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各类感言 内容页

广东省13所西藏班办班学校共有在校生1837人

大家可能不知道,广东省13所藏族学校有1837名学生,新疆18所学校有6346名学生。

为促进各民族交流融合,不断提高内地民族班教育服务和管理水平,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行内地民族班混合教学和住宿。大陆自2016年秋季学期起。

近日,南都记者跟随省教育厅走访了广州市玉岩中学、佛山市实验中学、珠海市实验中学、中山市实验中学、广州市职业学校等多所学校,亲身体验了如何每所学校都结合了各族学生的需求。 特色 大力推行内地少数民族混班、混住宿、混餐,谱写民族交流、交往、融合的新篇章。

共有13个藏语班在校学生1837人。

新疆18所班办学校共有在校生6346人。

办好内地民族班,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这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境稳定的重要战略部署。

广东省教育厅历来高度重视内地少数民族办学工作,始终将其作为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促进交流、交流融合等措施,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服务水平。

1995年以来,广东省广州、佛山、珠海、中山、惠州、江门6个地市14所学校先后举办藏族初中班、藏族高中班、藏族中等职业班; 目前学校有13个藏语班。 在校学生1837人,其中藏族初中5所,学生647人;藏族高中5所,学生684人;藏族中等职业学校5所,学生506人; 珠海市第四中学、中山实验中学兼有藏族初中班和藏族高中班。

2000年以来,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肇庆、江门等六市的18所学校先后在内地举办了新疆高中班和新疆中等职业班; 目前,新疆学校18个班共有学生6346人。 其中,新疆高中13所,在校学生4900人;新疆中等职业学校5所,在校学生1446人。

全国第一个全面实行混班教学、混住宿、混餐饮

2012年以来,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800万元,资助内地少数民族办学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内地班所有学生均享受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政策和国家奖学金政策。 从2016年起,省财政每年增加专项资金700万元,用于内地少数民族班师资队伍建设,资助接收内地中职班毕业生的高职院校食堂改造。

各办班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补贴分配方案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在内地少数民族班学校绩效工资中实行单列,增加内地少数民族班教职工津贴。内地(补贴标准为年人均工资水平的25%),极大地调动了内地少数民族班教师和管理团队的积极性。

广东省教育厅正在努力解决内地中职学生的招生、就业和升学问题。 2015年起,广东省将内地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入学考试纳入“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由省内5所高职院校承担应届毕业生培养任务来自内地中等职业学校。 开辟了内地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的通道。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等有关部委的要求,广东省创新内地少数民族班教育管理模式,在全国率先全面实行混班教学、混住宿、混餐饮。

具体措施

混班:坚持以学生为本,科学实施混班教学

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广东省大陆民族班全面推行混班教学模式。 广东省内地少数民族班按照“坚持方向、遵循规则、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推行混班教学; 目前,除内地初中三年级和内地中等职业班特殊专业班外,其他班级均全面实行混合班教学。

从2016年秋季开始,内地民族班的少数民族学生将按比例分散插入当地班级,形成混班教学模式。 指导帮助,打牢基础; 一人一策,导师相助; 同伴会互相帮助,成对的人会互相帮助。 等方式为少数民族班学生到内地求学开辟“绿色通道”。

混合住宿:加强教育管理,全面推行混合住宿

广东省学校原则上按1:1的比例为本地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安排混合住宿。 目前,除少数本地同年级(专业)学生不具备混合住宿条件外,大部分学校均实行混合住宿。 工作。

各学校深入学生源地迎接新生时,各学校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面对面教育和混合宿舍事项教育; 针对当地学生,通过学生座谈会、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宣传民族教育政策。 、解读混合宿舍的做法; 定期举办混合宿舍情况研讨会,表彰先进典型; 开展少数民族学生与当地学生“结对”户外拓展活动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

混合餐:积极探索并逐步实施混合餐

广东省教育厅已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设有班级的学校稳步推行民餐与中餐在同一食堂共存的混餐模式。

目前,全省所有藏语班均实行混餐。 从2016年开始,广州市6所高中和职业学校率先实行单独窗口就餐。 2019年10月10日起,全部实行单独窗口就餐; 其他城镇的新疆班正在逐步完成餐厅装修工作。 逐步实施,例如:江门市培英高中首先从三、二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深圳松岗中学将首次开设餐厅靠窗用餐。 稳步实施,逐步改造原有餐厅设备,实现窗口就餐全面推行。 。

典型的

广州市职业学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0月15日,南都记者探访广州市职业学校。 广州市职业学校党委书记李成荣表示,学校自2011年开办职业班以来,八年来共培养学生608人,其中六班毕业生共340人。 目前设有给排水工程建设与运营、市政工程建设两个专业。 分别从2015年秋季、2017年秋季和2018年夏季开始,实行混班教学、混住宿、混餐饮。

