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能站在这里做经验交流,我感到很荣幸、很激动,同时更多的是不安,说到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在座的老师都非常丰富,和大家相比,我还处在学习阶段,谈不上什么经验。但我又想,我能站在这里,是因为大家对我的肯定和支持,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我要珍惜,所以接下来算不上是经验交流,只是结合南京的学习经历,把自己做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得失、酸甜苦辣总结为以下几点,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亲其师,信其道
像有句话说的那样,“班班有本难念的经”,“幸福的班级个个相似,不幸的班级各有各的不同”,我觉得,自己班里的调皮孩子尤其多,时不时地惹事、扣分,人家都说每个班都有每个班的班风,而班风与班主任的作风密切相关,我不知道这是我的原因造成他们的顽皮还是分班时恰巧这些顽皮的孩子都来了这个班级。在很多老师的眼里,我是一个严厉的老师,乍一听到,还很委屈,其实我自己反思,自己确实也很严厉。他们是我的孩子,我对他们又爱又气。尽管清楚地记得寒假的论坛上,大谈特谈自己的教育理想——心平气和,这却是一件说来容易做来难的事情。在一次次情感的撞击、底线的碰触中,终究败给了止不住的愤怒,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就这样,孩子不听话,心情烦躁,接二连三发火,作业控制不好数量等等,都牵扯到了一起,充分发挥了蝴蝶效应的后果。感觉有时,是在进行一种自残,给孩子们布置了作业,自己还忙得焦头烂额地批改,最后累了孩子们,家长们也各种不情愿。
后来,恰巧优质课后找王主任评课,王主任和我聊起平时的教学工作,我也向王主任叙述了我的苦恼和问题,王主任在交流中告诉我“亲其师,信其道”,首先得让孩子们喜欢我,然后才会喜欢我这门学科,他才能真正地学好。这似乎把我惊醒了,仔细反思,我天天对孩子那么严厉,作业那么多,久而久之,孩子们还喜欢我吗?那岂不是一种恶性循环吗?六年这么下来,可能谁过得都不安生,我多么希望,六年后的自己,得到的是孩子们对我的恋恋不舍,而不是远远唾弃啊!想想在自己的教学中,确实有时会因为心急而考虑不到孩子们的感受,导致不能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致使孩子们受累,这的确是我的极大错误。
反思过后,我决定真正地心平气和地来对待孩子们,我选择放慢我的语调,从他们的接受能力来考虑我的话语,尽量默念三秒后再选择说话,尽量表情灵活,不显得凶神恶煞,几天下来,我发现孩子们比以前可爱了。我想,今后还是用这种心态、语调去对待我可爱的孩子们吧。也许这会让孩子们真正喜欢上我这门学科!
南京的学习中,杨坚老师也说,名师是把自己种到孩子心上的人。一个孩子喜欢学习,一定是从喜欢老师开始的。看了这句话,让我又一次想到了“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不要再埋怨孩子不喜欢学习,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让孩子喜欢上我们,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做一名被学生喜欢的老师!杨老师还说,教育不是追求成功,而是追求幸福。教育是一项幸福的事业,必须以幸福为目标、为导向!如果天天被愤怒环绕,何有幸福可言?临近暑假写《成长记录册》的时候,每个孩子的优点缺点在脑子里过滤了一遍,掀开一本本记录册,突然发现自己有很多话想和孩子们说,发觉他们个个都可爱至极,一个个可爱的小脸庞在脑子里盘旋。我想,在我的职业生涯里,能有他们的陪伴,这就是我的一种幸福吧!
