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并购活动集中性现象成因分析 本文关键词:成因,中国,并购,乳业,现象
中国乳业并购活动集中性现象成因分析 本文简介:中国乳业并购活动集中性现象成因分析2002年以来,乳业并购风潮席卷大江南北。据统计,仅2002年发生在乳品行业的并购重组案就有30多起。同时,大约有100个亿左右的资金进入中国乳品行业。随着伊利、蒙牛、光明等优势企业拓展全国市场步伐的加快和大量新增资本不断涌入,以及行业资本运营力度的加大,中国乳业市
中国乳业并购活动集中性现象成因分析 本文内容:
中国乳业并购活动集中性现象成因分析
2002年以来,乳业并购风潮席卷大江南北。据统计,仅2002年发生在乳品行业的并购重组案就有30多起。同时,大约有100个亿左右的资金进入中国乳品行业。随着伊利、蒙牛、光明等优势企业拓展全国市场步伐的加快和大量新增资本不断涌入,以及行业资本运营力度的加大,中国乳业市场并购重组频繁发生,行业整合浪潮汹涌。我们将这种并购活动集中于某些行业的现象称为并购的行业集中性。
一、乳业行业特点
中国乳业这两年发生大规模的并购,是跟它的产业特点密不可分的。第一,乳业是公认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发展速度惊人,并与富国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二,我国乳品消费与世界平均消费水平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蕴含着无限商机。第三,乳业的广阔前景吸引了许多公司和大量资金进驻其中。第四,乳业也是资源争夺、市场竞争的战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样繁多的乳品已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食品,乳业已经是社会公认的朝阳产业。近几年,乳业的发展更是迅速,已经成为我国食品行业中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
二、行业集中性现象成因分析
根据乳业的行业特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并购活动集中的成因。
(一)行业的生命周期。如开篇所说,资本如此集中的涌入乳品制造业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乳品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恰好具备了一个成长性行业的条件。这不是偶然的,是这个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业经济学理论认为,典型行业的生命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当行业处于衰退期时,外部竞争的压力制约着企业的成长,使企业的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应设法使资源用在那些正处于成长期的行业中去,这样才能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相反,当行业处于成长期时,行业竞争对手相对较少,企业发展速度加快,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具有充分的投资吸引力,但市场根基不够稳固。按照经营协同理论,在行业中存在着规模经济,并且在并购之前,企业的经营活动水平达不到实现规模经济的潜在要求,通过并购双方的优势互补产生经营上的协同效应,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基于此理论,处在成长期和衰退期的企业正好都存在互相并购的可能。因此,作为我国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产业,乳业既成为处于衰退期的行业采取并购的目标行业,也成为进行并购的主动行业。
(二)行业的利润水平。企业经营的动机是为了增加股东的价值,因此企业理性的经营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美国战略学家波特(Porter,1980)认为,高利润行业的产生为并购提供了最有吸引力的机会,因此有相当多低利润行业的企业通过并购进入高利润的行业,以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1年到2004年期间,全国乳制品行业销售收入利润率分别为6.3%,6.8%,6.1%和5.4%。同时,根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数据,2004年我国乳制品工业总产值达663亿元,与1995年相比增长了7.5倍。乳业的快速成长和产品成长期具有的高额利润率为乳品经营企业带来丰富的利润,受惠乳业行业的快速增长,乳业在各上市公司经营乳品的主营收入和主营利润也都出现了大幅度增长。
从整体看,乳业上市公司乳业主营利润增长率都超过乳业主营收入增长率,如伊利股份2002年乳业主营收入增长率就达到47.03%,但乳业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则达到69.76%。在乳业主营业务快速增长的带动下,经营乳业的上市公司业绩得到普遍提升,尤其是蒙牛乳业、伊利股份增长更为显著。乳业板块凭借其优质的基本面成为中国行业中典型的“蓝筹”板块和基金重点投资的行业之一,行业整体投资价值日益显著。
由此可见,乳业较高的利润水平成为其他行业的企业通过并购进入乳业的重要原因。尽管国内乳业开始逐步走向微利时代,但乳品市场高达30%的年增长率在一段时间内仍然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三)行业集中度。行业集中度是指在一个行业内,生产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型企业手中的程度,根据集中度不同,可将市场分化分为高度集中、集中和有集中趋势三种情况。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统计,目前我国乳品加工企业1500余家,其中年销售额500万元的有360家,年销售额上亿元的仅有13家。而2001年,雀巢的年销售额为130亿美元,比中国整个乳业销售收入还多得多。严格来说,我国乳业目前还未出现一个垄断全国市场的品牌,包括伊利和蒙牛。若按地理区域划分,三元、三鹿、蒙牛和伊利控制华北市场,完达山控制东北市场,银桥、夏进、好为尔和庄园控制西北市场,新希望控制西南市场,美庐控制华中市场,“乳业众神”抢夺华南市场。可见我国乳业还处在两、三家领头,多国瓜分市场的局面。正因为我国乳业企业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依然偏低,行业存在大量中小企业,单个企业的市场份额较少,没太多垄断力量,进入行业的壁垒较低,这就为市场洗牌提供了机会,其他行业的企业容易通过并购进入到该行业中。
(四)良好的行业政策。“十五”期间,国家加大了对乳品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在“十五”计划中就明确制订了乳业的发展战略。“到2005年人均奶类占有量将达到10公斤,总产量1350万吨;2030年人均奶类占有量达到25公斤,总产量4250万吨”。
另外,2000年11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行“学生饮用奶计划”,并通过传媒宣传,培养国民乳品消费习惯,为乳品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正因为其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广阔的乳品消费前景及行业本身的特性,使得乳品行业具有了较高的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
三、结论及启示
和前两年国际乳业品牌争先进入中国市场相比,如今除了雀巢之外,4家在中国建厂的国际乳业巨头中已经有3家选择了“战略撤退”。北京卡夫被三元收购,达能将其中国的全部乳制品厂家拱手让给光明,帕玛拉特数家乳品基地分别以承包、租赁方式转手于中国企业,一大部分外资企业开始以收缩姿态调整其在中国液态奶市场的策略。外资企业这一系列的动作为我国本土乳品企业提出了警示。乳品行业有句行话:30万吨才有发言权,100万吨才有抗衡权。也就是说在这个生产工艺相对成熟,研发投入有限的食品制造业,生产规模及规模经济才是各企业所追求的。而并购就是一种快速扩大生产规模的有效途径。但由此却也引发了许多企业盲目的并购,落下严重的后患。因此,对于处在乳业中的各中国企业来说,不要因为目前乳业并购活动的密集频繁而自乱阵脚,需在结合本企业自身能力和战略发展的前提下,认真分析影响行业并购活动的因素,慎重进行大肆并购,避免导致消化不良,以此来确保企业并购活动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