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读结束后来到办公室,接到家长电话,问孩子小张下午是否到校上课。我告知家长,孩子已经在教室坐着了,不过来晚了。通过与家长沟通之后得知小张中午与爸爸闹了矛盾,一气之下从家里跑了出来,连午饭都没来的及吃。
挂了电话,想到我这里还有一些吃的,便在第一节下课时将小张叫到了办公室。九年级的孩子其实已经很懂事了,我就没有与他过多的言论。只是说:“还没吃午饭吧?我这里有些吃的,你先拿去垫垫肚子吧,上课别饿着了。还有啊,家长其实挺关心你的,不然也不会打来电话,不是吗?”小张以自己男孩儿特有的含蓄点了点头,说了句“谢谢”就离开了。
这一幕恰巧被门口小张的几个“哥们”看到了,两三个人朝我这边一哄而来,笑着闹着说:“哎呦老师,你很偏心呐!”,“老师,你怎么对小张这么好呀!”我也笑着回应他们:“他可是中午没吃饭哦,而且已经捱了一节课了呀!”“怎么回事,怎么回事?”“你们自己去问问嘛,好兄弟不是要关心一下的嘛。”说完他们又一哄而散的去找小张了。
学生走后,那句玩笑般的调侃“老师,你很偏心”却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虽然做了好事,但感觉仍然被人戳了脊梁骨一样。细细一想,其实我害怕的就是这几个字:怕偏心,影响了学生之间的情感;怕偏爱,助长了学生的骄横与自傲;怕不公,打消了学生学习做事的积极性。
明代学者方孝孺说:“公其心,万善出。”然而教育这碗水很难端平,但我们也要尽力去维持公平,因为这碗一旦倾斜,学生就会像水一样流出来。可是,当有些学生出现特殊状况时,我们也必须要“厚此薄彼”给他们以“特别的爱”。
尽管这一次老师很“偏心”,学生有“醋意”,但我相信他们是会接受和理解的,因为看着他们笑着再去关心、慰问别人,我相信他们之间的关爱和情谊会更进一步。
有时候偏心不仅仅是真正的关爱,还可以是教育激励的一种手段。
自习课前,我建议学生在课下准备几个文件夹以方便携带和保存平时的试卷。说完之后,我手头正好有一个空的文件夹,然后我拿着在空中晃了晃说:“我这里有一个文件夹,我把他送给小孟同学。”还没等我说完,小刘说:“老师我也想要!”“不能给你,你看看自己周末的作业再说吧!”说实话,这次我确实又偏心了。小孟虽然成绩好,但是上个学期总是迟到,作业有时也不交,因此在学期末班级表彰中,小孟是前几名里唯一一个没有得到奖励的人,但新学期开学他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我接着说:“之所以给小孟呢是因为,他这几次不仅作业完成地很好,而且连续几天没有迟到,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我觉得他应该得到奖励。”说完这话,学生的掌声便响了起来。
当我要求学生背书的时候,小刘第一个冲上来说:“老师我来背,我也要好好表现。”而小孟同学也在他的文章中表露了他奋斗的决心:“不管自己从前怎样,无论自己多么愚钝,至少我不要让自己后悔。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只要踏上旅途,便只顾风雨兼程。”
看来教育这门艺术,有时候真是得用些“小聪明”、“小手段”、“小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