二、表达期待,及时赞美
记得教育心理学上有个“皮格马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以避免对方失望。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功,但能不能成功,取决于我们教师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和鼓励他。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请多给孩子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我们的赞美之中。南京学习时,郑杰老师更是通过科学验证的方式,向我们阐释了关注什么就强化什么的道理,所以一定要关注孩子的优点!若是关注孩子的缺点,那么就会不断强化孩子的缺点!班里的王少军,接受能力比其他孩子都要慢,但在班里,我从来不会责怪他的笨拙,哪怕一点儿的小进步,我也会使劲夸赞,每次一夸赞,他的上课积极性就特别高。临近期末,我告诉他老师觉得你肯定能考A,可是我心里明白,这对他来说,简直太难了,不考C已经是万幸。就这样,内心深处没抱希望,嘴头上却一直这样给他期望,没想到到了期末,居然考了A,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后进生,要想让他们有所提高,老师一定要给予他们期望。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去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温暖,给予他们的信心,让学生从内心发现自己的优点所在,从而努力学习。有一次上收学校的问卷调查,一眼扫到王少军妈妈的话,上面写着:“在这我非常感谢一三班的老师们,我儿子因接受能力有点儿慢,老师给予充分的关爱,并且牺牲休息时间为孩子补课,每天都用鼓励的方法教孩子上学,虽然孩子学习不是很好,但特别爱上学,因为孩子在学校从来没有受到打击,真诚地谢谢老师们。”看到她的话,我感到无比地欣慰,感谢家长的认可与肯定,更让我尝到了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带给我的成就感。
对孩子的赞美、表扬,一定要及时、准确。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有时上课铃响了,教室里还乱哄哄的,这时我会拿起粉笔,把坐得最端正的那个孩子的名字写到黑板上,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许多。我在班里,每天都会把几个听话孩子的名字写到黑板上光荣榜的模块中。班里的上课纪律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
三、孩子是一粒充满无限可能的种子,静待花开
听杨坚老师的报告时,杨老师说孩子根本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粒种子,充满着各种可能与奇迹,会长出我们所不知道的无限可能,教育不是对白纸的改造,而是去发现种子里孕育的精彩。不同的种子,有不同的花期,迟开早开的花朵,同样美丽。“在学校表现好”不代表“在社会表现好”,我们身边的大器晚成者,比比皆是。孩子的成长是场马拉松,教育需要静待花开。教育首先是发现,然后去成全,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听着杨老师的报告,我脑子里浮现出了49个孩子的身影,他们是充满个性的一个个小精灵,我为什么非得把他们培养成一种人呢?想起了班里老是慢半拍的王少军,接受能力差的冯建霖。我何必去强求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学习程度呢?这对他们来说是艰难的,对我来说,岂不是自寻烦恼吗?正因为孩子们的兴趣不同、发展不同,才有了现在所谓的三百六十行。我们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牛顿、爱迪生。从那以后,我尽量考虑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去评价、教导每个孩子,不去过分地强求,不去控制生命发展的方向,而是激扬生命。
四、教育孩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一次,班里的井**因为打闹被扣分了,这个孩子平时学习很好,也特别聪明,看起来也很老实,可是为什么老是因为打闹或者乱跑乱跳的事儿给班里扣分呢?我感到非常纳闷,于是请他到办公室里谈话,当我问他为什么老师不让他们打闹时,他说会被扣分,我接着问为什么要扣分呢?他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后低声说:“不知道”。此时的我,有点儿蒙了,我没想到他居然会告诉我不知道。他的妈妈是大学老师,爸爸在看守所工作,我也曾因为孩子打闹、乱跑的问题和家长沟通过,我觉得他的爸爸妈妈应该跟他讲过这关乎安全,可是孩子告诉我他不知道。于是,我只能给他一步步地分析,如果打闹或者乱跑乱跳,会对自己和同学造成什么危险,会给爸爸妈妈造成什么损失和影响。从那之后,孩子就没因为打闹乱跑被扣分了。通过这件事,我想我还是要时刻记住,他们还只是一个孩子,有许多简单的道理他们不懂,需要我耐心地告诉他们。特别是针对孩子屡次犯错的问题,需要我静下心来深究原因,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把孩子可能不理解的东西尽量讲细致、讲清楚,那么才能减少孩子犯同样错误的可能。
有段时间,班里的女孩子流行抹口红、染指甲,开始的时候我还没太在意,后来发现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在一次班会我告诉孩子们这样做的坏处,这种现象果真没有再出现。以后再发现类似情况,一定要把他们扼杀在萌芽状态。
