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方案 >> 主题班会 内容页

一个适合自我抉择-省级优秀学生心理辅导方案

文章来
源一流范文网

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张莹

来访者的主诉:现实是痛苦无奈压抑
“经过了紧张的分层考试,我被建议进入重高班。可是我心里的压力真的好大,因为我的成绩在这个班中并不算好。
进入这个班后,现在已经一个月了,每天的学习都非常紧张,整天都忙忙碌碌的。但我又不敢松劲,因为如果没有现在的勤奋学习,一年之后怎么能跨进重高的大门呢?!
……分班后,几个好朋友都没有和我一个班,彼此联系的机会少了,总觉得似乎有些变得陌生了。虽然我挺会和人相处,和现在班中的同学关系都很不错,但总觉得没有真正合得来的人。”
开学一个月来,几次路过启心她们教室,偶尔碰上,她都会那么三言两语地起了个头便打住,进入初中毕业班,学习确实排得紧,她没时间和我长聊,走廊上墙角边的,也没法摊开来谈。
我是启心曾经的班主任和多年的辅导员,在我的印象里,她一直有着清新整洁的形象,但不知为什么,现在她的服饰依旧整齐,发型也中规中矩,但一冲眼,却总给我灰蒙蒙乱蓬蓬的感觉。我想,她正面对着一个痛苦而无奈局面。

相关的背景材料:成长于民主中产家庭
启心的家就在学校旁边,是非常正宗的“学区生”——能分到这样黄金地段的房子,当然仰仗父母的单位以及他们在单位里的地位。而且更令人羡慕的是,启心的父母都是极易沟通的,他们似乎有着出自本能的平和与对人尊重。
对启心的关注,缘自一份小学带上来的评价表,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字迹——每个字都是一个个极工整的方块,且力透纸背。当下就在想,这样写一个字要花多少时间?而字如其人,她的自律让小学老师给出了“品学兼优”的评语
确实,进入初中学习后,启心还是那么文静、乖巧、合群,做事认真踏实,学习刻苦用功,在很多方面还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但渐渐地,理科方面的老师都明显地发现,她学得非常吃力。于是,多留了个心,调阅她的心理档案,瑞文测试显示的能力,确实不属冒尖。当然,我谨遵了保密与客观的原则。
后来有一次,启心不小心摔断了手,当时作为班主任的我就连续一周到她家去给她补课,还专门把她缺课日子里的午餐费算还给她,在她“吊绷带”的日子里,又安排同学照顾她。也是从那时起,启心就认定,我是和她父母一样的人,做事民主,对人有爱。于是,即使到了毕业班,我也早不教她了,她还是递来这样的明信片——
张老师:
您好!这些日子过得快乐吗?时间如水,一晃你我都相识4年了,我现在都成了毕业班的学生了。可是对于那些过去的,我们共同度过的每一个快乐的日子,我都还记忆犹新。您还怀恋吗?
看,转眼,又迎来了你的节日,作为学生的我虽只送上薄薄的一张贺卡,却表达了自己一份深深的祝福:祝心想事成,永远开心!也不要忘了我,你永远的朋友!
虽然班上很压抑,但值得庆幸的是,总算身边还有你这位知心朋友!如果碰到了什么为难的事,什么不开心的事都还能向你倾诉,得到你的帮助!
想念你的启心于教师节
这分明是借着问候在呼救了!

心理评估和判断:自律女生的学习焦虑
有不少任课教师说启心是“学习困难”,当然,那一定要加上“相对”,否则,她也不可能在一所在全市名列前茅的学校进入中上水平。对此,她的自我分析很到位:“从小学到初中,我的成绩都还可以,但我感到很累,这不是学业上的辛苦,而是心理上很压抑。从小学到初中,同学之间都在为分数较劲,好像除了功课,别的什么都不是很重要。我不是那种属于父母、老师逼逼就逼得出的学生。”
最为关键的是,启心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她对自我的要求很严格,现在,她不能接受自己处于班上的后面几名。于是,过高的期望与相对较弱的能力使启心处于学习焦虑的痛苦无奈之中。
另外,启心还提到“毕业班中没有合得来的人”,这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方面。临近中考的日子,又走进一个陌生的人际圈,这对谁来说,都会有些紧张。而人际适应对每个人来说都需要一些时间,需要有一个过渡期。同时,面临毕业升学,学习紧张,竞争激烈,同学之间难免会有些你上我下的对立。但鉴于启心以往的善解人意合群乖巧,可以看出她并不缺少人际交往的技巧。目前她不能接受过渡期,感觉人际压抑,其实也正她对学习状况焦虑的情绪反映。

