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来源学科吧教育随笔:活动需要配合默契
在晨间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游戏,我让他们玩“手拉车”,这个游戏需要孩子们两两合作。在示范讲解后,我把一部分比较顽皮、规则意识差的幼儿指定了搭档,以便有“小老师”帮助管理;对其他孩子,就由他们自己自由组和,开始孩子们很高兴,玩得也起劲,很快问题就出现了:负责拉车的小朋友个头小,有点支撑不了了。因个头、力气上悬殊较大而无法配合默契,开始争执,而有我指定的哪些组也配合的也并非像我想的那样顺利,俩个孩子说不到一块儿就闹别扭
玩得一点也不开心。
我立刻意识到先前的分组不妥,我原以为自己想得周到,安排的也很合理,既照顾了大多数孩子自由组合玩游戏的意愿,有关注到了个别调皮的孩子,然而那只是我的主观想法,忽略了玩伴之间的身体条件是否相当时这次游戏能否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于是,我重新把孩子们召集起来,先让他们谈谈有什么困难和感受,在请几个玩得协调的小组作示范,在引导幼儿讨论。孩子们通过观察讨论后认为应当找高矮、胖瘦差不多的小朋友作搭档。接着,我又趁热打铁,鼓励孩子按自己的办法重新找玩伴。这一次孩子们互相找同伴比一比,试一试,最后都找到了自己的最好玩伴。在游戏中,他们配合默契,玩得愉快而轻松。
尤其在组织幼儿游戏前,我不仅要了解孩子的特点,还要了解游戏活动的需要,这样才能作出更有效的引导,使游戏顺利开展。文章
来源学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