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eke8.com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当有孩子朝我们说“不”的时候,一般的情况我们会让幼儿放弃说“不”的权利让他顺从,或许孩子会逆来顺受;或许孩子会沉默不语,或许孩子会因为强制的效果引起更大的叛逆。最近班里的米米的“小叛逆”表现的尤为明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午睡起床我给她梳头发,为了节约时间我把米米原本造型独特的发型梳成一个简简单单的马尾,她小脖子一扭回头冲我说:“我不喜欢这个样的头发!”我说:“小朋友们都排队等待,等有时间。”“我偏不!我不喜欢!我就不要!”说完就用哭发泄对我的反抗。米米的这一举动过于突然,我一头雾水盘算着该怎样对待她,她越发哭的大声,时不时用满眼泪花的眼睛窥视我的态度。我采用了冷处理方式——任由她继续哭闹,不予理睬。一会儿就她可能感到无所适从,断断续续的哭几声时而睁开眼睛观察我的态度,她开始找我搭话,我还是不搭理她,米米自己回到位置上看似若无其事的进行区域活动。我以为这个小插曲就这么翻篇了,离园准备时米米的嚎啕大哭让我颇感吃惊,她故意把自己的头发扯乱,想在妈妈接她时表现出她的不满、她的压抑、她的愤怒。这举动让我有点招架不住,我如实的把情况跟她妈妈解释了一下,她妈妈很理解的认同我的冷处理方式。
但是晚上入睡前,我也开始反省自己,是我的忽视引起孩子的不满还是孩子对美的一种追求被我无情的打击呢?我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待米米呢?在工作中一直强调要蹲下来与孩子沟通,可是我们真的做到了吗?我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吗?在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不”比“是”更符合孩子的天性,与其说“不”是一种表达,不如说“不”是一种内心的需求,我们教师只在乎自己的想法,而忽略了孩子的需求。当孩子对我们说“不”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这是这是孩子主见意识形成的初期,考虑清楚孩子要跟我们表达是怎样一种需求,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是否让孩子正确运用说“不”的权利。
xuek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