辅导干预的策略及过程:完成深思熟虑的抉择
面对启心的求助,我知道,我可以作为她心灵的陪伴者,陪着她走好这一程。
1、接纳理解
鉴于毕业班的作息,启心的求助方式和我与启心的良好关系,我选择从笔谈开始。
信中,我接受她的焦虑,告诉她很多人处在这样的情形下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同时提醒她,“你现在经历的人际适应也好,缓解人际竞争也好,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学习,适应社会的学习。”
为重塑其自信,我从她的一直擅长且自身未怀疑的人际交往能力入手,让其理解毕业班同学间的相对冷淡,又指出“我们不必希望每个人都能理解自己,接纳自己;我们不必乞求别人的开放、容纳。”从而让启心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能自己站到一个自主、主动的位置。
其实这一点对学习亦然,但此时,我并不急于点破。

2、明确焦虑
“十一月,现在是十二月,一切都还好。学习是紧张而充实的,有时累的时候也怨过,不过想想即使现在没有学,将来还是要学习的,毕竟社会在进步,对人的文化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现在也常常和父母谈起自己今后要走的路。父母对我的期望很大,希望我考进重高,考重点大学。但我自己越来越没信心。我很理解父母的苦心,他们那辈人都由于历史的原因而没有什么高等文化,给他们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因此,他们更觉得学习的重要。(爸爸担任办公室主任,现在还在读本科。)而我至到现在才真正懂得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前不久,班主任在班会课上让每个同学写自己想读的重高,当时我的心情是多么沉重。我知道,以我现在的成绩是不可能进重高的……”
终于,启心渐渐发现并清晰自己的焦虑所在了,一份写在圣诞卡上的信明确让我也让她自己看到了焦虑源自父母的期望、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那句“一切都还好”的背后,分明让人看到了一份苦苦挣扎,一份对失去尊严的时刻担心。
我拨通了启心爸爸的电话,我要先解开启心父母在子女身上的愿望投射。本想作长谈的,谁知刚聊了几句,启心爸爸就竹筒倒豆地开说了。他们甚至已经在考虑孩子的就业时间与自己在岗在权的时间。但在孩子面前,他们还是坚持重高的要求。通话最后,启心爸爸看似不经意地的举了个例子,单位里有一位年轻同事,中专毕业,但专业知识过硬,业余又自学外语,不久就成为业务能手,并被国家电力部重用。但伴随的,还是他的一声叹息:“文凭,面子,以后的关卡,现在能上还是要上……”

3、理性坚持
“张老师,元旦快乐!”一月的一天中午,启心像一头惊慌的小鹿冲进了我的办公室。
看看办公室没有别人,启心开始吞吞吐吐“哦,不好意思,元旦已经过了……我的排名一直没办法上去,我很害怕。嗯,不打扰您吧?”启心低着头,拽着羽绒衣的拉链,那里似乎都已经有点泛黑了,很整个儿的粉绿极不协调。
即便身处如此紧张焦虑的求助中,启心却仍不忘给老师祝福,仍不忘对老师表示关心,实在是一位善良有礼的好孩子——却也折射出她事事委曲求全,为别人的满意而活,从而迷失自己的心理。
我帮她分析,正因为是处在冲刺重高的一层,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在一起,所以,排名落后些是很正常的。照以往的中考总体情况看,学校的这一层次同学全部考进重高,甚至中游也有同学上线,这样的情形很多见的。毕竟,中考是全市同学的较量,而我校的中考情况是让人放心的。所以,名次即便是倒数,也可以保持乐观。
至于为什么努力而名次不提高,是因为所处的整个集体整体水平在不断上升,这是个正常并且良好的现象!所以,把目标定位在保持现有的排名,不掉队就完全可以了。

