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时要明晰自己所选论题的类型,权衡自己的能力与特长是否适宜这种类型或则能够驾驭这种类型。学术论文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阐述型、论辩型、述评型。
(一)阐述型选题
阐述型选题通常都围绕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正面展开论证。如《一种文化能指的新意味)(见《小说评论))xx年第1期)围绕作为“文化能指”的“父亲”的意象意义在20世纪90年代所发生的变化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文章以(我的农户爸爸和妈妈)(冯·积歧,1994),(农户母亲)(李西岳,1999),(挽救母亲》(白连春毕业论文选题,)等三个描写“乡村妈妈”的短篇为例,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的文学创作中具有文化能指意义的“父亲”为参照毕业论文选题,剖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小说创作中的“父亲”所负载的特殊文化内涵,阐述这些新的文化意指出现的文化意义。文章通过剖析强调: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后,作为文化能指的“父亲”的文化所指或文化意味开始发生显著变化:乡村“父亲”不再是老国暴民的写照或极权文化、落后意识的象征,而是传统美德或乡村人格的变身,因而“父亲”的境况成为乡村文化或传统人文精神处境的意象,这些变化是“审美现代性”在文学创作中的彰显。汉语言文学领域内绝大多数选题都属于这种类型。
对于大专生来说,与另外两种类型的选题相较,阐述型选题具有资料容易收集、论证操作难度较小的优点。这种类型选题的基本做法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亦称将总命题切分为几个小命题后正面逐一论证。
(二)论辫型选题
论辩型选题是针对别人的学术观点进行反驳或提出指责的论题。如上面提及的金克木院士的《古诗“玉衡指孟冬”试解》一文就是论辩型的。论辩型的论题通常有“破”有“立”—有的先“破”后“立”,有的先“立”后“破”,还有的“破”“立”并行。
论辩型选题的特征或写作难点是“立”。“立”,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破”要击中要害,要论点确凿,要论证有力。
对于大专生来说,论辩型论文写作的难度指数比阐述型论文的写作难度指数要大。笔者以前审阅过一篇题为《一位失败的英雄—评吴荪甫形象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