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教学心得 内容页

教育随笔-噪音启示

文章
来源学科吧教育随笔:噪音的启示
人们都说,幼儿教师是美丽的,特别是讲话的声音肯定是特别的温柔。而我的声音近日却很遗憾地被孩子说成是“噪音”,这又是为什么呢?事情是这样的:
那天,我正给孩子们上着一堂科学活动课《好听的声音》。在活动中,我给孩子们听了不少美妙的声音,例如优雅的唱歌声、动听的音乐声、清脆的鸟叫声等等,让孩子们在欣赏这些声音的同时逐步感觉到好听的声音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另外为了让孩子们进行比较认识,我又给他们听了一些刺耳的声音,例如工地上的嘈杂声、尖锐的鸣笛声、孩子的尖叫声等等,让他们在比较中感受到难听的声音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损害。并借助本次教育活动引导孩子们反思自己是否是一个“噪音”制造者,并提醒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远离噪音、避免发出噪音。
活动中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都纷纷表示以后在幼儿园里做任何事情都能努力做到安静、有序,不做“噪音”制造者。可是过了没多久,仅仅一个休息的时间,孩子的本性又都露出来了。你看:魏翔和吴佳欣在扯着嗓子讲话;朱嘉杭和张恒译把自己的椅子弄得啪啪响;王阳和牛鑫垚在教室里你追我赶,还不时地哈哈大笑……原本安静的教室顿时变得一片吵闹。看到孩子这么闹腾的场面,我再也忍不住了,大声地对他们说了一句: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不知是我的“威严”震慑住了他们,还是我的“大嗓门”异常的清晰,总之教室里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可是,魏翔突然对我说:“袁老师,你这是在发出噪音了吧。”虽然轻轻的一句话,可是在这安静的环境里却非常清楚的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因此周围有不少孩子也开始附和起来“对呀,袁老师在制造噪音了。”听了孩子们这样的应答,我不禁深思了起来:为什么我的一个要求会被孩子认为我在发出噪音呢?
于是我就和孩子们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讨论,孩子们便七嘴八舌地和我辩论起来。他们认为:老师的声音太大了,就和噪音似的。特别是刚刚距离我比较近的幼儿,他们觉得我刚刚突然间的讲话下了他们一跳……听了孩子们的想法,我紧接着问了个问题:“为什么袁老师会要用这么大的声音和你们讲话呢?”“因为我们刚刚很吵。”张含钰说。“因为刚刚教室里太闹了,老师声音小了我们听不见。”邵泳茜说道。“我知道我知道,因为刚刚我们也在制造噪音,哎呀吵死了。”陈嘉豪大声地接着说。“你们说的都很对。”等孩子们说完我便说道。“其实老师首先要给小朋友们道歉,因为刚刚老师还在要求小朋友不要发出噪音,自己却违反了规则,没有做好榜样,希望以后大家可以继续监督老师。可是小朋友们休息的时候发出的声音太大了,这里在大笑、那里在大叫,再加上桌椅的碰撞声,老师就必须用比较大的声音和你们讲话了。所以,老师希望以后我们都不做噪音制造者,以后都能用轻轻的声音交流,好吗?”听了我的话,孩子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其实,大班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他们会根据日常生活中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区观察、监督甚至反驳老师的言语行为,就像这次的“噪音事件”,这又何尝不是对我起到一个警示的作用呢?《大纲》中提到: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好榜样。我想,只有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始终做到“轻声细语”,亲切地和孩子沟通交流,才能真正引导孩子成为“小绅士”“小淑女”。感谢孩子们对我的提醒,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想我会牢记不做“噪音制造者”。
文章
来源学科吧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