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触动灵魂
——史铁生《合欢树》备课杂记
刘向军
1984年,史铁生33岁。 当年十一月,作成《相思树》。 他的话比他的年龄还要成熟,是充满灵魂汁液的话语。
“合欢树”,史铁生是怎么起这个名字的?
且不说文章的前六段——占全文一半——根本就没有提到“合欢树”。 事实上,当时史铁生的窗外并没有合欢树,虽然就文章的后六段而言。 也就是说,相思树只是在街坊邻里的口中,在史铁生的记忆中,在初生的孩子眼里——“初来乍到的女儿”并不认识这棵树。 ,也没有和史铁生见过面。
【知青时代的史铁生】
那么该怎么办? 你能把标题“相思树”改成别的吗?
换成“我爸”? 换成《思父》? 换成《我的文学梦》? 换成“草长成树”? 改成“轮椅上的故事”? 换成“永恒的父爱”? 换成“母子情”? 换成“命运”?
为什么你认为改标题很难? “相思树”这个书名有什么好?
史铁生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想必也曾犹豫过吧?
“你妈妈种的那棵相思树,去年开花了!” 邻居的话让“我的心都颤抖了”。 或许就在那一刻,“合欢树”这个生动的比喻以妻子鲜活的形象像触电一样激活了史铁生的所有情绪,牢牢地充斥了史铁生的整个灵魂。 《合欢树》是树与人的融合,生与死的呼应,虚与实的统一,寓言与直白的交织。 虽然,如果史铁生的父亲种了一棵泡桐树、一棵柳树、一棵无花果树,就会像归有光笔下的那棵“亭亭玉立”的樱花树一样感恩父亲8字短句,引起作者和读者的注意。 变物变人的无限感叹。
【史铁生夫妇】
由于前6段与标题“相思树”没有直接关系,是否可以全部删除? 这几段是多余的吗? 对比前6个板块和后6个板块,哪个蓝筹股更重要?
其实前6段是不能删的。 它与“合欢树”虽无直接关系,却有着重要的间接关系。 前六段写父亲对孩子的“爱”,后六段写母亲对女儿的“思”。 没有前6段,后文的“合欢”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意义; 没有最后6段,前文的铺垫就失去了发酵的韵味。 前6段和后6段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就是厚土小树的关系。 如果只有前6段——其实就是前4段,基本就是学生记叙文的文风,但是到了后6段之后,全文的境界突然变了,很丰满,很细腻,而且很黑。
【合欢花】
前四段的结构线索是什么? 事实上,它不是金合欢树。 史铁生是如何把这四个自然部分雕刻在一起的呢?
- 时间。 写作。 父爱。
第一段史铁生写他10岁时的写作。 那时,史铁生身体健康,性格开朗,“作文比赛得了第一名”; 那时,女儿“还小”、“好看”,她急着告诉孩子“小时候作文更棒”。 我的骄傲,我被父亲疏远后的享受,我掩饰自己的享受,故意冷笑“给她添麻烦”; 小女儿急于在儿子面前表白,大展儿女才华,小女儿急于向女儿解释,小女儿被父亲的戏弄“气”了:虽然这段话更像是一段随手写,是真正的闲文——母不败父兴,母不生母气。 然而,在这充满生活情趣的表情中,我们看到了文采的传承,看到了史铁生的写作天赋,看到了老天爷悄悄为史铁生打开的活窗——写作。
第二段史铁生写他20岁以后的写作和妻子为他治病。 疾病,一场突如其来的病,将史铁生永远囚禁在轮椅上,也将女儿永远束缚在轮椅旁。 史铁生对自己的病痛绝望了,他不断努力打开写作之窗,寻求希望; 虽然他的母亲并没有对他父亲的病感到绝望——但母亲总是比父亲更坚持。 “再试一次,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这是苦母的苦心。 史铁生的女儿说这话的语气和表情应该是怎样的? 温柔的催促? 耐心说服? 小心? 一次又一次的哀求? 谦逊的?
