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学科吧课
件
教育笔记:学会交往,避免好心办坏事
转眼间参加教育工作已经十年有余了,在这工作期间我的幼儿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的第一届孩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不过令我感触最多的还是现在这帮孩子们,他们和我相处已经两年了,不能说特别的了解,但是每个孩子的性格以及习惯我都非常熟悉,对待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他们渐渐地懂事自己也非常开心,但他们成长的过程偶尔也会给人带来些许的烦恼。
这还是发生在上学期的一件事。这时已经有部分孩子被接走了,剩下的孩子们有的看书、有的画画、有的做手工,还有得玩玩具……和我搭班的刘老师已经下早班了,我在门口迎接着家长们的到来。突然,活动室里传来了“哇哇——”的哭声,这是谁在哭?我的职业本能促使我快步走进活动室,原来是薛思远,旁边还有几个围观的小朋友。我上前询问:“怎么啦?发生了什么事?”“张沛通欺负薛思远,薛思远就哭了。”围观的小朋友争先恐后地告诉我。我看了看,只见张沛通皱着眉低着头,还不停地摇头,看着他惊慌的样子,我意识到事情肯定不是小朋友说的那样。我没有责备他,而是蹲下来拉着张沛通的小手,和气地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薛思远在玩拼插图,插到最后几块时不会了,就在他思考时站在一边的张沛通看出了门道,伸手就准备插,这时薛思远以为张沛通去抢他的玩具,就哭起来了,整件事情真相大白。孩子们都觉得错怪了张沛通,薛思远也笑了,伸出小手和张沛通和好了。
借助今天发生的事,我设计了一节教育活动,我把事情的经过设置成一段故事情景,向幼儿提出问题:“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会怎么做?”鼓励幼儿思考、讨论,尽可能讲出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让幼儿对每种方法所产生的不同后果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懂得在帮助别人之前,可先对别人说:“你需要我帮助你吗?”或“我来帮助你,好吗?”等等,就不容易产生误会。
幼儿的这种好心办成坏事的现象在孩子们的交往过程中经常出现。这些是因为孩子们不妥善的行为方式,导致了事与愿违的后果,引起了孩子之间的误解与冲突。说到底这些都是由于幼儿不懂得相互友爱、帮助别人的方式所造成的。因此,当孩子产生了关心、帮助别人的动机时,教师要及时地教给幼儿正确的交往方式,让孩子在交往中避免这种无意过失的现象发生。
文章来源学科吧课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