不断探索和实现自己对价值的理解。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出版后不久就引起了巨大轰动。 仅 1935 年,苏联就印制了 200 万册。 人们甚至要在图书馆排队借阅这本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出版后不久就被译介到中国,掀起了新中国成立十多年来的第一次读书高潮。 除了全译本和缩略本的出版外,还有改写书籍、漫画、舞台剧等形式传播。 2000年,中乌合拍的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再次引起读者对该作品的关注。 据统计,电视剧播出期间,北京图书大厦15家出版社的多版图书在半个月内就被抢购一空。
当我们重新审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时,我们可以感知到一个不断成长、短暂却充满激情的生命体。 这个生命体在早期猛烈地撞击了生存空间的限制,所以我们看到了一种矛盾的生命。 在争议中被碰上的保罗,在矛盾中却有着坚定的信念,始终勇往直前。 信仰和梦想有很多相似之处。 它们更像是人们陷入困境时所携带的呼吸。 有了这个呼吸,生命就有了色彩和光明。 保罗在坚持信仰的过程中,完成了从早期的鲁莽到后来的反思和调整,个人内心的启蒙和成长。 “第四个保罗”在病床上徘徊,但从未安定下来康复。 他一直在考虑重返工作岗位。 激励共青团员,申请报社做助理,稿件丢失从头开始。 这些看似忙碌的“折腾”逐渐让保罗有了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 掌控生活是当今许多人继续努力工作的动力之一。 这样的保罗总是引起我们的共鸣。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视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自传体小说,作者几乎经历了书中的所有磨难。 作者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读了很多书,以弥补文学素养的不足。 肉眼可见的结果就是厚厚一摞手稿,而从手稿中延伸出来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对自己人生的理解。 对存在状态的探索,是对生命维度的拓展。 作者在创作之初,大概也没想到能获得如此多的荣誉,所以即使手稿丢失,双目失明,他还是要完成今生的回顾。 我们似乎能听到作者写完最后一个字时呼出的长长的呼吸声。 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给自己的完成。
将铁矿石锻造成钢铁的过程是折磨人的、痛苦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质变。 有用的钢材是由许多不同大小的矿石组合而成的,所以“成功不一定是我的,成功一定是我的”。 这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众多“保罗”一样,从青涩到强大,从粗糙到精炼,最后精炼成钢。 (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