4、权衡选择
第二学期开学不久,辅导室。
“张老师,会不会吓着你,我打算去读师范的大专班了,依依她已经决定了,我也去,有伴儿。”启心探身进来,直接而飞快地说,却始终不敢抬头。
因为曾有过直接的教学,我知道启心的学习模式,需要自主学习,需要每隔一段给有自己整理的空间。但毕业班的教学模式已进入了高频度的模拟考,启心“崩盘”了。
我走过去,拉她在我身边坐下来,借着拂去她脸颊的一缕发丝,目光抓住了她的眼睛,单刀直入地说:“吓着我了。我记得你多次说过,你不喜欢当小学老师。”
“可是,那又怎么办呢?考不上重高,读普高实在没意义,你说叫我怎么办?”积蕴了很久的眼泪夺眶而出,我静静地让她痛哭,又很方便地递给启心一张餐巾纸。
“好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可以怎么办?”这是我们这么多次笔谈、电话以来,第一次面对面地坐下来。
一张白纸上,写上了重高、师范大专、中专职校、普高等几个选项。在这几个选项下面,可能的得与失亦被清晰地标注了出来。
“重高是人才荟萃的地方,强手云集,但我的排名不会很靠前。不过,只要维持,考上大学问题倒是不大的。但高中三年的心情……高中的学习压力……”
“读师范大专马上就是大学生了,可是千辛万苦,到头来还是不喜欢……”
“如果考中专,按现在的成绩,是比较轻松的,但很可能就没有令人羡慕的文凭了……还有爸妈说,以后评职称什么的,文凭还是要的。”
“启心,学习成绩上不可能人人第一,但人人都有自己特有的第一。你的第一在哪里?”
“可是,什么声音甜美,普通话标准,写字干净秀丽,待人接物有分寸,很能体贴人,关心人,善解人意,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与号召力……这些,中考统统不考的啊!”小姑娘几乎有点发抖,抓着那张分析出自我长处的纸,似乎要捏碎它。可以想象,这样“质问”她已被问过多次。
我不说话,一直静静地等待。
“启心,尊重自己的特点,权衡得失,自己拿主意。”

5、临考指导
尔后,启心一直没和我联系。
5月6日,毕业班有一个入团仪式,我主动请缨,担纲新团员们的入团宣誓。因为我发现新团员名单里,有启心的名字。
“今天的入团仪式上,你来带领我们作入团宣誓,我好高兴,好激动呵。对于这次入团,我觉得很出乎意料,毕竟在班上,我显得太‘默默无闻’了。
噢,对了,张老师,忘了告诉你,我反复考虑,第一志愿报了中专。我自己的心理已经调节得挺平衡了,没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当晚,启心清脆明亮的声音从电话里水银泄地般地蹦出来。是的,合适的学习目标,让她重新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她的学习开始企稳,同时,少了学习的超负荷压力,她的各方面的才能也显现了出来。入团也是水到渠成。但是,她说得那么快,尤其是后半段“我没有低人一等的感觉”说得那么流畅,以至我的心里,反而轻轻地打了一个结。要知道,她的这一抉择早引起了整个年级的轩然大波,被很多人认为是不可思议之举,甚至已有校级领导来提醒辅导站,要对学生进行升学择业的专项指导。
“不过,剩下四十几天的复习时间,我的心理压力还是挺大的。我很害怕到时考场上失常,连中专也考不上。张老师,对付考试紧张有什么对策的?”问到这个问题时,虽说是新的一层焦虑,但启心的语速却正常起来了,看来,她对此倒已有准备。
由于学校安排的团体辅导活动中已多次涉及应对考试焦虑,一番理性思维的提示后,启心便满意地挂起了电话。我有意地回避了可能存在的“低人一等”的感觉可能引起的问题,也许已临近中考前夕,启心对此的“打包不理”也是一个办法。
其后一切,非常顺利。
启心以绝对高分考入第一志愿中专学校。启心非常适应中专的学习环境,捷报频传。

