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企业绩效比企业财务绩效的范围更广泛一些,我们评价企业的绩效时,在传统管理领域,主要是站在企业财务绩效的维度,比如企业利润状况,利润率状况,回报率状况,但是财务绩效只是代表了企业过去取得的经营成果,后来,人们希望能够预测企业在未来的表现,又引入了三个评价维度,一是市场维度的绩效,比如,企业市场占有率状况、客服满意率状况等;
二是运营维度的绩效,比如产品竞争力状况、销售收入状况、交付及时率状况等;
三是员工管理维度,比如员工满意度状况、员工敬业度状况等。
企业绩效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的成果,包括财务绩效、税收贡献、提供的就业岗位,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等。财务绩效是企业绩效的一个项目,就是企业的利润。
因此,企业绩效和财务绩效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企业绩效包括财务绩效,财务绩效是企业绩效的重要内容。
企业绩效管理的8个维度?
很多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绩效管理制度,但为什么最后的实施效果不佳呢?要检验一项绩效管理流程是否有效,可以从以下八大维度去检验。如果哪个维度没有做到位,很可能导致该公司的绩效管理工作最终流于形式、功亏一篑。
第一责任人
很多人会误认为绩效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是HR主管。
确实,在很多公司,绩效管理和员工招聘、薪酬福利、培训发展等职能一起,都归于人力资源部管辖,于是大家自然地把HR主管视作绩效管理流程的第一责任人。事实上,组织中的每一级管理者才是绩效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绩效管理的对象是组织绩效,进一步可以分解为部门绩效和个人绩效,也就是业务的绩效。业务做得好不好,最重要的责任人是直接实施者,也就是各级管理者。
业务管理者是每天冲在第一线的人,对组织的业务结果直接负责。业务出了问题,他们需要第一时间拿出解决办法。因此,在对组织和团队的绩效管理方面,他们才是真正的第一责任人。
在这个过程中HR主要对管理者起支持作用,设计公司统一的绩效管理制度和流程、制订绩效考核标准和推进绩效结果应用,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绩效目标。
如果这个主次关系没有分清,就容易出现很多公司的问题:管理者把绩效管理的所有工作扔给HR,到年底需要进行绩效考核了才来关心一下,平时反而忽略了对团队内部绩效的跟踪、对团队成员绩效能力的辅导,以及与兄弟业务部门一起对组织绩效目标的沟通和协同。
目标设定
组织绩效目标要结合组织的发展愿景、战略,来设定分阶段期望实现的目标。
绩效目标设得过高,让员工觉得实现起来犹如水中捞月,最后失去工作动力;绩效目标设得过低,员工轻轻松松就能完成,没能发挥出组织的最大潜力。
那么,整个组织的具体绩效目标应该设置在什么水平?
可以参考两个维度:对内,今年的目标一定不能低于去年。比如,去年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5%,那么今年的市场占有率就要至少大于5%甚至更高;对外,今年的目标一定不能低于所在细分市场的发展速度。比如,今年预计所在细分市场的整体销量增长为15%,那么今年本公司的产品销量增长目标就要至少为15%以上。
在具体的目标类别方面,按照平衡积分卡的原则,需要包括财务指标、流程指标、客户指标、组织指标等。
财务指标直接衡量组织的绩效结果,比如销售额、利润率、投资回报率等。但是,财务指标大多是滞后性指标,只有等当期业务结束之后,才能知道具体的结果。假如在经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