其实,不论是知识的掌握还是规范的学习,在让孩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中,都要注意保证我们讲解时的耐心和细致,这样才能让师生处在愉快轻松的交流环境中,这样也才能让孩子学得更好。这是我在暑假学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学车时,重新做回了学生。而我的教练,就是一个极其没有耐心的教者,他讨厌我们寻根刨底的问题,有时选择大声呵斥、有时选择默而不语,致使我十分讨厌他。可是反过来想想,他不正是在学校里的自己吗?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不正是我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吗?顿时感觉惭愧不已,暗暗发誓开学后一定要做到不急、不躁,做一个有耐心的好老师。
五、做个有爱的班主任
郑杰老师说,孩子在做错事情时,一般都是直觉判断,而非有预谋的价值判断,比如一个孩子把别人的东西弄坏了,这并非已经预谋了好些天的事情。尽管家长、老师总是告诉他不要乱碰别人的东西,但在事情的发生过程中,这些话语还是起不到任何作用。听了郑老师的话,我突然明朗了很多,有时我们并不应该劈头盖脸地责备孩子,这也非他们的本意,这与孩子的人格、品质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要想得太过复杂。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总是搞一些“小动作”,或和同学在课堂上说几句话,这些都是小孩子的天性所致。他们还只是单纯的孩子,我们不能用厌恶、丑恶的表情去对待他们,要表达出对孩子们的爱。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时机,是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引导孩子去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样才会强化孩子心中的是非意识,提高孩子的判断力。对孩子,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教育,比如间接方式的讲故事、看电影等等。我们要用积极的情感和情趣去引导孩子正确的归因,给孩子正确的暗示,不能把他们的进步归因为聪明和优秀,而是他的努力,要赞美孩子的努力付出。低年级孩子的思想里充斥着各种贪玩的念头,前一分钟告诉他们的规矩,会在瞬间忘得一干二净,我想,也许我们老师就是应该扮演一个唠叨不止的妈妈,一直和他们强调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时间久了自然在他们的脑子里留下印象,所以我们不能怕重复、怕啰嗦!
有这样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下来。北风使出了浑身的力气,刮得天地间飞沙走石,一片昏暗。但风越大,越是寒冷,行人的大衣就裹得越紧,结果失败了。然后是太阳上场,他不声不响地将阳光洒向大地,天地间温暖而明亮。行人渐渐感到热了,就解开大衣的扣子。阳光越来越温暖,行人终于脱下大衣。从这则寓言里,我们可以领悟到阳光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对孩子的训斥就好比这北风,对孩子的爱就好比这阳光,做一个心中有阳光的班主任,与他们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把自己爱的阳光照射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让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之中茁壮成长,那么再顽固的学生也能被改变、被转化!
六、与家长沟通交流要不卑不亢,真挚诚恳
在班里有两个家长不管孩子的学习,尤其是上半年刚转来的一个孩子,先不说学习,仅仅是看他的字,就是潦草至极,作业本发下去没有几天,已经是惨不忍睹的样子了。学习上,基础训练做得一塌糊涂,错题一向不知道更改,强调一百八十遍都不顶用,跟家长交流沟通,家长的回应态度很好,诸问题和家长强调一遍,第二天拿过来基础训练一看,照样错题不改,不会的题空了一片,再和家长沟通交流,态度依旧很好,但是行动上却不落实,总是有应付的嫌疑,孩子的学习还是抓不上去。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后来借群众路线实践活动谈心谈话的机会,顺便向王校长请教。面对这样的状况,王校长支招说,当我打电话和孩子家长说孩子需要完成什么任务后,如果第二天孩子没有完成,那么我应该给家长打电话,让家长把孩子带回去,完成后再回学校上学。并且告诉家长,这样做是让孩子养成规则意识,时刻遵守班级、学校的规则,那么他长大了之后才会做一个遵守社会规则的人,从低年级就应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学习习惯好了,将来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还要和家长讲明白,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两相结合,在小学阶段,家庭教育更是占到了70%多,所以不要认为孩子被送到学校里来就可以不管,孩子的成长进步离不开父母和老师的共同关注。听了王校长的话,我在心里就有了底儿。之后,当这两个孩子依旧不按时完成作业时,我就按照王校长说的去和家长不卑不亢地交流,真挚诚恳地分析,后来家长果真变得比以前负责了,孩子的成绩也有所提升。
人生之旅,就像一列生命列车。孩子便是我们生命列车上的同行者。孩子上车时都是空空的行囊,但愿同行的六年,我们能给他们装满甜蜜的记忆。作为一名只有一年教龄的小学班主任,我是幼稚的、不成熟的,我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以上只是我对班主任工作的一点粗浅见解,有不妥之处,请同事们多提宝贵意见,并予以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