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因有现代教育技术而绚丽
【摘要】课程改革已红红火火进行了多年,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课程资源建设、软件建设、学习方式变革等方面发挥出了巨大优势。教育要真正实现现代化,不光是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还应包括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以及考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深刻变革,而这些离开现代教育技术的充实是不行的。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转变
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这次基础教育程改革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现代教育技术介入新课程的改革必将引起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材料、教育内容、考评方式等方面的根本性变革,在学生能力培养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现代教育技术成为课改助推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能只是“换药”不“换汤”,这不仅要对课程本身进行改革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进行革新和改进。现代教育技术倡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把现代教育新理念和新技术应用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必将促进新课程的改革。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和手段,还使教育方法、教育模式及教育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这些变化中,教学观念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主要表现为:变传统的师生主从关系为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如课堂教学中的第二种画面(投影、电视)、第三个声音(音响)和跨区域的学习伙伴(网络协作学习成员)、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使师生处于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情景,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新课程的改革,使新课程改革发生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使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具体表现如下:
1、把教学重心从重“教”移向重“学”
传统教学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重视教师的“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学习上处于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针对这种情况,现代人本主人观点提出:“学习的过程是丰满人性形成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现代教学重点要从重“教”向重“学”的方向转移,现代教育技术打破了教师在信息占有方面的主导地位,使教师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活动中不应只重视自己的“教”,而应扮演起学生的引路人、辅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各种信息加工处理的软件,为师生、生生沟通协作搭建起了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资源。
2、信息时代促使传统学习方式“学会”向“会学”转变
进入信息时代,面对无限增长、不断动态变化着的科技知识,“会学”比“学会”更为重要。传统学习方式重视知识本身的学习,忽略了知识产生的过程,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使学生学习成为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掌握知识产生的过程和获得知识的方法,使学习方式从“学会”转向“会学”,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渗透到教学中,促使3R教育向3T教育转变,使教师教育观念从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向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究知识、自我建构知识体系。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也加强了学习者记忆、思维、观察、想像、动手、表达、创造等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