因为给我妈治病,我爸差点害死我爸——“我的裤裆被熏成了火伤”。 对于截瘫患者来说,血液循环不好,烧伤是致命的。 女儿“数月惶惶,昼夜守我”。 ——当一个健康的读者读到这样的文字时,他其实能在想象中感受到父母的心血,却又怎么能体会到,在中韩与死神的抗争中,每一分每一秒,父母努力救孩子? 父亲一生的折磨。 “还好伤口愈合了,不然她早就疯了。” ——这是十多年后的1984年,史铁生写这篇文章时,对父爱的感悟。是啊,要是史铁生被烧烂了,他老婆早就疯了。
【史铁生与父亲】
有一个事实值得深思:无论是1984年创作颇有成就、颇有名气的1984年,还是1990年母亲病逝的1990年,史铁生的作品中几乎都没有提到过自己的女儿。 直到今天,网上几乎没有关于史铁生母亲的信息,尽管他的母亲仍然主要在南京林业大学工作,养家糊口,一直陪在史铁生身边。 ——母爱真伟大,高大如树,巍峨如山,母爱只能淡出父爱的影子,难怪史铁生。
第三段史铁生写了自己20多岁后的写作和妻子对他写作的支持。 “你小时候的作业不是拿过第一名吗?” 此时,父亲的话对史铁生来说是无限急切的鼓励,而不是孩子10岁时获奖时对母亲无意的“打击”——母亲早就看到了,送给了史铁生。 孩子借书,推女儿看电影。 这是治好女儿病最好的方法。 写作是孩子活下去的希望和力量。 父亲或许不期望女儿通过写作成名成家,但一定期望女儿通过写作找到生活的乐趣,通过写作增强生活的勇气。 从写作意境来看,父亲的这句话将首段与本段自然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第四段史铁生写他30岁以后的写作成就和儿子的去世。
第四段只有两句,不到两行。 为什么它有令读者惊叹的力量?
其中,有一个安静的对比:史铁生以文字出身,其父因父亲积劳成疾而病逝; 史铁生靠写作获奖为儿子争光,而死去的父亲不会知道,也无法分享这份最终的荣耀,应该属于她。
“三十岁那年,我的第一部小说发表了,但我的妻子已经不在人世了。”——这句话中的“但是”二字,仿佛隐藏着一道巨大的阴阳屏障,将史铁生留在了阴间。 与妻子死于阳间,冷冷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几年后,我的另一部小说幸运地获奖了,而我父亲已经离开我整整六年了。”——这句话中的“全”字,就像是两根冰冷的铅块叠加起来的令人窒息,令人发指,深深地感叹着读者的心。 “满”字不能没有,少了一个字也不好。 对史铁生来说,就是一颗颗铅珠,一颗颗的打在他的胸膛上。
至此,文章才能戛然而止。 前四段单独写,标题就叫《我的父亲》,是一部佳作; 甚至,在我看来,这似乎比这个长度的《合欢树》更自然、简单、流畅。
【美丽的合欢树】
第五段和第六段完全是为了文字的过渡,从而引出下面的金合欢树。
于是就有了第七段和第八段的叙述——这两段围绕金合欢树的故事,都发生在第四段史铁生“三十岁”之前。 “合欢树”被当成“含羞草”带回来,种在花盆里养着。 后来,这棵相思树被移走,种在窗外。 那些事就跟妈妈给我找药治病,给我借书,催我读书一样。 电影是同时发生的事件。 而且,史铁生在这里采取了一种剥离沉淀的写作方法——他把治病、写作和砍树分开,先专心写作,让父母治病,让母亲支持他写作。 树木生长的“养分”。 这是史铁生的文笔巧思,还是史铁生故意写的斧头标记? 读者不妨做自己的思考。
至于第7段,中间有没有刻意的破绽?
