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内容源自jsfw8幼儿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是学校素质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研究的新课题。当前在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蓬勃开展,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但对学校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还有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探讨、解决,否则学校方兴未艾的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深入开展下去并取得真正实效。
1 目标: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含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生理素质主要取决于先天遗传和后天主长发育的条件;科学文化素质主要靠学校文化科学教育(智育)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主要是学校德育和社会教化的任务。心理素质作为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呢?结合我国教育的实情,在当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即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而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是其心理健康的内在根本条件。健全心理素质主要是指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符合年龄特征,心理素质结构与心理素质功能相匹配,同时。动理素质系统具有开放发展性特征。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就是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各成分都得到健全健康的发展,使其形成正常的智能、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由于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心理健康教育更不例外,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生个体和群体,甚至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形式或任务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标的具体操作上又是有差异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不能简单照搬根本目标,而应在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根本目标的统摄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育目标,这是实现根本目标的基本要求。
2原则:活动性、情境性、主体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与达成。活动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是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遵循的主要教育原则。
活动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活动,促进主体将内外活动协调整合,进而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活动是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成功实施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外部的行为操作、感性的实践活动,它表现为人的行为系列和行为模型,而不是单一的具体的行为动作。二是内部的心智操作活动,主要体现在对自己的认知,对一些心理和行为情境的体验与反思,对一些心理事件和心理现象的领悟等。心理健康教育中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的前提,而且是区别于学科教学的主要特征。
情境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创设互动式情境,以激活或唤醒学生心理活动,诱发行动愿望,使其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心理环境中得到培养和锻炼。情境具有移情与感染作用,各种形式的情境能够以自然、直观、形象等特点吸引学生感受事物,获得体验。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认知矛盾与冲突,领悟事物或人生真谛。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情境作用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创设或利用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活动,领悟主题,对活动真实的感受与情感体验;二是通过提供真实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达到入境入情。情境创设尤其是互动式情境的创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特色。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认识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学生是自己心理素质发展的主体,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必须作用于主体才能产生效果;培养其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它更强调平等、尊重的原则,它不能用强制手段去逼迫学生,它要求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发展潜能,发挥个体的主体作用,保证各种教育措施产生整合效应。因此在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心理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
3内容:认知、个性、能力
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学生心理素质健全与否是以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完善程度为指标的,因此确定和选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从完善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结构出发,根据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现有发展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主要包括如下基本心理素质:
认知品质培养。认知品质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基本维,从实证研究结果看,认知品质的教育内容包括:监控性、表现力、深刻性、意识性、目的性、开放性、精致性、应变力和好奇性等主要认知品质的培养。学校对学生认知品质的培养也应从这些因素出发确定教育内容。
个性品质培养。个性品质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核心部分,从实证研究结果看,个性品质主要包括:进取心、乐观倾向、成就动机、自制、自我统合、责任感、情绪调控、坚韧性、独立性和自信心等因素。学校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也应从这些因素出发,确定教育内容和策略。
适应能力培养。适应能力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认知品质和个性品质在行为中的综合表现。从实证研究结果看,适应能力主要包括:社会环境适应、职业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适应、应激情境适应和生理适应等。学校对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也应从这些因素出发,确定教育内容和策略。
4 模式:学生—家庭—学校—社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体现某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和目标定向,促进其功能发挥的操作思路或范型。从学科划分,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可以分为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育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等。在信息时代,由于刺激源的丰富多彩,学生心理问题日趋复杂,以某一学科理论为依据的单一模式很难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经过理论探索和实验验证,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模式不应是单一的模式,而应是一个模式系统。
