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我班50位同学中有8位留守儿童,他们有的沉默寡言,胆小怕事;有的活泼好动,经常违规乱纪;有的缺少学习的自觉性;还有的……,例如:
陈永杰,男,11岁,父亲常年外出打工,母亲忙于生计,由爷爷奶奶照管。
其表现如下:刚来我班时不遵守校规校纪,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还几次说谎骗老师,犯了错死不承认。
问题分析:经过调查、走访、电话联系家长等途径,发现该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如下:
1.情感方面存在缺失。其父亲常年外出做生意,母亲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每天忙于生计,没时间照顾他,将他寄宿于爷爷家中,致使他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没有父母的呵护,没有理性的沟通,孩子缺少安全感。
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父母常年在外,根本谈不上对孩子进行教育,爷爷奶奶的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承担不了品德培养和学习辅导。
3.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
基于以上情况,我在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并起到一定的效果:
1.用关注温暖孩子。我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夸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只要自己努力,肯定能成为班上的尖子生。在课堂上,我有意识地叫他回答问题,只要他答对了,就及时表扬。课后总找他当老师的小助手。日子长了,他变得性格开朗,做事积极主动,还不时地为班级做好事。
2、用榜样督促进步。由于住在爷爷家,他的自由空间太大了,作业常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很难保质保量。面对这种情况,我先是在教室组成接对子的活动,想搞“一帮一”,让班里的优秀生和他交朋友,帮助和督促他,这方法坚持一个学期,他的成绩有了一定的改观,作业也写的细心了。
3、促进同伴交流。我经常在班级里开展关注留守儿童主题队会和“手拉手”活动,让孩子们畅所欲言,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的温暖,增强集体责任感,并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现在,陈永杰同学转变很大,上课时回答问题积极,声音响亮;再也没有出现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各科成绩都是优良,语,数,英三门总成绩进入了班级前十名。除此之外,他还特别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当上了小组长,成为老师的小助手。
从这个案例中,我想到留守儿童的教育关键在于精神支持和心理教育,只要用爱心去温暖他们,用关注的目光激励他们,他们就会找到自信和安全感,才会积极主动的做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