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捣乱”的小孩小学老师教育故事
我有一位学生,他让每个老师都有点头疼,当然也包括我。第一次听说他的“光荣事迹”是在开学的第二天。他的语文老师上完课回来告诉我们,有个小孩很难缠,上课举手问她:“老师,你的语文书是不是忘记包啦?我就没忘记。。”这位老师直言当时有点尴尬,让他上课不要乱插嘴之后就继续上课了。
我一直担心着他也会给我的美术课“捣乱”,但开学没多久,我就发现他的问题很多。比如我对同学们说每一棵都要涂上背景色,他当时就问:“为什么呀?”“因为这样整体效果更好啊!”“那假如涂了让效果更差怎么办?”我一时竟愣在那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就说了一句:“那你就尽量涂得好看一点啊!”我看他还想继续问,怕招架不住,对他说:“如果问题比较多可以课后跟老师说。”
前段时间看到了孔子与他的弟子宰予讨论“三年之丧”的故事,宰予思想活跃,好学深思,善于提问,是孔门弟子中唯一一个敢正面对孔子学说提出异议的人。他指出孔子的“三年之丧”的制度不可取,说:“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因此认为可改为“一年之丧”,被孔子批评为“予之下不仁也”虽然孔子没有赞同宰予的观点,但孔子并没有阻止宰予表达自己的主见,而是循循善诱地引导宰予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都说出来。最后问他:“父母去世后,你吃好的穿好的,心安吗?”宰予回答:“心安。”孔子说:“既然你觉得心安那你就这样做吧!”等到宰予退去之后,孔子才向其他弟子陈述了自己的观点,而批评了宰予的观点。
看完这个故事我被深深震撼了!我敬佩的不止是孔子的教育方法,更敬佩他宽广的胸襟。孔子的弟子之所以优秀,不仅是老师传授得好,更因为孔子不去抹杀任何一个人的创新思路,即使他自己不能接受,也不会断然否定。
而我班上那个爱“捣乱”的小孩不正是活脱脱的“小宰予”吗?“捣乱”有很多种,而遇到这种捣乱,我想我应该学一学孔子,首先要放下老师的架子,陪着学生把他的疑问解决,而不是害怕招架不住就事先阻止了他的疑问。虽然我不能做到像孔子那样尽善尽美,但我希望“小宰予”不会被抹杀在我的课堂里。
教育故事,背景色,美术课,语文书,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