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学习心得 内容页

(关注)2017年甘肃高考文科前100名

2017年甘肃高考文科前100名

6月22日,我省高考成绩公布。

艺术和科学的前三名也被公布。

记者立即采访了这些学生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

理科排名全省第一

兰州一中肖志文——

将学习视为实现兴趣的一种方式

科学冠军肖志文

兰州一中的肖志文以语文127分、数学144分、英语141分、综合科学279分的成绩,以691分的理科总分位居全省第一。

高考前的毕业典礼上,大家都猜测肖志文一定能考理科第一名。 对于长期保持年级第一的肖志文来说,这样的猜测是有根据的。 “成事在人,成事也在天,我只是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这次考试考了第一名,应该还是幸运的。” 肖志文非常谦虚。 其实,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如果没有实力,怎么会有运气呢?

从小学时折的纸飞机到如今制作的会飞的航模,爱玩航模的肖志文也对航天产生了兴趣。 “不是说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吗?我只是把学习当作实现自己兴趣的一条道路。” 肖志文说,这种兴趣成为了他学习的动力和目标,他踏实迈出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这个目标。

肖志文对题材并不偏颇。 他甚至建议学习理科的学生不要低估一些文科课程。 他认为,这些人文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他建议理科生一定要重视计算,包括数学计算和物理。 他说,他曾经在计算中吃过亏。 一题的前几步他都做对了,但最后一步的计算却常常因为急于求成而粗心大意,以致功亏一篑。

学习科学离不开练习。 肖志文的经验是,做练习时要按照老师布置的作业去做。 无需重复练习。 与其重复做题,不如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课本之外的拓展。 他自己做过一些竞赛拓展题,也了解过大学物理课程。 “不要陷入无休止的回答问题的循环中。”

这一次,肖志文对自己的理科综合成绩没有达到290分感到有些遗憾。290左右应该是他的正常水平。 他的生物学习方法就是回到课本,以课本为标准。 在理解的基础上,需要“死记硬背”。 化学和物理一定要懂,这意味着学习和理解。 至于英语,他建议多做阅读理解,熟能生巧。

肖志文的老师们最害怕的就是下课。 肖志文一下课就跑到讲台上,总是有问题。 “他甚至问了很多有关政治的问题。” 政治老师党春仁说,肖志文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 他有才华、有智慧,但他更踏实、踏实。 最重要的是,在他身上,老师们都很佩服他。 想到的是“学习是一种享受”。

理科全省第二名

兰州一中宋克南——

老师眼中踏实的学生

兰州一中的宋克南以688分的总成绩,理科科目排名全省第二,其中语文124分,数学148分,英语142分,综合理科274分。

尤其遗憾的是,高考成绩公布当天,当大批媒体涌入兰州一中找宋克南采访时,得知宋克南已经出差了高考一结束。

你可以猜想,如果宋克南没有那么自信,他怎么能在高考成绩考试这么重要的日子里悠闲地出行呢? 显然她知道这一点。

无奈之下,媒体采访了宋克南的老师石磊,希望通过老师的讲述,将像宋克南这样的顶尖学者的宝贵学习经验分享给更多的学生。

“她最大的特点就是脚踏实地,最大的优点就是懂得只有努力才能有所收获。” 说起自己最喜欢的学生,石磊老师做了非常接地气的总结。 虽然宋克南取得了全省第二名的成绩,但史老师认为她的学生表现仍然不佳:“她在理科和综合考试方面都没有平时考得好。至于数学、物理和化学,因为这些是她的强项。” ,她的成绩还是一样,比较理想。相比之下,她的汉语水平相对较弱。”

具体谈到宋克南的学习方法和经历,时老师表示,根据他对宋克南的了解,她比较显着的特点之一就是善于解决问题、举一反三。 遇到问题时,她的做法是千方百计寻找解决办法,然后深入了解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可以说,对于那些觉得学习科学离不开“问题策略”的同学来说,宋克南的学习经验值得借鉴。 他山之石,可以借鉴。 面对这些难得的顶尖学者的学习经历,学生应该“复制”他们需要学习的东西。