6、后续推进
由于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起步比较早,所以媒体往往关注很多。在又一年的中考前夕,一名跑教育线的王姓记者想要找些考试心理辅导的例子,恰巧,启心回学校来看望我,于是,我和记者一起,与启心作了一次采访式的交谈。
“你原本可能考上重点高中,为啥选择了中专?”
这个问题问她的人肯定太多了,启心回答起来已颇有“理性观念”大师的风范:“每个人在课业上不一定能拿第一,但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第一。”“能力比分数更重要,学习是无止境的。”“人生的快乐是尽自己所能,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
“许多人以为只有考上重点高中、考上大学才有出息,而三年前初中毕业时你却选择了中专,作为一个杭州市重点学校的学生,你不觉得可惜?”
“你承担了很多社会工作,组织了很多校外联谊活动,你认为,哪些能力得到了锻炼?对你将来会有帮助吗?”
所有问题顺风顺水。
“你的初中同学今年要考大学了,你会不会想他们的将来可能比你更好。”记者的问题一出,我心里的结和启心脸上的一抹遗憾一起浮出了水面。
“我读中专并不是说文凭不重要,或者说读重高不好,我只是觉得人的成才可以有多种途径,每个人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途径。比如,有的同学读大学,读硕士,有的读中专,读职高,这只是种人生选择,应该得到尊重。当然,就我而言,也没有认为我读了中专就够了,人的一生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只是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可以是多样的。比如我现在也在参加自学考试,已经有六门课通过考试,我想在中专里全都把它拿下!”
看来对这个问题,启心一直在自我反思。两年前就想和她挑破的问题此时由记者的口而出,得到越来越会自我分析的回答,尤其看到其通过自考的决心与作为,可以让人放心了。
“现在连大学生找工作也比较困难,你读的是中专,这对你现在找工作带来困难吗?”记者步步紧逼。
“这一点可能就是许多父母逼孩子非上大学的重要原因。我也有点想不通。其实有些工作并不一定需要本科生才能胜任,但单位却很重视学历。比如做会计,我觉得并不是说本科生能做的,我们就做不了。
我觉得做人首要的是自信、自尊,就像我,不要因为自己读中专就看不起自己。人生的快乐是尽自己所能,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而后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欣赏。当然我更希望全社会形成尊重普通劳动者的风气,到时不管选择什么工作,我都会开心地去面对。”
我想,这次采访帮助启心完成了一次直面社会现实的自我整理与澄清。

辅导效果:学会适合自我的抉择
距启心面临中考的三年后。
盛夏的暑意还未褪去,层层绿叶间透出的光晕把辅导室前的卵石路照得五彩斑斓,缓缓的知了声中,新学期气定神闲地,悄悄拉开了序幕。
又一张教师卡飘然而至。
张老师:
很久没联络了。
有几个好消息要告诉您,相信您一定也会为此感到高兴的。我当选了校学生会主席,拿了奖学金,评上了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学生会优秀干部。实习单位也发出了留用的意向……呵,张老师,面对这所有的一切,我想我真的为我当初的选择感到庆幸。也许就如你所说的,可能没有令人羡慕的文凭,没有“天之骄子”的桂冠。但我真的从中学到了很多,获得了很多。也许每个人就真的应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角度去发展,而不必一味地走“独木桥”。
张老师,真的很想谢谢您,支持了我的选择,给了我最初的信心!接下来,我还是会一如继往地努力下去。入党、保送大专,我都会积极争取。另外,我也打算参加明年5月的成人高考,毕竟,多一条路,多一份选择总是好的。张老师,你说是吗?
未来的路上,启心还会面临很多选择,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她已有了一次成功的尝试。