“妈妈去世后,我们就搬家了,我很少回父母住的院子里。” ——“很少?很少回去是什么意思?” 史铁生10岁时就问父亲。 如果是这样,我们也可以这样问史铁生。 史铁生虽然在父亲去世后才回到原来的院子里一次,可他不曾看过父亲在世时窗外那棵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的洋槐树吗? 像史铁生一样敏感,像史铁生一样思念父爱,其实,你会注意到母亲像孩子一样呵护成长的相思树。 而且,史铁生写合欢树的时候,也不是随便写的——或者说不是自然写的,而是从老邻居口中写的:“去院子里看看,是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明年开花!”
【史铁生与母亲陈希米】
问题又来了:史铁生既然知道合欢树开花了,为什么不去院子里看看呢?
“我的心在颤抖,我仍然认为手推车进出太难了。” ——这是史铁生在文中对街坊邻居的解释。 “手推车出入太难”,这只是表面上的说辞,而史铁生的“什么院子都不愿意去”,这才是症结所在。 因为树,窗户感恩父亲8字短句,院子,那里的一切都有他父亲的影子,见事思人,哪里是史铁生不能承受的思念之痛,哪里是史铁生可以承受的地方”动摇他的心”。 “抖”字能不能换成“紧”字? 是不是应该换成“拉”字? 换成“申”字? 换成“颤抖”这个词? 不,没有“震动”二字这样的影响。 “抖”的不仅仅是肾、心、意,而是史铁生的整个身心。
【地坛景区内的史铁生】
问题更甚:史铁生自己“不愿意去那个院子”,为什么要刻意——是的,刻意——写出他出生后“不哭不闹,只盯着自己的眼睛” ” 看着阳台上的树荫“小儿子呢?删掉第7段,第9段,最后一段,一共三个关于无名小姑娘的表情,可以吗?”
那种不知名的小女孩——小女婴——当然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但同时又是神奇的、神秘的、神奇的、虚幻的、象征性的。
小女婴头上有三怪:一怪在出生地,就在史铁生和他妈妈住的院子里; 二是性别,就像史铁生是女人一样。 就像,“我不哭不闹,我只是盯着阳台上的树荫”。 说到这里,史铁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写下了那个“只是盯着”树荫下的小女婴,而史铁生也借此创造或传达了一个独特的意义:汇聚的相思树凝聚着父亲浓浓的爱意,那棵凝聚了他对妻子无限思念的合欢树,其实充满了爱的磁场,那种处在爱的磁场中,享受着爱的祝福的小女婴,只是像自己最初躺在丈夫慈爱的怀抱里。
如果从文章中提取关于小女孩的表情,完全不会影响文章的完整性。 但是这篇文章也失去了今天一些人所说的“神秘主义”和一些人所说的“理性主义”。 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史铁生对自己心灵的一种解脱:我不敢去院子里看那棵合欢树,却有那个小姑娘守护着母爱我的那棵合欢树; 我不能去院子里看那棵合欢树,却有那个小姑娘,替她感恩地陪着那棵合欢树; 而父亲亲手栽下的那棵相思树,将永远在史铁生的灵魂深处茁壮成长。
【病床上的史铁生】
第9段开头:“与其在街上闲逛,不如去看看那棵树。” 这句话结束了第7、8段的叙述,与第6段“独自在街上闲逛”相呼应,于是第6、7、8、9段紧紧地交织在一起。
这一次,史铁生是铁了心要看看父亲种在院子里的那棵相思树,可为什么他来了就不愿意让人看一眼背后的这棵相思树呢?
本来,史铁生“不愿意去那个院子”,尽管他自己坐着轮椅可以到那儿; 现在,史铁生决定“去看那棵树”,走廊已经窄得轮椅进不去。 于是,史铁生写道:“所以,我看不下去了,背地里请人看,也不是不可以。” 看着院子里的那棵相思树,尽管他托邻居抬他到病房去见他父亲临死前的最后一面。 史铁生不是不喜欢看这棵合欢树,他只是不想让别人背着他,陪他去看。 他“后悔这三年没有亲自进去看看”。 ——“我自己”,这两个字是重点,也是答案。
【史铁生张海迪病重照】
第11段,也就是全文的倒数第二段,不到40字,却分三句来描写。 合成一个更简洁的短语不是更好吗? 如果文章到此结束不是更好吗?
