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有新任务,新形势有新要求。11月2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正式发布。通过对《准则》《条例》的初步学习,我感到,要贯彻落实好《准则》、《条例》,加强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就必须在提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上下功夫。
提高自我教育能力重在加强自身修养,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剖析反省自己违法乱纪的原因时,第一条往往都是不注重学习,放松了思想改造。为此,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搞好自我教育,才能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自觉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一要准确定位人生坐标。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在案发前,有的追求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有的追求西方享乐主义的生存现象,有的追求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等等。从根本说,主要是这些人的思想“总开关”发生了问题,游离了正确的人生坐标,致使人生航船驶入了歧途。分析其违法违纪的原因,首先是不重视学习,不重视自我改造,久而久之自我教育的意识逐渐淡化,拒腐防变的免疫力逐渐减弱,以至于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为此,每名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既要以反面案例警示,又要用正面典型导航。要自觉以成克杰、陈希同、王守业等反面典型为镜子,常揭自己之短,常思自己之过,经常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回头看,对自己隐藏在思想深处的、不敢见人的缺点、弱点进行无情剖析,解决好入党为什么、在位想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不断强化对党的政治认同、实践认同和情感认同,努力做到信念如铁、意志似钢、立场坚定、永不迷航。
二要合理驾驭个人欲望。“人到无求品自高,从无私欲身刚正”。人的欲望无止境,如不加以约束,势必放纵,贪婪无度。分析少数腐败分子违法乱纪的原因,大都与贪权、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贪功有关,热衷于讲排场、图享受,不关心人民群众疾苦。这些问题是与我党的根本宗旨背道而驰的。“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渊之鱼,死于芳饵。”古往今来,贪欲不知毁了多少人的功名事业,不知使多少人身败名裂。鉴于此,每名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常敲警示之钟,切实做到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清之事不为,不为私利所动;要常怀律己之心,加强自我改造,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不为名利所累;要常修为政之德,坚持用党性原则约束自己,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不为名所累,不为情所困,不为利所惑,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三要始终保持良好心态。良好的心态是满足一个人精神需求的基本条件。然而,在当前社会大开放大变革的形势下,受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的心态发生了扭曲。一是迫切的求官心态。有的嫌弃自己岗位不理想、成长进步太慢,始终盯着岗位干工作;二是强烈的求富心态。有的总与地方大企业的老板和高管比收入,越比心理越失衡。三是一味的求稳心态。有的不求有作为,但求不出事,甚至做官不做事。这些不良心态,使得个别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产生误区,导致跑官要官、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问题时有发生。事实表明,面对方方面面的考验,心态好不好至关重要。心态好,就很容易满足;心态不好,就欲壑难填。为此,每名党员领导干部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忍得住孤独,不比官大、不比权高,克已奉公,无私奉献,永远做忠实的人民公仆。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关键在于自觉用制度规范自己的从政行为
分析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违法乱纪的教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是遵章守纪意识淡薄,不重视加强自我管理。党员领导干部身在重要岗位,能不能自己管住自己,关键在于能否自觉用制度规范自己的从政行为。
一是带头执行廉政法规。“天地方圆有规则,立世做人讲规矩”。近年来,为深入抓好反腐倡廉建设,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廉政法规,立法工作抓得很有成效。但是,从个别党员领导干部违法犯罪的教训看,廉政制度不落实、虚落实的问题还比较严重。有的只是把廉政制度写在了纸上、挂在了墙上、讲在了嘴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之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廉政法规的惧怕心理,总以为自己很“牛”、本事很大、“能量”很强,不把组织和领导放在眼里,甚至把法规制度抛在脑后。“好制度不执行,还是等于零”。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自觉遵守廉政法规,并常怀敬畏之心,才能时刻保持如临深渊的心态,不敢恣意妄为。鉴于此,每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规、用法规、守法规,自觉按法规制度办事、按职责权限办事、按法定程序办事,切实维护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带头遵守廉政准则、述职述廉、诫免谈话、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等制度,坚持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带头做落实廉政制度的表率。要坚持做到事事讲原则、用权守规矩、为官保本色,切实把廉政制度转化为做人做事做官的自觉行动,转化为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准则,自觉成为崇尚法治、恪守法纪的模范。
