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终身发展打造略读教学心得感受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就教学效果而言,精度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但纵观当下比比皆是的课堂教学竞赛,层出不穷的示范性公开课、研讨课,还有众多专家、名师、骨干教师的课,曾一度被大师们长袖善舞的高超教学艺术所折服,被课堂上学生出乎意料的精彩表演给镇住。然而回过头再细想,就会发现他们所执教的课几乎都是精读课文的教学,即使有那么一两位选择了略读课文,也还是当成了精读课文来教。
精读课文虽说是教学的重点,但究其根本精读是为略读教学,为学生的独立阅读做准备。教材的编排上,随着年级的升高,各种版本的教材中略读课文的比例越来越大,到高年级甚至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可见略读教学的重要性。占据语文教材半壁江山的略读教学,为什么在公开课上却难以一见?
着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提出:小语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怎么教”和“教什么”,现在应该转移到“为谁而教”上来。现今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日益加速,要求人们必须具备较强的独立阅读能力。如若我们的课堂还是一味求“精彩”、展“技艺”,忽视略读教学,等同于让将来要遨游于海洋的选手一直套着游泳圈学习。不让他们在浅水区放开手脚实践,如何能真正学会游泳值得探究。
关注略读教学,打造我们的略读教学的“学堂”,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该如何打造略读教学的“学堂”呢?
首先要关注略读教学该教什么,让终身发展的起点不落空
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显性目标层面,即“连接语”中提出的阅读应解决的问题;二是隐性目标层面,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提升。就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需要来看,“显性目标层面”只能是冰山一角,因为略读课文大多都是语言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章,学生读懂这些生动的白话文,是不成问题的,所以应该是次要目标;而“隐性目标层面”应为冰面之下很大的一部分,因为阅读能力的训练,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很费工夫的,也是学生最为薄弱的,所以应该是主要目标。
略读课文的次要目标,它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每篇略读课文在“连接语”中提出的阅读任务,这是显而易见的;而略读课文的主要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担负着重要的阅读能力训练任务,这个阅读能力的训练,应是上接精读课文,下连课外阅读。因此,略读课文主要目标的教学内容应有:(1)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于本篇略读课文的学习;(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强,独立学习能力的训练,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3)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尝到阅读成功的喜悦,激发读书的兴趣,产生课外阅读的冲动,使学生成为一个喜欢阅读的人。
其次关注略读教学怎么教,让终身发展的过程扎得实
略读课文应体现学生的独立阅读,教学时间少于精读课文,所以,教学重点必须高度集中,无关重点的内容应坚决舍弃。不忍割爱,贪多求全,不仅有悖略读课文的定位,而且因教学时间短,必然降低教学效益。如四年级下册的略读课文《麦哨》,作者满怀喜悦之情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全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课文以麦哨的声音为线索,开头设疑,“‘呜卟,呜卟,呜……’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接着点出湖畔割草的孩子,紧跟着重点描写了孩子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他们在这种天然娱乐场中游戏的情形,最后再次以欢快柔美的麦哨声作结,“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全文首尾呼应,行文流畅,意韵悠长,暗示着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也如同那麦哨的声响,欢快、柔美,悠远、绵长。本文的语言生动优美,比喻、拟人手法运用得形象传神,细细读来既有画的意境美,又有音乐的韵律美。
略读课文的显性教学内容,显而易见,教师们也易完成,而它的隐性教学内容,则比较抽象,却极易被教师忽略。完成略读课文隐性的教学内容,主要看教师“怎么教”。教略读课文,教师的干涉、讲解应降到最低点,课堂上学生非常忙,教师非常闲。在这一忙一闲的互换中,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就不知不觉地就养成了。《麦哨》内容浅显,写景意境清新,写人童稚纯朴。教学时,可直接从课题设疑,激趣导入,然后让学生运用学习前面三篇文章的方法自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有所感悟,接着以探究问题带动朗读,最后品味语言,积累运用。
课题导入,可让学生在读过阅读提示后,针对课题质疑。如“今天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作者怎样通过麦哨反映出了今天乡村孩子的生活?”好奇心引导着学生,使学生充满乐趣,认真读书。
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小组讨论,解决由课题产生的问题,交流体会,教师要指导学生感受乡村孩子的纯朴可爱,乡间景色的美丽亲切,孩子们玩耍的内容多么地贴近自然,形式又是多么的丰富多样,而感情又是多么的热烈,正如同欢快柔美的麦哨那样你呼我应,此起彼落,传承久远,同时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多读,是品味语言的最佳方式。有疑问时读,多读茅塞顿开;有感悟时读,多读理解深入;品味语言时读,多读,朗朗成诵。
总之,略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教师舍弃自我的光芒去成就学生的精彩,致力于打造出高效的略读“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