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科吧
教育笔记:学会恰当的奖励
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的奖励是比必不可少的,它是促进幼儿积极性、自信心的有效手段。有位教育学家曾说:“奖励是在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正确的教育是不能不用奖励的。”确实如此,奖励对于内向、孤僻的幼儿还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展示自己的信心与勇气;对于幼儿进行及时、恰到好处的奖励,能帮助他们辨别是非,了解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也能促使幼儿之间更好的相处。
但是,奖励有时候也会起到反作用。记得前段时间,我总是在活动中对表现好地孩子给予一些粘贴纸、彩色折纸纸张等一些小奖励。比如:在歌唱活动中谁唱得最好听,在美术活动中谁的绘画作品最有想象力,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谁最会举手发言等等,针对这些表现较好的孩子我都会给他们一些鼓励表扬。有时候,上午活动结束后,二三十个小奖品都奖励下去,当然,效果确实好,孩子们的积极性相当高,很多孩子也会被表现好的孩子影响。又有一次记得在歌唱活动前,我发现粘贴纸已经奖励完,我跟孩子们宣布,“今天由于粘贴纸已经用完,所以今天表现好的孩子暂时不发奖励品。”等我话音刚落,只听见孩子们发出了一声生声叹息,在接下来的歌唱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也可想而知,唱歌的积极性也没有以前那么高涨了,很多孩子都无精打采的。对于孩子们的表现我当场给予了教育,问他们为什么今天都不在状态,这时有一个孩子他撅着嘴说:“老师,刚才你说今天没有奖励品,所以我就不想唱了。”孩子的这句话,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灵,我想自己的这种做法其实歪曲了奖励的目的,而变成用荣誉和奖品来贿赂孩子,这种名为“奖励”实为“贿赂”的手段,使幼儿形成了只为了追求奖品而得不到学习的兴趣的形式。
那么如何在活动中恰如其分的使用奖励呢,我也逐步的摸索出了以下几点:
1.奖励要注重实效
要在最关键、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内进行,这时进行奖励,效果会很显著,让奖励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2.奖罚要分明
奖励和惩罚要分明,对于孩子的行为教师要认真的进行分析,做到该奖励的时候不吝啬,该批评的时候就批评。当然如果幼儿做了应该做的事,有时只需口头表扬一下就好,(比如:很棒,真厉害,不错等等)就足够了,如果乱加吹捧的表扬,有时候也会失去作用。
3.间歇的奖励
就是对幼儿连续做的好事仅仅奖励其中的几次,如果连续的奖励,孩子就会对其产生依赖性,如果奖励一旦消失,孩子自己也会失去原先的积极性,其次奖励的时间久了,孩子们对奖励也会失去兴趣。
4.精神的奖励
除了物质上的奖励当然还有精神上的奖励,比如孩子做的事情让你惊喜的时候,不一定要给他奖品,或者是抱抱她、亲亲她,让他从精神上得到满足跟愉悦,效果不会比物质奖励差。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要考虑它的可能和必要,合乎逻辑,合乎规律,还要考虑幼儿的心理特点。所以,即使是奖励,做过了头也会变成谬误,就会起到物极必反的效果。
文章来源学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