二是带头坚持阳光用权。风气好与坏,全凭领导带。领导干部以权谋私,甚至违法犯罪,往往与经费管理不严有直接关系。在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经费开支等敏感问题上,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落实党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要求,自觉做到不授意、不暗示、不干预,切实按规定公开招投标,按工作程序办事,按党性原则办事,不违反规定从中谋取私利。在涉及干部调整、评先评优等热点敏感问题上,要全面推行事务公开,自觉带头严守规定、不打招呼,严格自律、不越底线,以自身的模范行动为部属作表率。要重视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及身边的工作人员,防止腐败分子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把他们作为拉拢腐蚀和打开缺口的对象。对于违反规定的人和事,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较真碰硬,坚决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
三是带头抵制各种诱惑。党员领导干部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因工作需要与外界交往接触较多,容易成为别有用心的人“拉拢腐蚀”的重点。如果领导干部生活不检点、交往不谨慎、娱乐不把控,就很难守住“精神家园”。为此,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八小时以外”的自我管理,自觉做到纯正生活圈、控制交往圈、谨慎娱乐圈,在新形势下显得越来越重要。每名党员领导干部要明白“三圈”之中有法度、有自律、有人格,心存侥幸就会走向不幸,忽视自律就会遭到刑律,丧失信念就会滋生邪念。要从严把握交往的范围,坚持择良而交、择善而处;要从严把握交往的分寸,做到交而不失控、交而不失态;要从严把握交往的原则,做到身处“权力圈”保持政治清醒,接触“经济圈”保持身心洁净,联系“文化圈”保持品位高雅。要自觉以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抵制低级趣味,追求高尚情趣,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忠实履职尽责,带领单位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上。要守住纪律的防线,时刻提醒自己,哪些地方去不得、哪些规矩破不得、哪些事情干不得,做到知所守、知所拒,不为诱惑所乱,及早发现和改正自己作风方面的问题,不断提高自控能力。
提高自我监督能力就是要在“三个自觉”上用气力
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但更重要的是强化自我监督意识,切实做到自我监督。只有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生活关、人情关,才能真正把自己管住、管严、管好。
一要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党章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还必须参加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然而,当前确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按要求过组织生活,不愿接受组织监督。有的同志凌驾于组织和群众之上,把上级的监督视为对自己不信任,把同级的监督视为与自己闹矛盾,把下级的监督视为对自己不尊重,把群众的监督视为跟自己过不去。为此,每名党员领导干部既要主动接受同级组织的监督,又接受下级组织的监督,还要接受纪检、审计等职能部门的监督。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内组织生活,本着“事无不可对党言”的精神,积极主动向组织汇报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使组织掌握和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诚心诚意接受批评和帮助,不搞特殊化。
二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舆论监督主要是公众通过一定形式和传播媒体表达舆论影响决策的社会现象,在很多情况下也指新闻媒体对社会团体、政府、政党的批评,以促使其改正错误。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就是利用新闻媒体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监督。当前,这种监督形式,对于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抓好反腐倡廉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每名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向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的廉洁从政先进典型学习,从新闻媒体公开曝光和披露的腐败现象中受到警示教育,努力弘扬新风正气,狠刹歪风邪气。
三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是我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一种有效途径。监督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种权力,是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纪律监督的重要举措。每名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把接受群众监督作为提高自身免役力的苦口良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民声、察民意、访民情、受监督。在思想上要心甘情愿。每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受监督就是受保护”的理念、“接受监督人人平等”理念、“参与监督人人有责”的理念,防止和克服接受教育挂空档,接受管理不自觉,接受监督不诚恳的现象。在形式上要公开公正。要通过举报信箱、监督电话、网络平台等途径,听群众心声,请群众献策,由群众评判,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在主体上要扩大范围。既要接受党内监督,又要接受党外监督;既要接受领导监督,又要接受群众监督;既要接受单位内部监督,又要接受社会各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