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书心得
——用“关心”来治疗千疮百孔的教育
有幸拜读了内尔?诺丁斯博士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我感到她的文笔独特而引人入胜。其风格既显示一个学者固有的严谨缜密,又不乏一个普通人的随意和亲切。在书中,她以多种身份与读者交谈:一个哲学家、一个前任数学教师、一个母亲、一个充满激情和爱心的人。她强调教育的道德意义,主张教育应该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从这样的教育目的出发,她以大量篇幅详尽地描述了一个新的教育模式。
学校课程必须围绕关心来重新组织,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建立一个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环境,对学生的各种兴趣和才能予以开发和培养。围绕这一主旨,书中详尽阐述了学校的主要目的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以及精神世界。她应用大量实例,特别是来自数学和艺术教学过程中的实例,来阐述她的观点。
对于身为教师的我,一直觉得现在中国的教育有很大的问题,犹如诺丁斯尖锐地指出的一样:年轻人正在接受的是一个“道德上贫困的教育”。但是我们自己却又无法提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而她所认为的“在培养学生学术竞争力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本身,不能忽视他们的目的、焦虑和身处的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给我指明了方向。
中国的教育经历了一种可悲的变化:所有的学生被强迫灌输一个统一的标准课程,并且接受统一的标准化的考试。虽然遭到众多富有远见的教育理论家的反对,考试机构仍然控制着我们的学校生活。因此,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评价影响着我们的学校生活。
在学校里我们会过多的强调学习。所有的话题都离不开学生的学习。这样过多的强调就在无形之中加深了孩子对成年人的不满,他们抱怨大人们不关心他们。在任何地方都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孩子是国家的未来等等。可是现在我们的教育是以学科教育为主,很难再花很多的时间去关心一下孩子本身。所以当我们的孩子遇到火灾的时候,他到底会不会自己逃脱危险?我们可能也没有真正去关心过。所有的防灾演习都是应付性的,让领导可以推脱责任的做法,而孩子们真正掌握与否则不在考虑的范围内了。
“一个合乎道德的教育政策同人类兴趣和能力的多样性。我们不应该以民主和机会平等的名义而试图让所有的人都上大学。相反,应该教育所有学生尊重一切诚实劳动。为劳动而准备,为养育孩子而准备,为尽公民义务而准备,这是对每一个学生都重要的事情。”(第4-5页)我们今天的中考、高考,似乎已经在“应该教育所有学生尊重一切诚实劳动”这一方面,渐渐地忽视了。中考、高考,渐渐成为可能决定一种社会地位、阶级层次乃至财富资源分配的必需的渠道,是一个魔力巨大的筛选容器。残酷的升学应试的竞争,学会关心只是变成了关心自我的前途与利益!学生们很少去想过别人的感受,甚至家人,也没有考虑过,更何况老师、同学!这是不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失败?!
“如果一个学校要有一个主要的目标,用这个主要目标来建立和协调其他目标,那么,这个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们成为健康的、有能力的、有道德的人。这是一个伟大的任务,其他所有任务都应该为其服务。在培养学们学术竞争力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学生本身,他们的目的、焦虑和处身的各种各样人际关系。我的观点没有反智主义的倾向,而是有关重新确定轻重缓急的问题。智力开发当然是重要的,但它不能成为学校的首要任务。”(第18页)百育德为先。德育在我校也是相当看重的,但是我们德育的目标如果和当下的应试教育相冲突的时候,毫无疑问,现在总是选择后者的。而我个人认:“健康的、有能力的、有道德的人”,这比单纯考试成绩100分要更加重要!
“教室应该成为这样一个地方:学生们在其中合法自由地展示和探索他们多种多样的人生。伴随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和成长。我们必须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种追求不会压抑和阻碍学生的智力发展。即使有这种妨碍的可能性,我们也应该愿意冒这种风险,因为我们更愿意看到学校培养出这样的人:他们能够与别人和平相处;他们善待自然环境;他们待人接物都追求一种理智与和谐。为了真正地改革教育,为了摆脱那种钟摆似地循环往复,我们必须抛弃视学校首要任务为开发智力这样地陈词滥调。我们也必须放弃那种认为任何机构——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企业——都只有一个稳定的主要目标的观点。”(第20页)
教室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也是合法自由地展示与探索多样人生的空间,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生活和成长的乐园。这样一种理想境界,在应试教育甚嚣尘上的今天,是一种奢望。当学生成为了吞吐习题试卷的机器,当教师成为一种传授应试技巧和标准答案的工具,人的全面发展,异化为了考试学科的全面发展,甚至心理辅导与成功励志也蜕变为考取高分上名牌大学的宣教手段。当教师孜孜不倦地为开发学生应试智力而奋斗时,人的全面发展,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在如山似海的应试训练中,我们能保护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吗?由此,我们不得不追问,当代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什么?仅仅是为了考取理想的大学吗?
学校要致力于将每一个孩子养育成人。诺丁斯将学校工作比作养育一个由不同孩子组成的大家庭,关心成为这个过程的基础和核心。每一个教师的主要任务就如同父母的责任——将每一个孩子养育成人。学校也不能只顾学术而忽略其他目标,哺育学生们的精神也相当重要。诺丁斯指出,如果不重视满足孩子们对关心的需要,学校也难于实现其在学术上的目标。如果我们要使每一个孩子都学会关心,关心我们认为值得关心的事物,那么,我们必须首先关心每一个孩子。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
关心是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关心是对生命的同情,是一瞬间的怜悯,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苦痛。但诺丁斯更强调: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系成为一种关心关系,当事人双方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