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幼儿教育的任务在于从体、 智、德、美诸方面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观察幼儿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教师必须观察,分析并记录幼儿的发展情况。”如果教师不去观 察分析幼儿,不掌握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就不可能了解幼儿,就不可能有效地对他进行教育,也就不可能实施《幼儿园规程》要求的“因人施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们需要对每个幼儿做好观察记录是教师应尽的职责,是促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的重要环节。
幼儿观察记录是幼儿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观察和探索,把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感受到的内容进行记录。在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什么是观察记录、为什么要进行观察记录以及如何在幼儿阶段有效地开展观察记录活动对当前的幼儿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学期我们将围绕如何对幼儿进行观察记录进行研讨,真正做到在观察中了解幼儿,发展幼儿。
二、工作重点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具有目的性、持久性、概括性三个特点。记录就是把听到的话、发生的事情、看到的场景情况书写下来的过程。从对观察与记录的特点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将幼儿观察记录理解为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教师通过观察、探索、实验,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结合自己的想象的进行记录的过程。因此,本学期工作室的工作方向是:通过学习优秀幼儿观察记录案例及幼儿观察记录相关的理论知识充分了解幼儿观察记录的价值与意义,挖掘本园优秀幼儿观察记录,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观察记录进行交流学习,使教师们对幼儿观察记录的方式得到新的认识。
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对“幼儿观察记录的目的和观察内容”进行研讨,针对“什么是幼儿观察记录?幼儿观察记录与角色游戏及区域游戏观察记录的相同与差异是什么?幼儿观察记录的目的性是什么?根据幼儿的活动表现,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记录?需要明确观察的目的,观察一般分为针对性地观察和随意观察。针对性的观察目的性更强,要确定观察什么,想了解什么方面,这样能具体的、详细的进行观察;随意观察一般是在活动中、游戏中等,教师在无意中捕捉到的有价值和思考意义的教育现象,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观察方式进行分析”,针对以上相关问题展开研讨。充分发挥幼儿观察记录的作用,适时、适度地对幼儿的探索行为予以支持和引导,有助于促使幼儿在自主的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让幼儿观察记录能够使儿童成为自己行为的观察者和研究者,有利于幼儿从潜在的自发、自在的探索者走向自主自为的研究者。
三、内容与措施
1、时间保障
每逢单周开展一次为时一小时的工作室成员集中活动,做好每次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和活动后的书面记录并及时进行整理汇总,上传幼儿园网站。
2、加强理论学习
如何将教育理念实际教学中,进而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不仅需要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文件,也需要教师们积极阅读各种教育刊物,收集相关幼儿观察记录学习内容。结合《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相关理论,进行理论知识的丰富。
3、网络论坛
利用网络平台,发帖、回复,分组教研等形式,交流各自在撰写幼儿观察记录时存在的一些难点与困惑,在纵向比较、横向联系的过程中,鼓励大家分享、交流学习到的先进理论知识,以此来摸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4、幼儿观察记录园本交流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观察记录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幼儿观察记录的撰写方式。从全园教师中挑选优秀幼儿观察记录进行交流学习。
5、资料整理。
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提升经验”的循环研讨过程中,我们将不断反思调整、逐步完善,形成初步的有效经验,期末整理汇总各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