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观后感 内容页

中国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电影符号来阐释

后殖民主义是在后现代思潮之后诞生的对帝国主义和殖民化的研究。 主要关注权力、历史、文化、宣传媒体对殖民主题、身份、民族、颠覆、镇压、颠覆的作用。 该主题的理论趋势。 后殖民主义是相对于殖民主义而言的。 “后”字更像是一种微妙的渗透。 帝国主义已经从真正的殖民侵略转向经济控制、政治影响和文化同化。 这一点在电影《时间的窃贼》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本文将通过中国后殖民语境下的文本分析和电影符号进行阐释。

1.文本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后殖民电影批评倾向于将电影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放在全球文化的参照系中进行讨论。 同时,它也试图在西方后殖民主义的理论语境中关注中国电影。 “他者”的历史与现实。

1. 历史背景

影片以孩子的视角讲述故事,是一个包裹着温暖的历史隐喻。 为了突出故事情节,导演故意模糊了历史背景。 邻里和谐,充满怀旧之情。 永利街的杂货店、和父母一起去看的老戏院、银幕上的《夜光杯》、弟弟喜欢的冯宝宝,一切似乎都一样。 和谐,但和谐之下却隐藏着风暴。 弟弟把“鸦片战争”形容为“虾米战争”。 当可怜的外籍警察到罗家收保护费时,外籍警察在大人眼里就是一个“恶霸”。 但在弟弟眼里,他是一个会玩、会玩的朋友。 弟弟收集的英国国旗和名人照片,无不表达了他对这个曾经带领香港走向繁荣的前主权国家的怀念。 也是导演对殖民者的美化,对整个殖民环境的美化。 。 我拼凑出来的这些珍贵物品,展现了香港身份的尴尬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交融。 孙悟空、夜光杯、英国国旗、双黄莲蓉月饼、鱼缸头盔。 这些拼贴元素都还原了当时的香港。 情况。

2. 故事情节

电影中小人物们所传达的积极态度和坚强信念,确实难能可贵。 然而,历史就是历史,一个家庭的乐观、一个社区的和谐稳定并不能掩盖当时整个社会的动荡。

1997年临近,乱世之中,芳菲与洛锦衣的初生爱情在历史环境下不得不分别结束。 不断飞过罗家鞋店上空的飞机给人一种压迫感,一家人遭遇的风暴只是整个香港的一个缩影。 ,香港人陷入焦虑之中。 芳菲随父母移民国外,后来遭遇风浪,病重去世。 这是1997年回归前的恐惧的隐喻。去任何地方都比留在香港好。 香港社会已经病入膏肓。 后殖民语境利用各种对其自身价值毫不怀疑的软意识形态策略和温和方法来掩盖现实。

通过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可以赋予两兄弟新的意义,这与香港社会的变化不谋而合:大哥罗锦义代表“1997年前”时代;大哥罗锦义代表“1997年前”时代;大哥罗锦义代表“1997年前”时代。 弟弟罗金儿则代表“1997年后”时代。 。 “大哥罗锦衣讲求竞争(跑得第一的就是胜者),以非凡的干劲赢得上流社会(富家女)的关注,并试图通过殖民教育获得向上阶层流动的机会。然而,大限将至世界历史故事,他迫切需要改变,他还得去北京治病,弟弟罗金儿按照奶奶的嘱咐,扔掉了所有他所爱的东西,扔进了苦海,包括英国国旗(这是告别前主权国家的象征,这是非常明显的)。”

《时间的窃贼》直言不讳地强调了英语在香港社会多处的主导地位。 这种强调的背后,是影片中人物和导演对殖民主义的潜意识认知。 洛家和邻居在露天吃饭的时候,邻居让洛锦衣过去帮他们读一下英文信上写的内容。 他的眼神里满是期待和赞叹,“你真有出息,那些外文都是一波三折,有长有短。” 认识真好。”“锦衣,爸爸,你真幸运。 你儿子真有前途。 ” 中秋节将至,外国警察到罗家收保护费,他对弟弟说:“在香港,英语比英语更重要。中国人。 你必须精通英语才能成功,明白吗?”