从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出发,针对全面心理素质培养,可以把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概括为整合模式。整合模式是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出发,构建出适合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要求的基本模式。整合是指多方面的整合,如“学生—家庭—学校—社区”的整合;“生理—心理—个体经验”的整合;“专题训练—学科渗透—咨询辅导”的整合。模式的基本内涵包括:以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为基本目标;遵循积极适应与主动发展两条基本原则;综合运用专题训练、学科渗透、咨询辅导等基本教育途径;有效发挥学生、学校、家庭、社区等基本教育要素的作用;着眼于“自我认知——晓理动情——行为导向——反思内化——形成品质”等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内部过程的基本环节;重点突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智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和创造性发展等方面的基本内容。该模式能综合个学科模式的优点,克服单一模式的不足,明确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提出了具有普遍适用的两条原则,并对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要素、环节及内容作了较清晰的规定。
5 途径:专题训练、学科渗透
根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的要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心理素质专题训练、心理咨询辅导和
心理素质专题训练(培养)。心理素质专题训练过程一般由“判断鉴别——训练策略——反思体验”三个彼此衔接的基本环节构成。
判断鉴别。判断鉴别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检测和评估,让学生了解自己某方面心理素质发展的现状,自己是否具有该方面健全的心理素质,以此引起学生的认同感或缺失感,唤起情感共鸣或震撼,激活心理能量,思考问题根源,进而体会、感受该种心理素质对自己学习、生活、交往及成长的意义,激发接受训练的积极动机。判断鉴别强调情境化、生活化,即鉴别一定要把学生置于具体、生动的情境之中,鉴别的内容一定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
策略训练。策略训练就是针对该课主题和在判断鉴别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若干解决该问题的具体而有效的方法和技巧,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和操作活动来感受、理解,进而选择。
反思体验。反思体验就是对训练中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行为变化、活动过程及效果等进行反思、强化、内化。强化训练效果,促进自我认知与评价。反思环节一定要强调“三自”,即自觉、自发、自控。其目的是对训练过程、方式进行反思,将训练中掌握的方法、步骤延伸到类似的其他情境;对训练结果进行总结。反思体验内容以训练目标、内容为依据,考察训练目标的达成度。在形式上主要有(1)针对问题,前后对比,发现变化,增强信心;(2)设计情境,实际操作,发现问题,掌握策略;(3)分析案例,由此及彼,归纳总结,促进迁移;(4)言语暗示,箴言提醒,自我感悟,形成观念。
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一种心理上的助人活动,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需要的心理上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处理他所面临的问题局面,发展其未能充分利用的潜能与机遇,进而获得自助的能力与意愿,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自身的心理健康,以便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心理辅导的最简单的定义是“助人自助”。心理辅导虽然也包括职业辅导等方面的内容,其含义比心理健康教育更为宽泛,但目前我国各级学校开展心理辅导的起因与工作重点却是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可以说,心理辅导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但心理辅导毕竟只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其目标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管理自己;认识、掌握周围环境,同环境保持适应,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问题,应付危机、摆脱困难,并增强应对环境与压力的能力和勇气;使学生能去除特殊症状、改善行为、化解负向的或冲突的思想与情感;指导学生自主抉择,承担起对社会和个人的责任;鼓励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寻求生活意义,认清自己内在潜力与资源,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使其能过健康的、有意义的、充实的生活。
学科教学渗透。学科渗透是指教师在进行常规的学科教学时,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完善各种心理品质,特别是诸如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等方面。
心理素质作为个体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素质,绝不是通过一门课程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它需要借助各个学科、各个教师的协调配合。学校中如果只有个别教师赞同并注重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而其余的教师对此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很难开展起来。各科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巨大而重要的,只有教师全员参与,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才能保证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以学科渗透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学生在进行具体知识的学习时,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和点化。并且,目前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已相对成型,单独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有较大的难度,且具有“人为”的痕迹,而学科渗透的形式则在不增加人力、物力及时间的条件下实现目标,符合经济、实用的要求。
6策略:和谐互动、体验内化
教育策略是实施教育目标的具体优化方式。教师要将教育目标付诸实施需要制定或选择一系列的教育策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应采取以下策略:
和谐互动策略。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整体优化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营造和谐互动的气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和谐互动策略,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手:(1)营造和谐课堂气氛。其操作要点是:教师以尊重、平等、爱与关怀的态度对待学生,无条件接纳学生;教师实行民主领导和民主管理:激发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多向交往与合作学习策略。既然心理健康教育不把知识传授作为首要教育目标,那么,教师完全可以放下“担心学生学不到知识”的思想包袱,精心研究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改变传统课堂中师生单向、双向交往的狭隘和低效局面,实现师生之间全通道的多向交往。实现多向交往的关键在于,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和难易程度要适合全体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师生共处于一种心理期待和认同的情境之中。采用分组教学、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实现师生间多向交往的有效办法。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有:游戏竞赛法、成绩分阵法、切块拼接法、小组探索法和共同学习法。
行为改变策略。行为矫正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帮助学生更新认识、端正态度、调节情绪和调整行为方式方法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必然要借助心理学中涉及行为塑造或行为矫正的方法和技术,实施行为改变策略。这一策略主要包含三方面的技术。(1)学生自我管理。教师控制学生行为的总方向,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实现行为改变目标。具体方法包括示范、督促、强化和指导。主要步骤是:教给学生改变行为的原则、方式、方法和技巧;学生制定、实施和修改自我管理的计划。(2)行为练习。学生通过实际练习掌握行为改变的方法。实施步骤是:交代行为训练的目的、环节和要求;控制练习时间,提供技术指导;提供独自练习的机会。(3)矫正不良行为。教师引导学生认清不良行为的危害,分析引发不良行为的具体因素(刺激源),提示、指导不良行为的改善措施,学生制定合理的矫正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作出调整和修改。实施本策略应以强化理论为指导,分别对不良行为和正确行为给予恰当的正强化或负强化,同时把它们与行为塑造技术结合起来。
