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科吧
教育随笔:一包鸡蛋干
班里有个小朋友拿来了一些“鸡蛋干”要和大家一起分享。鸡蛋干有独立的小包装,分享中我要求孩子们自己打开包装,不能让老师帮忙,要自己想办法打开。孩子们开心地接过鸡蛋干开始研究如何打开,有些孩子因为有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很快就打开了包装,有些孩子只见双手打不开就本能地用牙齿开始撕咬起来结果也被打开了。可个别几个孩子拿着手中的鸡蛋干没辙了,看看别的小朋友用手撕,自己尝试着却打不开,看看别的小朋友用嘴咬,自己也尝试做可还是打不开,所以只好无奈地坐在一旁。
“老师,我真的打不开。”只见嘉乐拿着他的鸡蛋干走到我面前寻求我的帮助。我看了看他说道:“老师刚才怎么说的啊!现在都是大班的小朋友了要自己学会想办法哦!老师相信嘉乐一定能行的是吧?”
嘉乐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又开始尝试自己努力去打开包装,费了好大劲他还是没能将其打开。“老师,这真地打不开来。”见他一脸无奈的样子,我接过来试了一下,的确比较难撕,凭借孩子的力量是真的很难打开。
“嗯,嘉乐的这包鸡蛋干是不好打开,那可以借助一下工具将它打开。”嘉乐听我这么一说,就开心地说到:“老师,那我就去拿把剪刀把它剪开。”我示意地点了点头。
借助工具的力量,嘉乐终于自己将包装纸打开品尝起鸡蛋干的味道来,看着他的样子是那样得开心,可以想象这包鸡蛋干的味道也是特别的好。
现在的孩子“太幸福”,大人事事都包庇代办,所以形成现在孩子的一个共性问题:自理能力差,受挫能力差。如何改善这一现象,我们成人应该懂得适时放手,多给孩子自己尝试的机会。
孩子最好的生活经验都是他们在自己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老师要学会做一个“旁观者”和适时的“引导者”而不是直接的“传授者”。有的时候成人需要故意“示弱”,给孩子更多尝试的机会。适当的言语鼓励也是显得很重要的。
文章来源学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