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年底39岁)
全名: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Frédéric Fran?ois Chopin (法语)
伟大的波兰音乐家作曲家
代表作品:《玛祖卡》、《圆舞曲》、《葬礼进行曲》、《革命练习曲》
他从小就喜欢波兰民间音乐。六岁开始学习钢琴,七岁创作波兰舞曲,八岁登上舞台,十六岁进入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波兰亡国,他旅居国外,创作了许多带有爱国思想的钢琴作品,抒发思乡之情和亡国之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有关的英雄作品,如:《第一歌谣》、《BA Major Polonaise》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有哀叹祖国命运的悲情作品,如《
肖邦一生从未离开过钢琴,几乎所有的创作都是钢琴曲。他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他经常出国演出,为同胞筹款,为贵族演出。1837年,他严词拒绝了沙俄授予的“沙俄皇帝陛下的首席钢琴师”职位。舒曼把他的音乐称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向世界宣告:“波兰不会灭亡”。肖邦晚年过得很孤独,痛苦地称自己为“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临终前,他请求妹妹路德维卡将自己的心运回祖国。
Fryderyk Chopin (1810-1849) 出生于华沙郊区的 Zeriazowa Wolja。其父尼古拉·肖邦原为法国人,1794年移居波兰,参加了波兰民族英雄科斯秋什科(1746-1817)领导的反侵略者起义,起义失败后定居华沙,通过教学和其他工作。后来,他在家里开了一所寄宿学校。从此,他不再参与政事,只想安享晚年。但他与华沙文化界人士保持着密切的交往,这对肖邦思想的成长产生了影响。
[编辑本段]生活
1810年3月1日,肖邦出生在华沙郊区的热拉佐瓦沃拉。他的父亲原籍法国,是华沙一所中学的法语教师,后来为来华沙求学的外省贵族子弟开设寄宿学校。他的母亲是波兰人,曾在一个贵族家庭做管家。肖邦年轻时跟随捷克音乐家W. Zivny学习钢琴。7岁会作乐谱,8岁开始公开演出。1824年师从德国音乐家、华沙音乐学院院长贾夫·埃尔斯纳学习乐理。1826年中学毕业后,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同时开始早期的创作活动,1829年毕业于音乐学院。当时,波兰民族运动正处于高潮。反对外奴、争取自由独立的民族斗争,深刻影响了青年肖邦的思想,培养了他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热情。1830年3月,肖邦在华沙演奏了他早期的代表作《第二钢琴协奏曲》(f小调)。同年10月,他又演奏了另一部代表作《第一钢琴协奏曲》(e小调),均获得成功。11月2日,肖邦带着朋友赠送的一捧波兰土地离开了华沙,出国深造,永远地离开了自己的祖国。12月初在维也纳逗留期间,他得知华沙起义的消息,急于不能参加起义。当时,他想回到波兰参加斗争,但被朋友劝阻而未能实现。次年年初,当他在前往巴黎的途中途经斯图加特时,得知起义被沙俄镇压、华沙沦陷的噩耗,令他震惊不已。这些都在他当时的创作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到达巴黎后,他放弃了前往伦敦的计划,定居巴黎,从事钢琴演奏教学和创作活动。在这里,他除了与流亡巴黎的波兰侨民亲密接触外,还结识了西欧文艺界的许多重要人物,包括波兰流亡诗人A.密茨凯维奇、德国诗人H.海涅、法国画家E. Lacroix、意大利音乐家V. Bellini、匈牙利音乐家F. 李斯特等。这些交往对肖邦精神生活的影响不可低估,尤其是与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交往,对肖邦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 1838 年到 1846 年他们的关系破裂,他们一起生活了 8 年。从他在 1930 年代初抵达巴黎到 40 年代中期,肖邦的思想和艺术已经高度成熟,他的创作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从1846年起,肖邦的创作开始走下坡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940年代波兰民族运动的几次挫折,使一向对此抱有热情期待的肖邦在精神上遭受了沉重的打击,陷入了深深的失望和消沉;桑与桑之间的爱情破裂,家乡亲友的相继离世,健康状况的不断恶化,都给他的身心造成了深深的创伤,加重了他的悲伤和孤独。1848年,体弱多病的肖邦赴英国暂住,从事短期教学和演出活动。在那里,他为流亡的波兰同胞举行了最后一次独奏会。回到巴黎后,他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于1849年10月17日在巴黎的寓所内逝世。临终前,他下令将心脏运回祖国波兰安葬。
[编辑本段]创作时期
肖邦的创作可分为四个时期,即华沙时期、华沙起义时期、巴黎鼎盛时期和晚期。