理科排名全省第二

会宁二中李波——

爱思考、爱钻研、自主学习

6月22日下午2点,记者联系到李波时,他正在会宁县的出租屋里与打工的父亲分享成功的喜悦。 “我觉得我已经展现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 李波显得非常自信。 他说,第一天参加汉语考试时,他有点紧张,导致汉语分数较低。 不然的话,他在考试中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谈及自己的学习经历,李波表示,自己爱思考、爱学习,自主性强。 遇到问题,首先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只有尝试了很多次都失败后,才会向老师请教。 “这个习惯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波不仅在学习上非常独立,在生活上也非常独立。 李波的父亲李继白是会宁县丁沟镇梁庄村的一名普通农民。 他常年在外打工,供李波和妹妹上学。 母亲在家乡务农,做家务。 李波每到节假日就回家帮妈妈干农活。 这次考试结束后,他立即和父亲一起去工地干活。 “我的孩子们很有上进心,我觉得无论多辛苦都是值得的。” 李继白告诉记者,女儿三年前考入了东北大学,这次儿子考得很好,他也很满意。

在会宁二中三年级22班班主任侯晓兵看来,李波的考试成绩还是可以的。 这位2014年登上央视《报道》栏目的班主任不仅带领高一16班创造了90%升学率的奇迹,今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太优秀了,不仅仅是学习上。” 侯小兵说,他从高一开始就带李波的班。 由于李波的出色表现,他一直担任班长和学生会主席。 “李波当班长容易,我当班主任也容易。” 侯晓兵告诉记者,李波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甘肃高考成绩,在学校都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会宁二中校长赵洪涛表示,这是李波努力的结果。 他在李波身上看到了一个优秀的2000后一代。 他相信李波将来一定会成为社会上非常优秀的人。

理科排名全省第三

陇西一中的雷雷——

分数比预期高了27分,我很满意。

比全省理科第一名少4分、比第二名少3分的雷雷来自陇西一中,排名第三。 据雷雷的数学老师、陇西一中副校长王耀文介绍,雷雷数学没有考满分,很遗憾。 最终,分数比预估的660分高出了27分,雷雷自己也觉得很满意。

“高中三年,雷雷每次考试的成绩基本稳定在670、680左右,基本进不了学校前三名。” 王耀文说,这个孩子比较好学,爱钻研,精力充沛。 对于雷雷获得理科全省第三名的成绩,王耀文觉得是意料之中,但数学没有拿到满分,他又感到有些遗憾。 据王耀文介绍,雷雷的同学任小松以677分的总分在全省理科排名第七,其中数学147分。

不过,在雷雷自己看来,687分的成绩让他很满意。“高考结束后,我的预估分数是660分,我高考的表现和平时基本一样。虽然预估分数660分是保守的,符合我的能力。” 雷雷告诉兰州晨报手机兰州记者。 2000年出生的雷雷,通渭县邦罗镇平道村人。 他初中时来到陇西,一直租房子上学。 除了学习之外,看英文原版电影是他闲暇时最大的消遣。 雷雷表示,原创英文电影除了放松心情外,还可以培养英语语感。 这也是雷雷英语取得143分优异成绩的秘诀。

分数公布后,北大、清华甘肃招生组工作人员联系了雷雷,但目前雷雷还没有就申请哪所学校做出具体计划。 “成绩刚刚出来,我还在考虑哪所学校适合我,我的父母希望按照我个人的意愿,接下来我会和老师商量,考虑填写申请。”

科学排名全市第三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朱成瑞——

有计划地学习

总分686分(语文119分、数学144分、英语141分、理科综合282分),理科排名全省第四、兰州市第三。 对于这一成绩,朱成睿感到“既高兴又惊喜!” 朱成瑞说,从高二开始,他就来过一次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已经成为他的最终目标。 目前,他选择了清华大学电子信息专业。 终于“如愿”了。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就成功。 朱成瑞妈妈的手机里保存着一张照片。 图为朱成瑞和他高中三年的试卷合影。 那高高的试卷堆已经接近屋顶了,比人和马还高。 朱成睿又高了几十厘米。

