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6日下午,我们很荣幸的在文三多功能厅听到了郑州教研室周文胜主任关于课程领导力的培训,感受颇多,周主任对课程理解的深度、眼光所占的高度以及温文尔雅、婉婉道来的风格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理论加上充足的示例把很多深奥的问题讲解得浅显易懂,十分受益。
一、明确方向
首先,通过培训,明确了课程的概念和分类。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是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唯一途径,没有课程的学校应该不能称为学校,至多就是一个聚集人学习的地方。周主任详细的从五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了分类,使我们对课程点状的认识逐渐连成一个整体的感知。从管理视角上可以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从层级视视角可以分为理想课程、正式课程、运作课程、经验课程;从结构视角可以分为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空无课程。从内容组织视角可以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从课程取向视角可以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三级课程中校本课程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大约占到了12%,如果能和综合实践的8%合并,将达到20%左右,也就是说,学校有很大的自主开发的空间。从层级视角看,教师所涉及的课程其实就是学期或模块的课程纲要、单元或课时计划及课堂教学等内容。对空无课程的提法感觉很新美鲜,这使我们教育者得不断的去思考,哪些是该有而没有、应教而未教的课程,比如民主素养、坚强意志、包容异已等。
其次明确了课程领导力其实就是人的能力。要想使课程领导力有生命,就得不断的提高领导和教师的能力。作为教师,已经拥有了课程的决策权力、设计权力、实施权力和评价权力,我们还得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素质,包括课程意识、课程开发能力、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等。
作为学校的领导,更要不断学习,对课程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一是能合理规划课程。如研制《学校课程规划整体方案》,包括《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学科课程规划方案即《课程纲要》与教学设计等。二是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如分解学科课程标准;按《学期课程纲要》与教学设计开展教学;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估等活动。三是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例如如何基于标准命制试题;如何基于标准确定评价任务,制定评分规则等。四是要积极思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第三明确了学校课程规划是学校对在本校实施的所有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整体规划。实质是要回答两大问题:1、国家课程如何校本化实施或如何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2、校本课程如何合理开发?学校课程规划方案一般包括学校的愿景与使命、分年级的课程计划表、学科课程规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校本课程规划与开发、教学与评价、管理与保障等内容。文本以纲要的形式呈现,以学科课程规划为例,各教研组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编制学习科学期课程纲要,最后任课教师依此编制单元或主题或课时教案。
第四是明确了校本课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构成。周主任用框架的形式说出了学生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工具等方面需要的核心素养。具体如下:(人与社会)国家认同、伦理道德、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法律素养、交往合作;(人与自然)环保素养;(人与自我)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学习素养、实践素养、创新素养;(人与工具)语言素养、数学素养、人文素养、科技素养、信息素养。
第五是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应以满足学校中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为根本宗旨。杜威关于儿童兴趣的研究很值得一读。他分为四类兴趣(本能或冲动):1、社交本能。在谈话、交际和交往中表现出的兴趣,语言本能是儿童社会表达的最简单形式;2、制作本能。在游戏、运动、制作材料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3、探究本能。探究或发现事物的兴趣;4、艺术性本能。四类兴趣是儿童的自然资源泉,儿童后天经验就是在这四类兴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开发应建立在这四类基础之上。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应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这些兴趣或冲动来制定相应的课程。
二、困惑思考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存在一些疑惑。比如:
1、课程实施过程中难度拔高现象严重。课程标准对教学基本要求的描述精度不够,表述课程基本要求的学习水平界定不科学、不清晰,缺乏操作性和规定性。课程实施和考试评价中,难度难以把握,导致整个教学过程的课程要求被不断拔高。
2、缺乏通过对课程整体设计、实施、评价来持续完善课程的能力。
3、对于评价存在一些误区。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教学研究部门专业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提高教学成效的内在要求。而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评价方式单一,评价结果被过度加以高利害的处理等。
4、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仍待加强。如教学内容中的学科知识,应该成为学生精神和德性发展的智力基础;教学组织和形式应该对学生形成合作、包容的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过程所营造的自由、民主、平等氛围,应该有利于形成创新精神和追求真理与正义的品性;教育教学中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在学校生活中体现的人生准则和处事规范,应该成为学生示范和榜样。
三、行动研究
结合出现的一些问题与困惑,我们结合周主任的讲解和其它学校的做法,想到了一些解决的方法与策略。
1、进一步完善和把握教学基本要求,提高教学和评价的有效性。首先要提高《课程标准》对“基本要求”描述精度,将学科核心能力作为内容标准进行描述;通过学习水平的界定提高描述精度;对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示例”和“限制性描述”来补充说明“基本要求”的内涵。其次要把握课程实施的研究。要设计基于标准的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改善“师生关系”为目标,进一步研究改进教学过程。最后要加强评价研究。探索基于目标的作业设计,提高作业的解释性和有效性。
2、以打造“和谐、有效”课堂形态为突破口,提升课程实施能力。一是落实教学基本规范,二是把握教学基本要求,三是改革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式。四是建立学习型团队,提升课程研究能力。
3、加强教研工作,更好支持课程与教学改革,将教研工作落到实处,使其常规化、规范化、有效化。比如我们学校校长带头,所有的领导班子成员每周至少上两节课,并且深入到各个组的校本教研中去,起到了很好的引领、服务作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努力使教研工作更加规范与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