华沙时期(早年~1830年) 这一时期的创作除了少数作品外,在肖邦的整个创作中并没有占据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外国著名钢琴曲,它却是肖邦一生创作的起点,早已闪耀着民族情怀、民族风情的光辉。Nez”(1831 年)、“C 大调玛祖卡”(1829 年)、“F 大调玛祖卡”(1829 年)、钢琴和管弦乐队的“波兰主题幻想曲”(1828 年)和“回旋曲风格的克拉科维亚回旋曲( 1828)清楚地反映出来。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品是1830年创作的两首钢琴协奏曲。这两首作品充满了浪漫的气质,爱情生活的体验,对幸福的热烈向往,以及由此产生的明朗欢快的情绪贯穿全曲。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和民间色彩。《第二钢琴协奏曲》终乐章的主题是简单优美的玛祖卡风格,《第一钢琴协奏曲》终乐章的主题是浓郁的克拉克维亚克舞曲。风格强烈,旋律粗犷。
华沙起义期间(1830-1831年末),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肖邦的创作有了飞跃。B 小调谐谑曲 (1831) 是他在维也纳逗留期间创作的。起义激起的爱国热情与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庄重柔情的诗篇。《C小调练习曲》(又名《革命练习曲》,1831年)和《D小调前奏曲》(1831年)是在得知华沙沦陷后创作的,在愤怒和悲痛之间达到了高度的完美。严谨而精致的艺术形式。团结,成为肖邦早期音乐创作中的杰作。同时创作的《a小调前奏曲》充满了迷茫和迷茫,乐曲构思奇特新颖。
巴黎的鼎盛时期(1832-1845) 在这一时期肖邦的创作中,深厚的民族内涵、独创的艺术形式和娴熟的音乐风格使他的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的创作涉及钢琴音乐的各种体裁,从练习曲、前奏曲、马祖卡、波兰舞曲、夜曲、华尔兹、即兴曲,到结构更复杂的民谣、谐谑曲和奏鸣曲。都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就。肖邦的大部分练习曲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其中《E大调练习曲》(1832年)、《B小调练习曲》(1834年)、《A小调练习曲》(1834年)最为突出。《E大调练习曲》是一首温柔而深沉的挽歌。它的曲调是肖邦创作的最优美的曲调之一,倾注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b小调练习曲》是一部充满阴郁而热烈的情绪的作品。它的主题是紧张和戏剧性的,而它的中间是一种沉思和宁静的荒凉。在适合以单一意象为主的练习曲体裁中,采用如此强烈的双主题对比原则,营造出尖锐的戏剧冲突,这在肖邦的练习曲中也是不多见的。“A小调练习曲”在情感上是冷酷而庄严的。整首曲子从号角般的朴素乐曲发展到波澜壮阔的洪流,将音乐推向戏剧性、悲壮性的高潮,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在肖邦的三首奏鸣曲中,内容深刻和艺术独创性最为突出的是《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1839年),其中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寄托了对华沙起义的回忆.
夜曲是肖邦创作中最浪漫的曲风。他早年创作的夜曲深受英国作曲家J.菲尔德夜曲的影响。他追求细腻、华丽、高雅的音乐风格,具有比较浓厚的浪漫感伤情调。流亡巴黎后创作的夜曲,内容更加深刻,曲风更加个性化。他的《C小调夜曲》(1841)完全摆脱了菲尔德的影响,主题朴实、严肃、忧伤,音乐的发展也越来越戏剧化。它标志着肖邦将夜曲的创作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极大地挖掘了夜曲的表现潜力,使其成为一种能够容纳深刻社会内涵的音乐体裁。肖邦 他的四首叙事曲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其中一些与波兰民族史诗和民间传说直接相关。如《G小调叙事曲》(1835年)的创作直接受到波兰民族诗人密茨凯维奇的长诗《康拉德沃伦洛德》的启发。肖邦抓住了沃伦·罗德这个为民族献出生命的英雄深沉、严肃、无所畏惧的性格,以及贯穿整首长诗的紧张悲壮的气氛,并以严谨的奏鸣曲快板乐章的形式体现出来。《F 大调叙事曲》(1839 年)取材于同一位诗人的民间奇幻故事诗《Sivideshyanka》。原诗描写了一个无情的年轻猎人,最终因背叛爱情誓言而受到惩罚,被仙女西维德斯延卡拖入湖底。在这首民谣中,
波兰舞曲是这一时期肖邦创作中民族精神最为强烈的流派。他早年创作的波兰舞曲注重外在华丽效果的倾向,被深邃浓郁的民族精神和朴实刚毅、奔放的艺术风格所取代。肖邦或从波兰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或从缅怀祖国的辉煌过往和感叹今天没落的苦难中激发自己的民族情怀,抒发内心的压抑,振奋民族精神。 . “A 大调波兰舞曲”(1838 年)是一首胜利和胜利的颂歌,管弦乐队的声音贯穿始终,表现了古代波兰庆祝民族胜利的辉煌场面。《C小调波兰舞曲》(1839)是一首哀叹祖国没落的悲声诗。主题的情感基调悲伤压抑,却丝毫没有感伤之情。《升F小调波兰舞曲》(1841)规模宏大、戏剧化,与波兰历史上民族战争场面的想象有关。庄重庄严的开头和结尾与阴暗而情绪化的中间部分形成鲜明对比,这在波兰舞曲曲风中独树一帜。降A大调波兰舞曲(1842)是同一流派音乐中最刚毅、最豪迈、最宏伟、最宏伟的作品。其主题节奏果断雄浑,旋律激昂豪迈,大调和声明快,体现了一个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形象。乐曲中段造型各具特色,马蹄声、号角声交织,构成一幅万马奔腾、月光剑影的古战场景象。作曲家怀古的乡愁和现实的情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汹涌澎湃的民族情感洪流外国著名钢琴曲,势不可挡。