张莹
xxxx/10/6
本案启示
辅导员是来访者曾经的班主任,在担任来访者班主任期间,来访者就对辅导员的言行与为人非常欣赏;而在此次辅导之前,来访者与辅导员之间亦有多次的辅导经历,相互比较了解,来访者亦非常信任辅导员。因此,本案中,良好的咨询关系成为促进来访者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来访者的父母平和、易沟通,能站到子女的位置想问题。在辅导开始后,能很快地放弃自己的面子问题,遵从孩子的心灵呼唤,并善于寻求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点。成长的家庭环境亦成为来访者的支持系统。
本例参照了心理测试的结果,这给心理评估与判断以及辅导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并利于寻找到辅导中“可改变的因素”。
本例是典型的升学选择辅导个案,以认知调整为主,结合家庭辅导,技术层面的工作并不复杂。辅导过程中,辅导员以“心灵陪伴者”的角色,以“接纳理解”、“明确焦虑”、“理性坚持”、“权衡选择”和“临考指导”等的举措,协助来访者完成深思熟虑的抉择。而在抉择之后,辅导员继续关注,并以多种后续推进的手段,协助来访者真正完成直面社会现实的自我整理与澄清。
辅导的实际工作完成于数年前,直至去年才真正整理成文。迟迟不动笔的原因之一,也是在等待事实的验证,验证这一抉择的适宜性。因为这一抉择在当时的背景下多少有些特立独行,甚至被误为不求上进。而此时撰写启示与反思时,已值杭州提出有系列教育改革举措之时,如民办学校摇号制、直升制、后三分之一测试等,这些无一不是从制度创新的角度还原着教育的本来面目。而今,杭州教育更是从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教育使命入手,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市,共享品质教育。从教育的目标看,品质教育应当是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和谐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从教育的过程看,品质教育应当是充满关注生命气息的,能够让生命的活力充分涌流的,能够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的教育,是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包括学生家庭)及其构成的系统之间具有良好的教育生态关系的教育。从教育的效果看,品质教育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个性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能够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快速发展和进步的教育。
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咨询技术层面的学习确实重要,但更需要做的是——要更广泛、更深入人心地传播有益身心健康的观念,既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创设氛围,更为打造有品质的学校生活贡献理性的智慧。
生活可以有更多选择
重点初中、重点班,于一般人看来,进入这样的群体就意味着一定要读重点高中了。来访者以及来访者的家庭成员、学校教师一开始也都这么认为,似乎只有“选择”“公认”的读重高,考大学之路才是正确的。因此,来访者选择读中专后会引发轩然大波。但时至今日,这样的单一价值观仍有众多的拥趸。
有选择的生活有质量。从健康的角度看,高压力的生活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从适应的角度说,中等压力的生活不仅最利于有机体,而且最有利于心理上的平衡,是品质生活的保证。从此计,心理健康并不是不鼓励人生的积极进取,逃避生活的压力,降低追求的目标,而是提高人生质量的问题。而从人生的意义看,不仅“卓越”的人生有意义,“适宜”的人生也是一种成功。
本案正是基于这样的价值理念,从而为屡战屡败的来访者打开了另一扇窗,充分利用起了自身的特质,获得适宜而丰盛的人生。
选择是可培养的能力
从个人成长的角度看,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面临的选择机会越来越多;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社会越进步,个人选择的机会越多。这就对青少年的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者,不能忽略教育包含有培养这一能力的责任。
选择,确实是有具体的方法和技巧的。如,在作出人生的重要选择之前,我们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学会区别真实需求与虚荣,学会“听从心底的声音”。如,在作选择决策时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可以从why、how、where、who、what五个方面进行,以帮助自己系统地收集资料。why我为什么需要收集资料?how想选择一所合适的学校或一项理想的工作该如何收集资料?上网查询?实地考察?阅读书面资料……where想要收集升学就业资料,哪些地方是不能错过的?who哪些人能给我提供相关的资料?what哪些资料是我需要收集的?其次,我们要学会辨别、筛选信息,并衡量个人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还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最终做出“最适宜的选择”,而非“最优秀的选择”。
本案的选择能力培养集中体现在那次面对面的权衡选择环节。当然,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空椅子技术”等技术,效果可能更为丰富与深入。需要坚守的是:要让当事人自己作出选择,这样才能在选择中成长。
担起责任就能不后悔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提示着选择要慎重、果断,亦将选择的遗憾淡淡地宣染。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经消失在丛林深处。

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游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绵延无尽并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每一项选择都会有一项放弃,因此,很多人下意识地避免后悔与选择的压力,以“不选择”和“从众”来应对。而“选择人迹更少的一条”的人,往往会产生悔意,且常常压抑在心底。这个“结”不打开,会成为“一个未完成事项”潜伏。
本案的幸运在于,来访者在抉择并践行一年后接受了较为深刻的采访。这次采访帮助来访者完成了直面社会现实的自我整理与澄清,也为日后自己的学习计划作了“开题论证”。
是的,世界上没有完美的选择,而每一种选择都有相应的后果和责任。只要能担起选择的责任,敢于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便有无悔人生。

文章来
源一流范文网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