或许是因为父母都是会计的缘故,朱成瑞的经历完全像理科生的思维——学习必须有计划,不仅仅是复习考试、制定计划,还要完全按照计划做作业。 “学习没有技巧,除了多做题,还要善于总结。” 朱成睿解释说,仅仅回答问题是不够的。 善于做题,善于发现自己的知识薄弱环节,这一点非常重要。 和所有学术大师一样,朱成瑞也有一本“小书”。 里面记录的不是错题,而是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各科知识点。 每次考试前,他都会翻阅这本小书。 开始重点审查。

在母亲眼中,朱成睿从小就是一个有计划、有目标的孩子。 高二假期期间被学校推荐去清华大学参观后,他把清华大学的校徽贴满了家里和课桌上。 激励自己。 朱成睿的母亲也向记者透露,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朱成睿学习非常刻苦。 高三的时候,他和父母特意约定,每天督促他睡觉,否则学习的时候就会忘记时间。

和所有同龄的孩子一样,“学霸”朱成瑞也有自己的爱好。 他是一名“球迷”,他最喜欢的球队是皇马。 另外,他还喜欢周杰伦、张学友,还有《中国好歌曲》第四季,因为周杰伦是他的导师,所以他几乎一路追随他。 这个假期,朱成锐最大的愿望就是学吉他,因为他喜欢“男生弹吉他的帅气感觉”。

文科排名全省第一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熊世南——

第一学者也是普通人

“今天中午查看高考成绩的时候,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就像做梦一样,感觉有点不真实。” 2017年甘肃省高考以654分获得文科第一名的师范大学附属高中应届毕业生熊世南接受采访时如此说道。

语文124分,数学147分,英语141分,综合文科242分,这是这个大男孩在今年高考中交出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答卷,也是他在考试中最好的表现在过去的三年里。

“顶尖学者并不孤傲,状元也是普通人。虽然我今年高考考了全省文科第一名,但我绝对不是文科中最好的。” “这个班的同学,我只能说,我心态比别人好,表现也比别人好,就那么几个。” 这是熊世南对自己的评价。

三年前的中考,毕业于兰州八十二中的熊世南以625分的成绩考入师大附中。那年师范大学是636分。 “我考上了师大附中统一招生,还占了统一招生的优势!”

自称除了打羽毛球和看足球比赛没有什么爱好的熊世南,最喜欢的球星是C罗,最喜欢的球队是C罗效力的皇马,每当有国家德比、欧冠淘汰赛等重大比赛时,他最喜欢的球队是C罗效力的皇家马德里。 。 每一个场景他都没有停下来观看。 熊世南自嘲道:“我喜欢看足球比赛,但我是一个运动神经很不发达的人。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对运动的热爱。”

熊世南说,他喜欢历史书,读过《剑桥中国史》和《万历十五年》,但他更喜欢的选择是偏向法律,因为人不能只局限于某一方面,历史是他的爱好。 法律可能是他未来的职业。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都是他最喜欢的学校,但他还没有决定选择哪一所。

在谈到学习方法时,熊世南说,高二时有一次考试,在全年级170多名文科生中,他排名第40; 2017年兰州市高考“第一诊所”,兰州市文科第一名; 而甘肃省高考“第一诊所”,他的成绩跌出了兰州市前十名。“我在班上的表现是出了名的不稳定,但我也不避免犯错误。 找出问题的原因是关键。 考试成绩并不代表一个人的真实水平,而是通过总结考试错误,然后通过结果找到真实水平,这是我经常思考的事情。 另外,除了老师布置的课外习题外,我很少买其他的练习册。 课堂上充分消化老师所讲授的内容,课后与同学讨论就足够了。”