3. 音乐处理

洛锦衣的葬礼上,苏格兰风笛奏出了一段忧郁的乐曲。 当风笛响起的时候,兄弟二人相处的场景就闪现了出来。 悲伤的音乐伴随着黑白的画面。 表面上是对哥哥的怀念,实际上是对“1997年之前”时代和宗主国的怀念。 影片多次使用外语歌曲,展现了在英国文化下成长的一代人的审美情趣。 片中有一幕,哥哥在阁楼听孙悟空的《我要自由》,隐喻1997年后香港渴望摆脱大陆接管、独立生存的愿望。 悠扬的旋律伴随着淡淡的忧伤,不禁牵动着观众的心。 他的内心浸透着西方的精英意识世界历史故事,这种意识以文化渗透的方式“迫使”观众认同创作者。

二、中国后殖民语境下的电影符号

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东西方文化之间并无“优劣”之分。 但当今世界,帝国主义自从瓜分了殖民地之后,就开始构建和命名世界的“象征秩序”。

比如第一世界的电影发达,第三世界的电影落后。 这种话语系统至今仍在使用。 早期的第五代,如张艺谋、陈凯歌,就具有迎合这种话语体系的特点。 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刻意表现灯笼的点亮和关闭,重点突出封建家庭的愚昧落后、家族统治者的绝对权威以及他们对先进发达的西式制度拯救的渴望。落后地区的人民。 现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电影正是以颠覆殖民文化的帝国主义电影的意义上存在的。 以《时间的窃贼》为例。 罗晋1、罗晋2生活在底层贫困家庭。 他们全家供养弟弟上高中,生活贫困,靠经营鞋店为生。 这种学习西方精英文化就可以改变命运的观念深入人心。 另一个故事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讲述。 罗进入一所普通学校,全家人齐心协力,把鞋店越做越大,占领香港市场,成为一代“鞋王”,但编剧却没有这样写。 编剧的描写是一幅展现贫困和生活动荡的风景,在后殖民语境下显得略显刻意。

导演并没有关注香港回归前的发展以及中国大陆政府的积极推动。 罗锦怡病重后,吴君如饰演的母亲前往北京求诊。 门诊部办公室破旧不堪,毛主席雕像被放在显眼的位置。 虽然大陆不再一味崇拜1997年前的毛主席,但镜头却总是在无意中强调出一种陌生的政治氛围。 导演的镜头是一台书写“后殖民时代”“特色”的机器。 它提供了“他者”的消费,让“第一世界”奇迹般地看到了一个眼花缭乱、目瞪口呆的世界。 ,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空间。 比如,张艺谋电影的“隐含读者”并不是中国大陆的华语观众,因为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张艺谋用惊悚小说讲述的中国,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文化和民族。 把握是具体的,他们不需要张艺谋神秘的“空间”提供的消耗。 《时光之盗》虽然不像张艺谋早期作品的形式美那样“迎合”,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相似之处。 《时光盗贼》成功地将香港的怀旧温暖与后殖民主义和精英文化结合起来,用本土化的叙事方式让观众感到舒服。 这也是上文提到的利用儿童作为叙述者。 优点是好看,不像张艺谋、陈凯歌那么沉重。 它们提供了一个隐喻的中国,因此很受西方影评人的欢迎。 导演们提供了一种“他者”的消费,一个需要拯救的陌生东方,一个梦中陌生的世界。 社会和国家。

《时光盗贼》中的这些场景,都归功于当时香港的情况。 正如杜波依斯坦言,“美国人,黑人。感受两个灵魂,两个思想,两场不可调和的战斗;一个黑人的身体里有两个敌对的思想。” 当它还是英国殖民地时,香港人避免谈论你的身份。 但1997年回归后,香港人突然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我是谁? 他们陷入了与美国黑人类似的身份困境:我是谁,我是英国人、香港人还是中国人? 这种质疑与香港的“去中国化”政策有关。 新香港人对《基本法》印象甚少。 他们从小生活在英国的环境中,对童年的记忆非常熟悉。 1997年闯入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即将发生改变。 很多经典作品都是在恐惧和无力之中诞生的。 。 《时间的窃贼》中的一个细节是,大哥去世后不久,弟弟为了与哥哥团聚,采用了祖母的方法:将所有心爱的东西扔进了苦海。 他扔掉了夜光杯和“孙悟空”,扔掉了英国国旗,扔掉了捂着头的鱼缸,最后什么也没有剩下。 这或许是导演在暗示:香港人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保留西方工业文化,注定文化无根。

在《时光盗贼》中,导演传达了对殖民时期的怀念和对港英政府的感激之情。 香港就像英国的寄养儿童。 与台湾类似,“弃儿”感和身份困惑可能是香港身份危机的根源。

王宁,《后现代主义》,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9-65页

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7年9月,第506页

陈志华:“岁月贼偷了什么?” 发表于2010年2月28日明报

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7年9月,第5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