晚期(1846-1849) 这一时期肖邦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趋势。《幻想波兰舞曲》(1846)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虽然这里已经听不到《降A大调波兰舞曲》昂扬豪迈的歌声,但其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某种憧憬所唱出的激昂激昂的段落,依然极具感染力。《G小调玛祖卡》(1849)和《F小调玛祖卡》(1849)是肖邦最后两部作品。前者是一首亲切温柔的歌,表达了对生命最后的眷恋;后者在淡淡的忧伤中表达了对祖国和亲人的最后思念。
[编辑本段] 传世佳作
1.《夜曲》
《夜曲》最早是由英国作曲家费尔德(1782-1837)创作的。他用优美的旋律伴着平静的和弦的形式,表现了夜晚宁静梦幻的意境。肖邦继承了这种形式,并对这种形式进行了极大的发展和创新。肖邦的《夜曲》包含了相当丰富的意境,甚至是充满激情的戏剧形象。令人惊讶的是,无论音乐多么复杂激动人心,它仍然不失“夜晚”一般的感觉。自从肖邦赋予《夜曲》全新面貌后,后人便将《夜曲》视为肖邦创作的独特标志之一。
肖邦的21首夜曲,几乎每首都那么迷人。其中,bE大调第2号夜曲可能是大多数听众最熟悉的。它的主旋律早已深入人心:中段以吟唱般的和弦进行开始,沉稳大气,蕴含着内心的力量。这股力量开始碎片化的显露,逐渐积累,显露的碎片越来越多,最后,变成了双手自上而下弹奏八度的铺天盖地的爆炸。这时,我真的身在“夜”,心在“昼”。. 中段爆炸后,“夜”再也平静不下来了。重现第一段时,同样的旋律却伴随着完全不同的质感。原本严谨的节奏现在变成了躁动不安的三连音,曲子变成了Sorrow,悲伤,久久不能平静。加了一个加长的结局后才勉强安静下来,最后消失在加长的声音里,但留下的沉重心情却一直没有消失。
2.《序曲》
肖邦用24个大调和大调写了24首“前奏曲”。对这些音乐作品有各种各样的评论。有人认为是《练习曲》的原型,有人甚至认为是草稿,有人认为是音乐格言,也有人认为是即兴的音乐构思,类似于“音乐时刻”。有的钢琴家把这24首曲子当作一个组曲从头到尾连续演奏,也有的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组合。的确,这些作品或长或短,品味和技法各不相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多姿多彩。
我们知道,肖邦生前拒绝出版他的一些作品,但出版后,后人都认为是音乐的瑰宝。由此看来,肖邦对于正式出版自己的作品是非常认真的。自从肖邦在1839年出版了这批《前奏曲》,恐怕就不是草稿了。事实上,这些前奏曲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珍贵。这里有两个经常播放的。
第15首《bD大调前奏曲》,又名《雨滴前奏曲》。在这里,其他人再次为音乐命名。标题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之一,说起来很耐人寻味,但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肖邦却从不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上标题来说明音乐的内容。他也非常反感别人给他的音乐起名。可见,浪漫音乐的根本在于音乐本身的气质,而不在于名气与否。肖邦对特定标题的反对说明了他的音乐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因此,我们在欣赏那些有名字的乐曲时,只能把名字作为一种认识的媒介,一种入门的方式,绝对不需要限制自己的联想和体验的自由。例如,
雨滴声衬托着宁静,一曲高贵优美的歌声从心头升起。伴随着雨滴声,慢慢地,我的思绪变得沉重起来,低音区出现了小调,雨滴声变成了洪亮的钟声,我的心情变得激动起来。最终又回到了开始的寂静,以雨滴声结束。
第24首《D小调前奏曲》,有人称之为《雷雨中的祈祷》。这里确实有雷电交加的气氛,但“祈祷”却绝对没有。这部作品与《革命练习曲》同时创作,也是沙俄军队攻占华沙的事件,激起了肖邦心中的惊涛骇浪。因此,音乐性质与《革命练习曲》相似。所不同的是,这里只有愤怒,“来不及”留在悲伤中;这里慷慨激昂,不屈不挠,没有眼泪。左手的贝斯从头到尾都是这样咆哮,如雷霆万钧,如战鼓一般:
主题基调坚定、奔放、豪迈:冲击力直达尾声,最后三声猛击钢琴最低音区的主音D,表达了作曲家不屈不挠、钢铁般的意志。
3.“玛祖卡”
“玛祖卡”是肖邦另一个独特的创作领域。在整个钢琴音乐文献中,提到玛祖卡,首先想到的是肖邦。其他作曲家也有马祖卡。但只有肖邦写下了大量闪耀着特殊光彩的“玛祖卡”。在肖邦自己的作品中,《玛祖卡》也很特别。一是这批作品最有波兰泥土的芬芳。此外,这是他写作中不那么戏剧化和悲剧性的领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