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熄灯一小时”想到“低碳教学”
3月27日,普普通通的三月的一天,晚8:30-9:30,却因为全球10亿人同时熄灭电灯而变得意义非凡。
低碳生活,被越来越多的人士所推崇:一周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一到两次;随手关灯、拔掉插头;减少空调的使用次数和时间,打开窗户让自然的温度与我们相伴……
我们家也准时于8:30分关闭了家里的一切电源。怎样度过这份难得的静谧时光呢?
女儿提议:“我们三个轮流讲故事吧!”
就这样,一个小时的时光,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缓缓流淌,在一家人幸福祥和的气氛中慢慢流逝,在身心舒畅的情感交流中静静远去。
“低碳生活无小事”!我们的地球母亲,现在已然是千疮百孔,能源消耗殆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内心深处关爱她,保护她,从一点一滴做起,让“低碳生活”成为每一个人的核心生活理念。
回味着这一小时轻松惬意的“低碳”生活,不由联想到开学以来紧张的教学工作,不仅让教师身心俱疲,我们的孩子同样也是连轴运转。
我们的教学是否也可以“低碳”呢?是否也可以让课堂的效率增高,而孩子们却能于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呢?
一个基本点:一切为了学生
面对一年级的小学生,面对这一群还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孩子,我们不能仅仅把他们看做学生,看做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应该考虑孩子的生理、心理年龄,把他们看成需要我们精心培育的一株株幼苗,需要我们用心呵护的稚嫩的花骨朵,润物要无声,教育应无痕。
教学中,唯有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寻找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运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的学习铺平道路。
三项措施:
1、从文本的解读入手,确定简单的教学目标。
特级教师贾志敏曾说:“作为语文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是根本,也是必须的。可是,我们不需要让孩子也把教材理解得那么深,那么透。”
现在,很多老师都知道,应该“简简单单教语文”。可是,反观我们的课堂,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多时候还是不放心,还是设计很多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得一堂课塞得满满的,教师还是教得累,学生也还是学得累。
这学期,面对紧张的教学任务,我尝试着根据不同的课文,确定最简单的教学目标,努力做到“一课一得”,“一课一练”,让一年级的学生当堂完成简单的学习任务。
例如《春笋》《雨点》《小池塘》等要求背诵的课文,我就将教学目标定为“当堂背诵课文”。课文中难读的句子,我就领读,或者请学生领读;学生中拼读能力较差的,我就带着他一起读,让小组内的同学帮助他;有背诵速度快的学生,我就给他刻上一枚小印章,请他给大家说说背诵的方法……抛弃了繁琐的分析,还原书声琅琅的课堂,孩子们背得多起劲啊!
再如《识字》课,我们的目标就是“识字”,“你能记住哪个字?怎么记住的啊?”这个时候,孩子们的小手如林,注意力高度集中。2、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设计活泼的教学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只有短暂的十来分钟,如果我们一味抱怨学生不注意听,而不是从改进自己的设计入手,那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
《蘑菇该奖给谁》,教学目标就是“分角色朗读课文”。事先教师做几个简单的头饰等道具,在指导学生分别读好几个角色的话语后,手中的头饰一亮,学生的兴趣就被极大的激发起来了。教师先领着几个学生练练读读,再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练读,再完全放手给孩子表演,那样的课堂,你说孩子能不兴奋吗?
练习2《口语交际》,领着孩子在校园里走上一圈,既感受了“寒气还没有退尽”,也从绽放洁白花蕾的广玉兰树上、抽出新针的松树上、绿意盎然的草坪里找到了春天,更让孩子们爱上了我们的校园。
3、从学生的实际困难入手,跨越存在的学习障碍。
我们班一大半是农民工子女,家庭的教育实在有限。很多孩子在学习上确实有困难,如果我们能伸出耐心的双手帮助他们,既能慢慢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也能让教学更加有效。
比如上课时,我就走到一些孩子身边,先听他们读课文,如果需要帮助,我就示范读给他听;等知道他会读了,我再给他当众展示的机会,顺势表扬他;写作业时,我也将指导的重点落在这些孩子身上。
小结语:
“低碳”生活是为了我们的未来;“低碳”教学,是为了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