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教学心得 内容页

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谁来担重任

1975年1月5日,经毛主席同意,中共中央发布一号文件: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

这是自1966年邓小平同志被免去一切职务后,离开军队已将近十年。军队中的各级将领,大部分都被换掉了。让邓小平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专心搞军队建设,效果好吗?

1975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面临几大问题:一是编制比较臃肿,人员庞大,士兵素质下降,难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1974年1月的中越西沙海战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也充分暴露了我军装备的落后。如果不精简军队,精简冗员,节约资金,提高我军装备水平,那么在未来的战争中,我们将处于劣势。比较被动的情况。

二是由于特殊时期,部队正常工作受到一定影响,需要整改。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懂军务、懂政治、懂军威、懂资历的人来改变这种局面。

选择谁来担当重任?

时任军委委员的叶剑英向毛主席推荐了邓小平。事实上,邓小平同志一直是毛主席的军管人选。特殊时期前,他不止一次对身边人说:“林彪身体不行,邓小平还是要挺身而出。” 可见,邓小平同志在毛主席心目中的分量非常重。

而早在1952年,彭德怀元帅就向毛主席推荐邓小平担任总参谋长。但当时邓小平已经担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和国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不能同时兼顾军队,所以这件事就搁置了。

这一次,任命邓小平为总参谋长的想法又被提出来了。

为什么选择邓小平

在过去的战争生涯中,邓小平在整顿军队思想政治方面才华横溢,立下了汗马功劳。

毛主席选择邓小平主持军队工作,首先就是考虑到这一点。邓小平与刘伯承元帅在军队中合作了十几年。他们配合默契。一个擅长战斗,一个擅长思考。作为政治委员,邓小平在战争的各个关键时刻都在政治工作中发挥了特殊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初期,国共谈判期间,国民党陆军第二战区司令员阎锡山在蒋介石的授意下,企图抓住我党的胜利果实,积极动员军队备战。第八军军长、十九军军长史泽波率领一万七千人大举进攻我上党根据地。上党会战打响后,派出第七军增援。

一开始,战士们觉得毛主席是在重庆谈判,生怕重创敌人,影响毛主席的人身安全。但邓小平立即召集了指战员会议。他说:“只要我们打得好,敌人就不会轻举妄动,毛主席在重庆就比较安全。”

各级指战员放下包袱,积极反击。从9月10日上党战役打响到10月13日,仅一个多月时间就歼敌3.5万,击毙了阎锡山的第七军副总司令彭玉斌。第八军军长史泽波。

上党战役基本结束,上党战役的胜利也大大提高了我党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

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入大别山。由于连续行军和战斗,士兵们疲惫不堪,他们才刚到一个新地方。政权尚未建立,衣食弹药匮乏。于是,刘伯承率领一部分大军继续向淮西进发。推进根据地进一步扩大,邓小平、李先念同志率队在大别山顽强战斗。

战友们有些郁闷。这时,邓小平同志鼓励战士们说:“一头重一头轻,我方重一点,其他部队的压力就小一些,还不如全歼大量的敌人。” ”。 同志们被他的话鼓舞了,战斗力提高了。 刘邓大军千里跃入大别山,为我党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此,毛主席评价说:“邓小平辅佐刘伯承打仗,效果最好,功劳最大。”

邓小平的工作思路和毛主席很像

在工作中,邓小平同志始终能够敏锐地领会毛主席思想的方法论,从中学习,习惯性地用毛主席的方法解决问题。在他的革命生涯中,邓小平的许多思想与毛主席不谋而合。

1931年王明要求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机械地照搬苏联革命的成功模式,不能着眼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这与毛主席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是截然不同的。

当时的政治错误路线给中国革命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正是由于王明政治上错误的冒险主义军事路线,导致1933年至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邓小平、毛泽覃、谢维军、顾白对此坚决抵制,发表了一些有利于“反围剿”和巩固根据地的言论和观点,却得罪了发起人和“代言人” ”王明的话,受到他们的批评。四人还两次被调离岗位进行劳动改造。

即便如此,邓小平后来说:“虽然当时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但真相还是要坚持。” 对于这段历史,毛主席也铭记在心。在陈毅元帅的葬礼上,毛主席在缅怀他的战友邓小平。

他说:“邓小平虽然犯过错误,但没有历史错误。” 因此,毛主席放心地使用邓小平担任总参谋长。

邓小平很有原则

邓小平很有原则。只要他认为是对的,他就会坚持下去,绝不妥协。毛主席就此亲切地称邓小平为“钢铁公司”。这样的性格,在经历了特殊时期后解放军总参谋长,给军队带来混乱是很有必要的。

一是邓小平率团多次访问苏联。苏共二十大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全面否定斯大林,大力宣扬大国沙文主义,肆意干涉其他兄弟国家的内政,引起极大震动当时在共产主义阵营。

毛主席公开反对这种行为,苏中关系从此变得微妙起来。后期两国矛盾公开化,经常在媒体上争论不休。

在此期间,邓小平率团访华。对于苏联对我国和我国领导人的无理指责,邓小平毫不妥协,进行了对抗。

邓小平率团回国时,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亲自到机场迎接。毛主席对这次谈判的评价是“彻底胜利”。他说:“因为邓小平率领的代表团没有同失去原则的苏联达成协议,这是一件好事。”

赫鲁晓夫后来这样评价邓小平:“邓小平是重量级拳击手”。邓小平把个人前途命运置于国家命运之上,坚持原则解放军总参谋长,永不屈服。 后来,他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说:“这次是钢铁企业见钢铁企业。”

而历史也证明,以邓小平为总参谋长是完全正确的。1975年,邓小平就任总参谋长后的一次讲话中指出:“当前军队存在人员臃肿、纪律不严等诸多问题。”

经过他大刀阔斧的整顿,人民军队的面貌在短时间内焕然一新,军队臃肿的现象消失了,组织效率提高了,纪律也得到了加强。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

80年代中英谈判期间,邓小平的强硬态度再次引起世人瞩目。被称为“铁娘子”的时任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率领英国在马岛战争中击败了阿根廷。她对即将举行的中英香港回归谈判充满信心,意气风发。“铁娘子”的称号是自封的,她有信心在谈判中牢牢掌握主动权。

身边的工作人员劝说她,虽然外界称她为铁娘子,但她的谈判对手却是被伟大的中国毛主席称为“钢铁公司”的邓小平。

撒切尔夫人一时语塞,原来是这么回事。谈判中,邓小平同志说:“如果双方不能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达成一致,那就要考虑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了。” 令人震惊的是,当时的中国还是一穷二白,面对的却是一个军事和经济实力超强的帝国主义老国家。

谈判结束后,撒切尔夫人心不在焉地走出人民大会堂,丢在台阶上。她终于领悟到了邓小平的威力。

后来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虽然历经风风雨雨,但在最关键的时刻,总会有一个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这一次,历史再次选择了邓小平。在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刻,邓小平设计了改革开放,使中国再次腾飞。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