熊世南说:“我的家人在西固,高中时我就主动住在校园里,只有周末才回家。我的父母也很支持。这也为我在大学的独立生活铺平了道路,因为我上大学之后不可能有父母陪伴。像我这样一个没有什么特长的琴棋书画,但又是一个诚实的人,父母可以放心。我住在学校是为了学习。”

甘肃省文科第二名

白银市平川区中恒学校马浩云——

如果你学得好,你还是一级乒乓球运动员。

6月22日,当平川区中横中学全校师生为马浩云的好成绩欢呼时,马浩云还在杭州教别人训练乒乓球。 从去年开始,每天上学,假期打乒乓球,就成了马浩云的基本作息。 谁也没想到的是,他在学习和打乒乓球的同时,竟然成为了全省文科排名第二的选手、国家一级乒乓球运动员。

6月22日下午,当高考成绩出来,得知自己获得了全省文科第二名的时候,在杭州当乒乓球教练的马浩云有些迷茫了。 。 各所大学接连不断的录取电话让他有些迷茫。 措施。 由于个人爱好广泛,各方面成绩都比较一般,所以他对于未来去哪所学校、选择哪个专业还有些迷茫。 这些天,他决定尽快返回平川,为最后的申请做准备。

文科高考650分,是马浩云高中生活的最终成绩。 如果加上乒乓球国家一级运动员的加分,他的高考成绩将达到655分,甚至超过了全省。 文科第一名。 或许是因为常年接触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习惯了各级国乒队的激烈竞争,马皓云对于最终的排名显得格外平静。 你需要刻意追求排名。”

“他学习不一定比别人刻苦,但他的成绩总是很好,我真不知道他学习得怎么样。” 马浩云的同学对马浩云的最终成绩并不感到惊讶,但对他的学习状况并不感到惊讶。 非常羡慕。 尤其是看到马浩云不仅花大量时间打乒乓球,还热衷于王者荣耀、穿越火线等电子游戏。 他还喜欢旅游、打篮球和踢足球。

对此,马浩云表示,自己没有什么学习的诀窍。 据他分析,他觉得可能是因为他喜欢打乒乓球。 体育不仅给了他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还锻炼了他做某些事情的能力。 专注于一件事。 他广泛的兴趣爱好不仅让他比同龄人接触到了更多的知识,也大大开阔了他的视野。 “我从来不上辅导班,但也很少缺课,按时完成听课和练习。我觉得对于文化学习来说这些就足够了,因为生活不能只有文化课,还有很多其他美好的事情。” ” 马浩云说道。

同样,马浩云的“运动”家庭对于马浩云在高中坚持打乒乓球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其中,对马浩云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父亲马瑞江。 作为甘肃平川襄阳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领导之一,马瑞江是乒乓球方面的专家。 他常年带队参加各种乒乓球比赛,对乒乓球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 在父亲的影响下,马浩云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爱上了乒乓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去年夏天,马皓云顺利通过国家乒乓球一级运动员考核。 对他来说,如果说这次是文化课的高考,那么去年暑假就是他乒乓球项目的高考。

期间,曾有人建议马浩云干脆放弃高考,去打职业乒乓球。 但在深入了解中国职业乒乓球的残酷竞争后,马浩云认为,乒乓球可能是他一生的爱好,但不能成为他的生活。 他还是想考上一所好大学,然后去一家好公司工作,过上平凡的生活。

甘肃省文科第三名

兰州第61中学(原兰花一中)华宇伟——

只要你付出,你就会得到回报

总分638分,其中语文124分,数学133分,英语147分,文科234分。 这是兰花一中高年级毕业生华雨伟向母校、向自己、向父母交出的一份完美的高考答卷。 这个自称“没有特长甘肃高考成绩,只想学习”的漂亮女孩,今年高考全省文科排名第三。 “选择的学校还没有选好,北大、清华、复旦都是可以选择的。我的专业比较偏向于经济学,因为我是文科生,数学方面比较有优势,我一定会学习的。”毕业后,我也有出国继续深造的打算,但这要看实际情况。”

