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阜康市第一小学舒继红
著名学者袁振国指出:“学校是一个文化场所,但是文化场所并不一定有文化。学校自身不会自动生成文化,它需要校长带领大家有意识地建设。”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创造的,一所理想的有特色的学校因为拥有了它,会成为有魅力的强校,可以这么认为,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综合竞争力的表现。在新课程逐步实施的背景下,能否建设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已成为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以人文本,营造校园文化,对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下就肤浅地谈一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美化校园环境,营造校园文化。
学校是文化单位,承担着继承人类精髓的高尚使命。因此学校必须将营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生活氛围作为第一要务。我们相信,优良的校园环境能熏陶人,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思想意识、精神风貌、心理氛围、思维方式等方面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现实操作中,我们要注重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及教师的行为方式去影响学生,注重对学生思想意识的渗透。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创建过程中,无论是环保工作,知识化的校园环境建设,还是养成教育,都要渗透一种意识和理念。只有把校园文化内化为一种意识和理念,才会形成内聚力和向心力,成为一种主流、共同的价值取向。
我们应牢记这样一句话:当环境保护成了人人积极参与的行为和时尚,绿色也就渗进了我们的文化和文明。美化环境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学校要尽可能为学生建设舒适、健康和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校园空间植树、栽花、种草,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单位”。无论是教室、阅览室、实验室、室外阅读场还是图书馆,都要在“整”、“洁”、“静”、“雅”四个字上下功夫。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他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