体验内化策略。研究表明,体验内化在学生心理素质形成过程中起关键、定向的作用。当前在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行为训练、轻体验内化”的倾向。有些训练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由于忽视学生对训练内容和策略的体验与内化环节,致使训练效果不佳。本策略的内涵是在学生积极参与训练活动和了解、接受训练策略的基础上强调对内容和策略等的反思体验的过程,保证内化的效果。在实施本策略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操作要点:(1)视体验为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环节。它是训练策略传授与练习迁移的发生和巩固的环节,是实现从教师“言传”到学生“意会”的顺利过渡。(2)强调心理素质教育中的体验应是学生的积极主动的体验,避免消极被动的体验。(3)明确体验活动的外部行为与内部过程之间的关系,通过布置适量的外部操作任务或提出恰到好处的问题把握学生感受、体验与反思的方向,借助外部活动促进、深化内部体验。
合理监控策略。合理监控策略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完成既定的训练任务而对训练的全过程积极、适度、主动地进行计划、检查、反馈、评价、调节和控制所作出的教育谋划。心理素质教育的合理监控策略,突出地体现在教师对训练活动进行设计和开展的“三导”技术上,即编导、引导与开导技术。
7师资:亟需专业化培训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新途径,它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但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革单调的教学形式,合理科学地安排教育内容,而且要求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就目前而言,广大学科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还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如何才能把握好这种教育形式,当前亟需专业化培训和有指导的教育实践。
通过专业化培训和有指导的教育实践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基本达到:(1)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找到目标——内容——策略三者适当的切合点。(2)具备营造和谐的、具有情趣的、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良好的教育氛围的教育能力。(3)在教育中能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活动中,既掌握有关的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又能有所反思体验和内化,逐渐形成各方面健康的心理品质。
8关系:不是其他学科教育的补充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素质教育形式的关系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而且有必要明确的问题。从总体上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同学校其他教育形式(如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都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人们对德智体美各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关系比较清楚,而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的认识远未到位。学生生理素质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体育完成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来完成的,心理素质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完成。可见,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教育处于平等地位,不是其他学科教育的补充和辅助手段。但由于长期以来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立地位,在不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尚没有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素质的作用看,学生心理素质既是其他素质形成、发展的基础又是衡量其发展水平的标志,即是说心理素质在学生素质发展中起基础、中介和标志作用,对此的重要性很多学校或教育者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9评价:目标达成及学生接受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一种类型,同样需要教育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既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评价,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其结果无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评价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施或者完成情况:
目标达成情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一种类型,同样遵循教育评价的基本规律。在教育评价中,教育目标是教育评价的起点和评价标准,整个评价活动实际上是对教育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判断。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或者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时所确定的目标既是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起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基本标准,即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达成情况是整个评价的基础。
效率的高低。作为一项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相同的投入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就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效率问题。所谓教育效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与所付出的物质代价和精神代价的比例。
学生的接受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或者活动来完成,它与其他文化知识的教学不同,在教学或者活动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情感体验或者认知内化的行为,因此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www.xueke8.com)要能够适应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能够为他们所接受,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个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过程应该包括:确定评价的目标是什么、确定评价指标与项目表、选择评价方法、挑选评价人员、实施评价计划、分析评价资料、做出评价报告和评价资料的运用等环节。
10管理:归属、人员、规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新领域,在管理上目前还比较混乱。表现在一是管理的归属比较混乱。如在大学有的由德育室管理、有的由学生处管理、有的由校团委管理;在中小学有的由研科室管理、有的由教导处管理、有的由政教处管理。二是管理人员不确定。一些学校名义上也有领导负责、专人管理,但实际上这只是停留在文字上的“管理”,面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问题时,则无人具体负责。三是缺乏相应规章制度。和学校其他教育活动相比,迄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上述管理问题如不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很难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难以达成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全发展之目标。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更多内容源自jsfw8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