“我考了638分,文科在全省排名第三,这个成绩让我颇为意外。虽然我平时的成绩一直都不错,但没想到高考会考得这么好。”也是我高中三年里考过的最好的一次考试,我一般都是六百多分,说实话,我不认为自己有那么聪明,只是可能比别人付出的多而已。因为我几乎把所有能积累的时间都用在了积累上,哪怕是在学校升旗的时候,在课堂上的时候,在炼功的时候在看书的时候,甚至在上下楼梯的时候。以我的勤奋和努力,我用我的脑子是不可能得到这个结果的!” 花雨薇淡淡说道。

华雨薇初中就读于兰花三中,三年前以637分的高分考入兰花一中,当时在学校排名第四。 在给高三学生总结方法时,她说:“每天晚上睡觉前,在脑子里过一遍当天学到的主要内容,周末再过一遍自己学到的知识。”这周学到的东西就像电影一样在你的脑海里……我很顽固,永远不会放弃我确信的事情。”

2016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三等奖、第31届兰州市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2016年兰州市三好生。高中一年级学校从未名列前茅每次考试都进入前10名。 高中二、三年级的学生在学校的重要考试中,他在下一年级中名列第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尖子生没有经历过打击。 “我报考了自主招生考试,但是没通过。我以为名牌大学跟我没什么关系。高考结束后,我的预估分数还不到600分,我担心了好几天。但我一直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会得到回报。” 花雨薇坚定的说道。

华雨薇说:“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但他们从未放弃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他们的坚持让我受益终生。在班上,同学们都叫我华姐。我也认为自己是他们的榜样。”贴心姐姐,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当同学们跟我说话时,我也会给他们一些指导。”

兰州市文科第三名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张子云——

我最喜欢的是三尺讲台,这样我可以在假期提前“实习”。

头戴棒球帽,反穿黑色T恤……记者在西北师大附中首次见到的张子云,颇为“调皮”。 她总分628分(语文120分,数学137分,综合艺术234分)。 (英语137分),文科排名甘肃省第九名、兰州市第三名。 对于这个结果,张子云表示“有些意外”,因为在上次诊断检查中,她在兰州市仅排在第40位。 张子云非常独立。 这个喜欢当老师的女孩,在高考后给自己的假期生活做了规划——去榆中奶奶居住的乡下办一个小型辅导班,让自己过上当老师的瘾。 ,其次,可以赚点零花钱。

说起自己的学习经历,初中时曾是兰州第二十二中学“学霸”的张子云表示,自己没想到会考入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一踏进学校,她就感受到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同学们的热情。 当时的情况让她感触很大。 高中三年的生活,她养成了随身携带小笔记本的习惯。 这本笔记本非同寻常。 上面记录了她平时想不明白的知识点。 只要有时间,她就会拿出来翻看。 作为一名文科生,张子云的数学成绩非常好。 当然,她对此也有自己的“小秘诀”。 “我会把数学练习分为错题、疑难题、复杂知识点等不同类型,分门别类,逐项捕捉。”

张子云也非常喜欢读书。 “阅读会对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思维方式、观点产生很大的影响。 当我高一的时候,老师就非常注重培养我们的阅读习惯。 有时我们会直接带我们去校园的书店看书。 我们分到北辰班后,我们班举办了北辰座谈会,给每个学生推荐读物。”张紫云回忆,第一次上讲台时,她非常紧张,几乎花了一个假期的时间来准备推荐书目。张爱玲的《小团圆》。正是这样反复的练习,让她登上讲台感到“很幸福”,也渐渐爱上了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 “学校俱乐部有一个志愿者支教俱乐部,我也在小西湖教课!”至此,记者终于明白了张子云去余中奶奶家办小型假期辅导班的想法。 “高考成绩出来后我更有信心了,父母也很支持我的决定。农村的师资力量薄弱,尤其是英语老师,我想给农村的孩子多上英语课!”

对于自己最喜欢的大学,张子云表示,她很喜欢北京,但还没有选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