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科吧课件
教育笔记:奇妙的“摩擦起电”
冬天寒冷,可这丝毫不能减退孩子们“玩”的热情,到了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玩滑滑梯,玩的
可带劲了,过了一会强强跑过来惊奇的和我说:“严老师,我刚刚滑滑梯的时候,听到‘噼啪’的一声
,屁股有点疼……”说完有点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我说:“哦,真的吗?那我们待会问问其他小朋友
有没有遇到同样的情况。”
回到教室,我开始问小朋友们:“你们在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有趣的事。”大家七嘴八舌的说
了起来,终于林林站了起来说道:“刚刚我和小宇准备牵手的时候,他的手电了我一下。”小宇忙解释
:“我没!”我点点头:“哦,谁都没有带电,那是谁呢?请强强说说你的事情。”强强说完以后,大
家就更好奇了,有的说:“滑梯带电!”有的说:“玩过滑梯才带电呢!”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于是
我又问:“你们平时还遇到这种情况的啊?”大家想了想,成成站起来说:“我脱毛衣的时候,嗯,是
关着灯,看到闪了一下,也听到‘噼啪’的声音,然后有点疼。”大家听了,都很赞同,“对!脱毛衣
也有电。”月月说:“我妈妈给我梳头发的时候,也有电。”于是我说:“好,那你上来,我们来梳头
看看会发生什么?”我用梳子反复在月月的长发上梳,听到一点“啪”的声音,然后拿起梳子,大家惊
奇的说:“梳头发也有电,头发都跟着梳子跑了。”我接着问:“那想想到底什么情况下有‘电’呢?
”大家又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见大家的答案异想天开,我便又问:“那我们这样坐着,不动,会有
电吗?”小朋友们都使劲的摇头,然后有的说了,“哦,要动才有电。”有的则补充说:“要很快的运
动才有电。”看着孩子们那么感兴趣的样子,我决定遵循他们的兴趣,组织中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
。
我和孩子们一起准备了实验材料:铁棒、木棒、玻璃棒、塑料尺、塑料棒、碎纸屑等。针对这次科
学活动,我精心设置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分别用塑料棒、铁棒、木棒、玻璃棒在头发上摩擦后,看
哪种物体能吸起纸屑,能吸起纸屑的就是能摩擦起电。通过这一环节,幼儿发现只有塑料棒经过摩擦后
能够产生静电。那是不是塑料棒跟任何一种物体摩擦后都会产生静电呢?接下来的第二环节就让他们尝
试用塑料棒分别在头发、衣服、身体上进行摩擦,看会不会产生静电,孩子们经过尝试发现,塑料棒在
头发生摩擦后能产生静电,在身体上摩擦后不会产生静电,而有的衣服在与塑料棒摩擦后会产生静电(
如:化纤类的)、有的衣服在与塑料棒摩擦后不会产生静电(如棉线的)等等,活动开展的热火朝天…
…这个活动的起因只是源于游戏中孩子自己的发现。有人说,孩子的科学思维就是“找原因”、“解释
”“尝试”。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去探索,去发展科学的思维。
其实,在这个活动中,要让孩子懂得摩擦起电的科学概念是根本不可能的,要达成懂得这样的科学
概念的目的,也许要到中学阶段,这个活动真正的价值在于鼓励幼儿去探索世界,对千变万化的现象感
到好奇,在此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的能力。
“摩擦起电”是一个有意义的活动,其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幼儿的学习发生在关系中,关系包括
了幼儿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幼儿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幼儿在探索哪些东西相互摩擦起来会产生静
电时,发生了一系列的操作过程,幼儿在小组学习的背景中与他人发生了联系,进行了交流、讨论、妥
协。每个人都从他人那里受到了影响,同时也在影响着他人,这些社会行为和技能也在活动过程中自己
建构,而不是被迫接受的。
发展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将这个活动定位在发展幼儿的科学思维
能力上,让幼儿在探索过程中找原因,解释现象和动手尝试之间反复循环,那么幼儿科学思维的能力有
望得到发展。
在活动中,教师往往会较多地关注自己为幼儿指定的“预期目标”,要让每一个孩子关注“摩擦起
电”的现象。怎样做到既“有心栽花化满园”,又“无意插柳柳成荫”,是做一名称职的教师需要思考
的。这一活动启发并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这也是教师与儿童共同学习的过程
。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要会做有心人,并且正确引导,让孩子自然地去探索,学习……
文章来源学科吧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