广州市职业学校职业班学生基本素质参差不齐。 从授课班级上看,分为普通班和预科班。 目前,4个普通班共130人参与混班教学。 选择部分德育思想政治教育、音乐、体育、第二课堂等公共科目和工程测量、管道施工、工程制图等专业科目,安排普通校内人员。 课程与本地课程混合。 2017年起,学校实行混合住宿。 目前,混合住宿实行“3+3”或“4+2”模式。 目前,共有130名当地学生参加混合住宿。 9月初,学校安排职业班学生在当地师生聚集的大食堂就餐。 学校在第一食堂二楼开设了“西北风味”窗口,职业班学生可以在这里选餐,与当地师生一起用餐。 开放式就餐为学生提供了了解彼此饮食文化的空间和机会。

李成荣说,广州市职业学校每年投入30万元,为在校学生举办技能比赛。 “作为全校性的竞赛,每个学生都有1到2次参加学校技能竞赛的机会。” 李成荣表示,学校将鼓励新疆学生参加技能大赛,重点培养有潜力的学生参加省市相关比赛。

阿拉帕提来自新疆吐鲁番市,在广州市职业学校供排水工程建设与运营专业学习。 阿拉帕蒂说,他的家乡水资源匮乏。 “我希望在三年级的时候能够通过学校与新疆的校企合作项目回到吐鲁番。 “我在自来水公司实习,就是为家乡做贡献。”她说。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的阿热孜古丽·卡哈尔说:“当地的朋友都很友善。 开学的时候他们帮我提行李,生病的时候帮我拿药。”2017级学生苏拉雅·吐尔逊说,两年的校园生活和学习让她彻底改变了对“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的看法。同学们”刚入学时。

广州市职业学校职业班学生户外学习

广州玉岩中学:“龙头”培育成长,“三混”促融合

广州玉岩中学于2010年9月开始招收内地新疆高中班。自2010年成立以来,玉岩中学新疆高中班已招收10个班,共计430名学生。 2019年,我校新疆班招收新疆籍新生46人,在校新疆学生总数为152人。

广州市玉岩中学定期举办民族宗教政策讲座、法制讲座、思想交流班等。 设主任两名,具体负责新疆部的行政工作。 每个班均设有专职政治辅导员,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提供指导。 和帮助。 同时,学校设计主题班会,系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组织新疆厅月度工作总结会议; 全体工作人员行动起来,做好学生思想梳理工作; 多轨推进民汉配对工作。

从2016年秋季开始,广东省开始在全省推广少数民族班级混班管理模式。 广州玉岩中学实行混班教学,促进少数民族与华裔学生的交流与融合; 探索具有“豫言特色”的混合班级管理模式; 实行混班教学,实现新疆学生学业全面发展,广州玉岩中学为每一位学习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安排成绩较好的当地学生与其携手结对,并主动沟通和交流与学习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分享学习方法。

2017年9月,广州市玉岩中学取消了新疆班独立宿舍楼,新疆班4名学生全部混入当地宿舍。 在全面推进混合住宿工作的同时,逐步推进混合餐饮工作。 今年10月,广州市玉岩中学开始为全体学生提供混合餐,并在一食堂设立了新疆风味窗口。 完成第二餐厅改(扩建)、添置厨具设备、增聘厨师后,混合餐工作范围扩大到全体师生。

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广州玉言中学为新疆班打造了“领袖成长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包括吉他、街舞、瑜伽、跆拳道、书法、剪纸摄影、英语口语、篮球、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等内容的费用均由学校承担。

广州市玉岩中学2016级学生麦克里娅·艾麦江是一名艺术考生。 她高二下学期的期末成绩是248.5分。 “当时新疆班的老师很着急,立即和她一起寻找、分析她学习中的问题,教给她正确的学习方法。” 广州市玉岩中学老师吴光超表示,通过老师的补课和指导,布克利亚在2019年高考中取得了478分的成绩。

当吴光超在乌鲁木齐迎接来自新疆的新生时,他接到了来自新疆和田市的新生穆尼热的电话。 穆尼尔担心出国留学会受到歧视,所以不愿意来广州读书。 “当时,我立即前往师生集合点与穆尼尔进行面对面交谈,并向他描述了新疆学生在广州学习、生活的美好场景。” 吴光超表示,经过师生融洽的沟通,穆尼尔放下了顾虑,来到广州玉岩中学读书,并最终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广州市玉岩中学混班教学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何北、见习记者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