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学科吧
教育笔记:不翼而飞的糖果
案例描述:
一、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喝水、小便,这时我无意发现我桌上的糖不见了。正想着我的目光落到了悦翔那,他嘴里正嚼着我的糖。问他是不是吃了老师的糖,他点点头。当时没想太多只叫他下次不可以这样。
二、第二天,我又发现桌上的糖不见了。于是乎我想到了他,果不其然手上握着糖的包装纸。这次我告诉他别人的东西是不能随便拿的,你想要的话必须经过别人的同意,或者叫爸爸妈妈买。听了这番话人他表态说以后不敢了。
三、一次美术活动中我发现悦翔在吃糖,为了培养在活动中不能吃东西的习惯,于是我把糖收起来放在电脑桌上叫他傍晚拿走。傍晚时分,悦翔来像我拿糖,可糖不翼而飞了。正寻思着怎么回事刚刚明明还在的,怎么一转眼就不见了呢?当我努力寻找糖果,忽然眼前一亮。啊!找到了!可随即我的心情一下子从高空落到地上。我找到的是悦翔的糖果包装纸而且是在嘉艾的椅子旁,而他嘴里还正咀嚼着这种糖。
三次有拿别人东西的行为我觉得事态很严重。如果以成人的角度来说这种行为是属于“偷”可是对于一个托班的小孩,处于这种似懂非懂的年龄阶段我们能说他这种行为是“偷”吗?当然不能,非但不能说,还要慎之又慎。于是我婉转地将此事告诉了他的妈妈。而妈妈的话更让我惊讶。“每次我们到客人家去,都不用经过允许都可以自己随便拿,没人会说的。”未等我开口,悦翔妈妈随即俯下身向雯菁说了几句悄悄话。悦翔把口袋里剩余的糖还了。
在幼儿园里尤其是小年龄幼儿拿别人的东西是经常会发生,因为他们见到新奇的、喜欢的总是爱不释手。但如果该幼儿屡次都有拿别人东西的习惯我们就应该对此引起重视。
案例分析:
深究孩子出现上述行为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孩子年龄小,“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的概念尚未形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玩,好奇心强,见到新奇的、喜欢的东西总是爱不释手。加上孩子们的思维总被想象所左右,不能够清楚地区分“自己的”和“别人的”这两种概念,一不小心就会把别人的东***起来据为己有。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这种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家庭环境使孩子养成不良的行为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孩子,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如不及时引导教育,容易形成不良习惯。
以上悦翔妈妈的话说是去别人家都不用经过别人的同意可以随便拿。他们生长的这个环境中,喜欢什么随自己拿不需要别人允许人家不会说的,从而使孩子在其他公共环境中也养成了别人的东西我没有,但我想要就拿了,他的玩具好玩我喜欢,我就拿了自己独自玩……因为他认为别人也像他们一样,去别人家一样喜欢什么就可以拿,人家不会说的。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教师、父母的共同心愿。要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又不能单纯依赖学校教育,必须做到学校、家庭二者的紧密配合。尤其对于孩子,家庭育人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对悦翔的家长也进行了沟通。
针对这种“小朋友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老师也有必要及时地与家长沟通,认真总结原因,然后对症处理,想必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我的处理方法: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每个家长的文化层次、素质水平也不尽相同,一旦出现问题一定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孩子的家长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素质高、明事理的家长可以开门见山地说,并一起讨论处理的方法,对文化层次低、态度强硬的家长,委婉地讲明事情,并以商量地口气征求他们的意见。对待悦翔的处理方法是:
一、通过一番讲理,讲小故事让孩子逐渐明白了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的道理,我也及时与家长进行了沟通,通过双方的共同教育使孩子改掉了这一不良的行为。
二、通过活动中的教育。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烦恼,千万不要对孩子说“偷”这个字眼,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和“别人的”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家长的处理方法:
作为家长,如果孩子一旦有了这种不良的行为,不能大发雷霆,夸大严重性,给孩子心中留下阴影,带来心理压力,能够有耐心的教育孩子,让他们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也不能不管不问,听之任之,助长其不良行为。孩子小时的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长大都很容易铸成大错,更不能碍于面子漠然处置,使孩子认识不到自己已经做错事了。子不教父之过,长大后再出现问题则追悔莫及。
作为教师,我们也要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孩子的行为,用专业的理论研究孩子的心理,帮助孩子逐渐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孩子健康快乐、积极向上地成长!
文章来源学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