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教师通过评价,让学生品尝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信心,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他们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课堂是师生生命活动的构成,教学流程应该充满生命力。作为渗透于教学流程每一个环节的评价,同样也应该充满生命力。语文课堂评价应该丰富而生动,以真实打动学生,以真情感动学生,以真诚引导学生,让语文课堂评价真正精彩起来,成为学生生命中“一次难忘的经历”,“一个永恒的瞬间”。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以为我们教师应该运用好如下一些评价方式:
一、落实学生自我评价。
传统的评价观认为,只有老师、长辈、尊者才有资格评价别人,他们才是评价的主体;而学生,只能作为评价的客体,承受师长的“谆谆教导”。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在学习过程中,孩子接受的评价是多方面的,因为他们是在交流与合作中完成自己的学习,在整个学习的进程中受到众多的关注(当然也包括他自己),因而,不能让评价主体走进狭窄的胡同,而应将评价主体的外延和内涵作相应的审视,学生、家长、教师以及学习伙伴都应是评价主体中的一部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以及他人的关注都是评价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个人能力结构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自我评价应该是一个内化的教育过程。
如一个学生读完《自己去吧》中一个片断后,教师引导说:“你自己觉得读得怎么样?”他腼腆地笑了一下,说:“读得比较流利,只是声音较小。”“能不能再试一次?”他又试读了一遍,我又问:“你觉得这次读得好吗?”“比前一次要好,只是没有感情。老师,我能再试一次吗?”这次,他读得声情并茂,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最难以培养的一种能力。但是我们得花大力气去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因为这种能力将伴孩子终生,这也是体现我们对学生的终极关怀吧。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见解,更应该切实地尊重学生的差异,要会欣赏差异,鼓励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发展个性。“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因此,评价是要关注到学生独特的地方,闪光的地方,积极、热情、多角度寻找闪光点进行评价。尤其是对学困生,我们更应该给他们热切地激励,我们可以为他设置失败时的台阶,可“骨头里挑鸡蛋”,还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评价要注重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建构,要关心其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评价只有多元化,才可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开发他们的潜能。不要用一种固定的眼光看学生,有些学生可能考试成绩不好,但有可能在一堂课中的表现尚佳。可能平时表现不好,但也有智慧火花闪现的刹那。班里有一个叫汪娟的同学,基础较差,平时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即使能交来作业,也是错误一大堆。很让家长头疼,也让老师不轻松。可是有一次我让她朗读《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课时,他的表现却把我镇住了,口齿之清楚,音色之优美简直让我和班里的同学们刮目相看。于是我常常让她上课起来感情朗读课文,经常不失时机地表扬她。渐渐地她开始变化了,犯错误时看到老师也知道脸红了。
曾看过这样一个案例:教师请学生朗读课文。一位平时成绩中下、寡言少语的男孩举手,教师指名请他读一遍,原本这个学生课前在家长的指导下已经会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了,但由于紧张,漏读了一个“了”字,可比起以前他还是有进步的。教师也请大家评一评。有的说:他连句子都读错了,少了一个字。有的说:他声音太轻。有人说:他读得没感情。该生被评得一无是处。教师接着说:“谁比他读得更好。”于是,这位学生低着头坐下,再也没有主动发过言。在此案例中,面对学生对该生批斗式的否定评价,教师能否顾及被评价对象的心理感受,换一个角度引导:“可他比上一次少错了一个字呀!这说明他在进步。”“谁比他读得更好”可用“我们再耐心地听一遍,相信你们会发现他有进步”取而代之,效果又会如何呢?试想,该生定会在教师相信的目光中,大家的期盼中,很努力地读好。而其他学生在教师宽厚的评价引导下,不就不会再只盯着他成绩平平、寡言少语等缺点,而将眼光转移到发现他的进步上来,以该生的原有经验、原有水平为参照,肯定他今天的进步,且相信其一次比一次进步大。变“纠错”为“觅优”,鼓励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这样的互评,对评价者是一种利用语文时空进行施爱的语文教育,于被评价者是语文课堂中一种无声的爱的滋润,它关爱着每个评价主体,每个学习主体,让所有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