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抓好小事这根弦
城子小学金鑫
案例描述:
新学期开始,在学生的提议下,我们班进行了“我为班级做件事”这一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全班学生利用一周的时间每人为班里做一件好事,下周一的班会课上讲给大家听。学生们有的帮别人倒垃圾,有的帮别人摆自行车,还有的主动帮别的同学补习功课……班会课时,我还惊喜地发现,窗台的花盆里插上了一束新绿,从这淡淡的春天的气息里,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成长与快乐。嗯?我再一看,不对,花盆里怎么插的是一束刚刚发芽的柳树枝?我看了一眼窗外的垂柳,莫非……我镇静了一下心绪,指着花盆问:“这是哪来的?”有学生直言不讳地告诉我:“树上掐的。”“谁的主意?”我接着问。“李瑶。”哦?原来是我们班最聪明诗意的女孩,还别说,作为农村孩子,还真没有几个像她那么充满情趣的,是唱,是写,是画,是说,班里没有一个能和她比。我把李瑶叫起来,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她很不好意思地说:“班会的事我忘了,怕挨批评就临时想了这么一个法儿……”我没有说什么,在黑板上写下了“好”与“不好”几个字,我回过头问大家:“这一周里,咱们班的每个人都在想为班里做件好事,但李瑶这么做是好还是不好呢?”大部分学生都觉得这样做不好,这是在毁坏学校的花草树木,破坏公共财产,但也有学生说想法挺特别的,可以原谅。我没有急着评价,而是问李瑶自己的想法,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我这次做得不好,不应该为了达到自己一时的想法搞破坏。”我又以“得与失”为话题让学生说开去,一节好人好事汇报课就这样上成了思想教育课。
反思:
人们常说“小事不小”,看似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如果错过了,可能就会滋长学生的破坏行为,每一次“小事”的处理就是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如果放过了一桩桩小事,也就放过了一次次“育人”的机会。
方法措施: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最终要落在每个学生个别的道德能力上,因为他们终究要走向社会,不可能事事都由大人出面处理,于是我就在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和自主的道德行为上下工夫。在日常工作中,我就以一件件小事的处理,引导学生学会自律,学会自我教育。经常地把班中发生的一件件小事,在老师的指导下,帮助学生从分析、评价、讨论中逐渐地提高思想认识,逐渐地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及怎样与人相处,从而使每个孩子从中受到教育。
实施步骤:
1.设立“班级论坛”,以文字形式从学生手中收集个案。此办法适用于中高年级,即让学生以匿名形式把一周内发生在班里的一些或影响班集体利益或能激励学生进步的好人好事以文字形式上报。
2.整理一周内学生的上报资料,开展以班级真实事例为主题的班会、辩论会,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
3.做好活动后的“善后”工作,根据各种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如“文明伴我行”,“为校园献爱心”等,让学生的思想付诸于行动。
体会: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我们应该从小事中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文明的小学生,合格的社会小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