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年级班主任来说,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工作的重点。初入校门的小朋友,自控能力差,习惯形成的反复性强。我从一点一滴,一事一物着手,落实好“勤”、“细”、“严”。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小学时一个全新的环境,一切都是陌生的。而小学生活中的种种规范和要求对于他们来说更是难以适应的。他们往往表现为活泼好动、自由散漫,自我约束能力极差,并因此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加上我们新教师到岗比较晚,孩子刚开学的入学教育我没有给孩子们上,就匆忙上课,这因此,刚开始上课的前几个礼拜,帮助他们及早适应小学生活成了当务之急。因此,我结合班级实际,主要开展了以下的几点工作。
1.住进教室,见缝插针进行教育。
刚带班的一个月,的确相当辛苦。每天除了吃饭,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班中。从安排早操队伍,安排值日表,从坐姿、站姿、排队、训练口令等细小的事情一一做起。特别是值日,我本人对于教室的干净整洁要求比较高,从安排值日表开始。我就将任务下发到每一个人,每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工作内容,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比较适用,也也大大减少了忘值、逃值的现象。在上学期,几乎每一天我都在旁边指导孩子值日,甚至我还请动了家长,请轮到值日的学生家长一起来,目的不在于帮助孩子值日,而是在旁指导,因为家长代值只是一时,学会的才是自己的本领。
孩子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慢慢学会。现在也开始有模有样了。到上个学期期中的时候,我开始任命几个学生为每天的值日班长,减少我的负担,由他们一个一个检查,以大队部的标准甚至高出标准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当然,光靠值日班长一人的能力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全班孩子的共同维护。因此,我们在班会课上商讨得出,划分区域,哪怕今天不是你值日,只要你在教室里学习一天,你就有义务管好自己周边的卫生情况。而这一点,我准备在本学期重点强化的。每天早上,我发现不少班级的孩子都在做卫生,而占用了孩子的早读时间,在我们班,我要求每个孩子进教室时把自己座位周边的垃圾捡好,值日生不用大张旗鼓扫地了,只需倒下垃圾。
不少老师会说,孩子们能这样自觉吗?这就需要老师的监督了。我每天早自修进教室,总习惯性会绕教室走2圈,只要一发现谁的周边有垃圾,就会严肃批评。慢慢孩子也习惯了。有时候,我们总说孩子不懂,还小,实质上是我们低估了孩子的接受能力。在上周末的班主任培训中,陈宇老师告诉我们:每一个班级都存在这样的比例:“2:7::1”,2指的是一部分学生你不用管,他自己能学好,7指的一部分学生需要老师强调才能改掉习惯,1指的是一部分孩子无论老师怎样说教都是无效的。而让我们生气的往往是那10%的学生,但是我们能说我为了这部分学生就放弃教育了吗?当然不行,我们需要用教育改变那70%,然后用90%的班级力量,驱使孩子改变。陶行知教授曾告诉我们:孩子们最好的先生,不是你,不是我,而是孩子群中进步最快的。所以,我们只要为孩子营造出了一个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孩子的改变是迟早的事,所以合理看待孩子的反复性,尽自己能力帮助他们舍弃坏习惯,养成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