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几点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八所中心校皇宁小学符丽芳
要适应新课改教学的要求,做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上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及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等诸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而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我个人认为首要的是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树立良好的改革意识,更新教育观念,从我做起,努力做好小学语文新课程中的教育教学、教学方法及教育角色的转变,实现教学改革的真正内涵,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学生。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的我,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体验,在新课改下,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育方式把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管理者、是简单的教书匠。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特别是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由于面对的是小学生,无论在智力、思维、还是在接受能力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因此教师必须适应经济、网络、科技时代要求,更新观念。在教学中由主角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式上,要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大胆让位,把课堂真正让给学生。同时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意识,要遵循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潜在性和独立性,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和学习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性格。因此,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首要的是观念的更新。
二、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也要转变,要使自己由一名教师向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过渡。要做到如管建刚说的那样:“不做教书匠”。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防下权威、师长的架子走下讲台,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与学生打成一片、交朋友、谈心、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其次,未来教育还需要专家型的教师,而不是单纯的“教书匠”。因此,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即不是在书斋中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研究。再则,新课程更需要开放型的好教师,一个只会把语文教科书的内容搬到学生头脑中的教师显然已经落伍。学校越来越广泛的同社会、家庭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学校教育应与现实生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
三、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还要从授课方式入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学生作为知识的接纳容器,不断地输入,这种忽略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模式大大抹杀了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实际、课程内容等,尽量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从小对其进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要把课堂真正让给学生,我是这么做的:
1、发挥启发引导作用。“学生为主”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要发挥启发引导作用。新课程理念充分强调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渗透这一原则。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注重启发引导,在学生进行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促进学生学习活动顺利进行。
2、运用现代科技进行教学。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教学领域里,知识传播已不在是过去那种简单的从声音到耳朵的单一形式的传递,而是图、文、声、像并茂的复合传递形式。如果我们依然守着旧的教学方法不改,将会落后于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的教育改革要提高教学效率、水平,就一定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反之,我们仍用老办法,“两耳不闻窗外事”,到头来,还是落后。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及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将有力地促进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有力地推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更新,并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育与教学模式,实现学习主体化、多元化、社会化,这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适应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各类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观念的转变,认识的提高,必须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教师只有通过教学实践的应用,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明确现代化教育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从具体教育实践中,进一步树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观念。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认识,在实践中钻研与贯彻,其前提是熟悉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中青年教师学会使用多媒体教学,才能发挥其在教育现代化中的作用。因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的包容量、增强教学的逻辑思维性、评价教与学的效果,能充分的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育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能更科学的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我们进一步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应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的工具,让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展示它的独特魅力。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