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来源学科吧课
件教育随笔:不要急于给孩子贴标签
记得在小班的时候,孩子的年龄基本上都在3岁半。我们班有个男孩子,语言发展状况一直都很出色,不管是平时上课时老师提问他,还是教一些东西他都学得很快,反应的很快,平时他和老师聊天也能很流利地组织语言回答老师,这是相当一部分孩子办不到的,他们也许很想和你聊天,但都是一些片段的词语,无法组成句子,所以我一直很关注他,我觉得这个孩子现在发展的这么优秀,一定跟他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关系,他父母一定很注重孩子的教育。一天我替主班老师整理家园联系档案时,发现这个小男孩的爸爸是大学教授,妈妈是高中老师,原来真的跟家里父母的文化教育程度有关系。当然单凭这点我肯定不能立马下结论,我平时和她聊天时就成问过他:你放学回家以后爸爸妈妈陪不陪你一块学习啊?他告诉我说学。学问老师也说他爸爸妈妈每天都会帮孩子复习当天学的内容。所以我对这个孩子的印象一直很好。
直到有一天,我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一天,他和另外一个小男生在一起玩,两个人因为想要同一本绘本发生了争执。这个口齿伶俐的小男生急了,用牙齿咬住了另一个小男生的手指,于是那个被咬的自然大哭了起来,老师赶紧跑过去把他俩拉开,发现牙印特别深,差点到了出血的程度,太吓人了。这个孩子一想表现很好的,怎么会有这种举动,我脑子里马上浮现了“攻击性行为”这个词,我想孩子的任何行为都能从家庭教育找到渊源,可是他的父母都是很懂教育的人,而且为人举止都很好啊?没理由会让孩子有这些行为,而且我听保育员老师说这个孩子咬过别人很多次,一不高兴就爱咬别人,并且我们已经告诉他父母很多次了,可是依然没有改进,所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于是我查阅了大量资料才明白:托班的年纪比较小,入园前人际交往方面的经验仅仅处于和家人相处的模式中,没有经历过集体生活的他们并没有太多和同伴相处的经验。因此,在面对与同伴产生矛盾的时候,他们的语言能力缺乏,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出现一些类似攻击性行为的做法,其实,并没我们想的那么严重,不过是他在发泄自己的不满,不要急于判定孩子的一些行为,将孩子身上贴上我们“大题小作”的标签。遇到这种事情要正确引导幼儿,告诉他们“······咬人”是不对的,或者你不会解决,可以找老师来帮助你。有很多种解决的方式,但是不能伤害别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很多时候,相同的行为,在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各不相同的。作为父母和老师,最好是先观察孩子,看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再根据不同的原因来对症下药,效果就会好很多。相处久了,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叫浩浩,老师都知道浩浩有个特点,就是做他喜欢的事情,就非常专注,超过一般的孩子。这是好事,但是另一方面,有时候这个特点会“坏事”。比方说,他在做自己喜欢的一件事,但是接下来,该做别的活动了。那么,他就显得“不听话”了,常常会不听老师的话,坚持做自己的事情。虽然是幼儿园,但是也是有一定的活动规则的,老师会指挥从一样活动转移到另一样活动。而且,以后上小学了,这个问题会更显得突出。你不能因为喜欢音乐课而非不要上下一堂课。我很担心以后他入学了,会显得不听老师的话,从一堂课转到另一堂课会比较困难。而那个时候学生也多,老师一定不会喜欢这种影响大家正常活动的学生。
那么,怎么办?浩浩的老师很好,没有给孩子贴一个“不听话”或者“不合作”的标签,而是仔细观察,并且找到他“不合作”的行为背后的原因。根据这个特定的原因,她想了一些小办法,比如,这个活动,让浩浩当老师的小助手,让浩浩转移对上一个活动的兴趣,积极来参与老师所要求的活动。经过一段时间,他就慢慢接受了,原来在学校,不能完全依着自己的兴趣来,每一项活动都是有时间限制的。经过老师这样的训练,他以后正式入学,适应地会比较顺利一点。
所以说,我们不能够随便给孩子贴标签。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你可以从这个角度看他,他是这样的;你也可以从那个角度看他,原来他是那样的。以不同的角度看孩子,就会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如果我们能够以尊重孩子的角度来观察他们、理解他们,尽可能了解孩子行为背后得原因,以适合孩子本身的方法来教育他,才能使其更好地成长。文章
来源学科吧课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