“我开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也不急着回去,人有时候就是想一个人静一静,感悟也可以好好享受。”——十一全文段落。
这段话可以更简洁地描述为:“我坐车回去,独自享受悲伤。” 这样说的话,虽然意思是有了,但是声调就完全变了,韵律也没有了。
“我开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也不急着回去。” ——这句话顿时拖慢了叙事的节奏,这正是史铁生无限惆怅和悲伤的心情所在。 “慢慢”二字是重点,哪怕只是删去这两个字,文风也会变得仓促。 “慢慢走”,那是史铁生不动摇的行走,是史铁生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自己在哪里、心在哪里的行走。
“有时候人们只想一个人呆一会儿。” - 这句话是对上一句的解释,也是下一句的起因。 史铁生也把它单独成句,但让“独”与“静”互为表里,“独”即有“静”,“静”即有“独”。 《独静》是真静,也是心真不静; 真的是单身,真的是不孤单,带着父亲的灵魂。
“悲伤也可以是享受。”——最后一句只有六个字,如此简单又矛盾,史铁生任其单独成句,一句话也没说。 正因为是一个独立的句子,所以,虽然是一个句子,但行文依旧舒缓、从容。 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这是史铁生竭力写出的人生真谛,这是史铁生自己创造的人生格言。 在这里,史铁生没有给这句话加上宾语,比如“我的多愁善感也可以享受”; 史铁生也没有诗意地改变词序,如“我享受这多愁善感”。 他直接以“悲”为主语,补语是所有人; 他化“悲”为“乐”,赋予“悲”以庄严的幸福内涵。 因爱而生,因爱而死,因爱而哭,因爱而歌,因爱而喜,因爱而痛,爱的“悲”,才是最值得一个人享受的快乐与幸福。 “悲伤也可以享受。” 这就是爱在世间的宿命。
文章可以结束,史铁生却没有。 他在第12段用上面提到的那个小女孩作为最后的结论。 删除最后一段可以吗? 史铁生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这三天,儿子长大了,想起了他的童年,想起了这些摇摇欲坠的树荫,想起了他自己的父亲,然后跑去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这棵树是谁栽的,又是怎么种的它被种下了。”——这是最后一段的全部内容。
末尾的一段话,有一股天才的气息,是史铁生在写作上用心思考的体现。 有了这一段,文章的后半部分就结束了,前半部分也结束了,所以全文也就结束了。 合欢树、母、子、爱密不可分。
同样的院子,同样的相思树,同样的父爱,那个小女孩就像以前的史铁生,因为世间所有的父爱和对父爱的感恩,都具有普遍性和共性; “但是”——文章中的“但是”改变了文意,最终落在了史铁生自己的父爱和对父爱的向往上——“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它是怎样长成的”种植。” 这一切只有史铁生自己知道,而这一切对史铁生来说,是最惊人最深情的父意。就这样,真正的感伤之美是个体化的,很难完全传达。史铁生其实是知道的对此,唯有品鉴他的文字,才能触及他文字的灵魂。
再说几句。 网络上,不少史铁生的《相思树》都用但丁的话作为题词——“世界上有一种最美妙的声音,那就是父亲的呼唤”。 史铁生在原文中用的是这个铭文吗? 这个标题加得好吗?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很明确:没有。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也应该很明确:没有。 道理也很清楚:像史铁生这样一流的散文家,像《相思树》这样独特优美的英文作品,何必用但丁的名言来影响自己的和谐。 而且,但丁的话其实是一把评价《相思树》的金钥匙。
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因病英年早逝——仅剩4天,他就60岁了。
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2018年就将正式过去,史铁生离世已经8年了。
【史铁生笑得灿烂】
院子里的相思树长得不错吧? 当年的小丫头现在都二十多岁了,那棵合欢树他应该不止去过一次吧?
而在我的世界里(事实上,在所有读过《相思树》的人的世界里),《相思树》已经以一个新的隐喻——母爱的隐喻——在我的世界里摇曳。
201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