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指导》读后感
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和研究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听评课活动,它可以将复杂连续的课堂拆解为可供分析的小单元,通过定位记录细节信息来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和思考,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建议。课堂观察最开始是研究者研究课堂的方法,研究者期望建立比较系统的框架指标,来对课堂进行量化编码,通过记录和分析师生语言互动、课堂事件和教学行为等,来探讨课堂细节,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和推论。后来,这种方法逐渐运用于课堂实践中,并融合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希冀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诠释和改进课堂。
《课堂观察指导》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从定量和定性两个维度对课堂观察方法进行探讨,并结合大量研究实例加以说明。该书特别注意了实用性、操作性,对课题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一定的帮助。
进行课堂观察,除了观察的人很重要,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工具。计划进行的课堂观察的课题研究,就是希望能开发一种新型的观察工具,并借助数据分析的方法,期望用数据图表来直观地反映课堂的情况。因此,在这个课题的研究与实施中,思路是这样的:首先要不断的进行关于课堂观察的理论学习,从使用他人的量表,到改进他人的量表(通过观察验证),进而开发自己的量表,在试用中不断加以修正,最终形成科学、适用的观察工具。其次,做好一学年的开课计划,为课堂观察提供素材。准备在高中不同年段选择不同的课型,针对4-6个教师的十多节课展开课堂观察,另外,还准备对3-6节的校本选修课程,进行课堂观察。第三,进行课堂观察,同时对被观察的课堂进行录像。每一次的课堂观察之前,需要首先确定主题、确定内容、确定工具、确定方法和确定分工;进入课堂进行观察时候,利用量表记录好时间和事件;课后做好交流和反思,在对话中就不同分析、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碰撞与交融,最后得到全面的、综合的评析意见。第四,利用录像进行观察。一个方面让被观察的教师自己观看录像,帮助教师提高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的认识和总结经验,及时反思;另一方面,利用我们设计的统计量表及相关观察工具,对课堂的许多细节进行统计和归纳,最后进行数据化处理,得到较为直观的信息,以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五,信息反馈阶段。我们研究的目的最终是服务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我们的观察结论与被观察教师进行交流,给以意见和建议;将观察中发现的学生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提醒学生在听课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以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