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感言:黄中半年
我在桥黄中学只读过半年高中。但是这半年,却在我一生的思想和生活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我于1944年毕业于建国(初级)中学。因为时局动荡,家境不佳,辍学一年又半。抗战胜利后,桥黄中学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我是带着胜利的喜悦,和平的幻想,以及由高中跨入大学门槛的愿望,于1946年初考入桥黄中学的。
说来也怪有意思,我家所在的湖头,离桥黄只有十华里路,但由于日伪军长期盘踞在桥黄、泰兴,我这个生长在解放区的青年,在进入桥黄中学之前,不仅没有到过泰兴城,也几乎没有到过桥黄镇。
1946年的桥黄中学,座落在桥黄东南隅的高垛子上,场地开阔,四面环河。从家里出发,走过了余家庄,很快就可以望见学校一灰一红的两幢洋楼。这是当时全桥黄独二无三的西式楼房。望着这两幢在朝阳照射下熠熠生辉的校舍,心头兴奋得砰砰直跳。
初入学时的桥黄中学,还有国共合作的色彩。校长丁廷标,是追随国民党的青年党人。我们只闻其名,未见其面。学校的实际工作,是共产党领导的。
学校的设施很简陋。有教室,没有实验室;有课桌,没有床铺。我们这些寄宿生,由于日军的破坏,当时就睡在红楼的地板上。但是,教学还是很正轨的。每天白天上课,晚上自习或开会。由于没有实验设备,我们只能用普通的铁锅学做肥皂。
当时的时局,正处在急剧变化之中。所好的是,学校的时政教育抓得很紧。我们一入校,就学《政协决议》,学《双十协定》,学《别处那儿有》等革命歌曲,并且很快选举产生了学生会。我在入学初期,功课抓得很紧;但是因为在初中阶段,就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青年解放团,被学校视为骨干;加上我比较喜欢文艺,中文基础较好,不久就不得不腾出较多的时间,做学生会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出墙报。
国民党向解放区进攻的消息频频传来,我的和平幻想被无情的现实撞破了。学校适应形势的变化,经常举行时事报告会、座谈会,清早要求学生捆起被包来跑步。负责时政教育的姚琮老师,几乎每晚都到学生宿舍,跟大家一起坐在地铺上漫谈时事。南通发生爱国人士徐浩泉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的惨案以后,学校立即召开纪念大会,大家齐声高唱:“中国人民将继承您的遗志,以迎接光明的到来,扶起民族的正气。”以后,又相继排演话剧,组织化装xxx,揭露蒋家王朝的xxx本质和罪行。
以揭露“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中心内容的化装xxx,轰动了整个桥黄。那天,化装xxx的队伍,踩着高跷,走遍了桥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大家一路喊口号,一路唱歌:“蒋中正,满肚粪,对外没有对内硬……”;“陈立夫,呀呀乌,CC头子大特务……”。这次化装xxx,我扮演的是宋子文。
当时学校的音乐教育,是紧密配合时政教育的。起先,是急就章式地将一些抗日歌曲,略改歌词,教学生演唱。譬如,有一首歌的原词是:“风吹呀麦穗阵阵儿飘,日晒呀麦穗阵阵儿黄,你拿呀锄头我拿枪,当心呀鬼子来抢粮。”教唱时,便把“鬼子”改成了“xxx派”。不久,一些直接揭露国民党xxx派,号召以自卫战争对付国民党进攻的歌曲出来了,音乐老师兼生活指导员周林森,又很快教会大家歌唱:“国民党xxx派不讲理,破坏那停战会发大兵,一路抢粮仓,一路烧房,又杀人,自卫要赶紧。要赶紧,要赶紧,自卫要赶紧!”
1946年7月,苏中战役首先在泰兴打响,敌机轰炸桥黄。我这个长期做着大学梦的十七岁的青年,终于丢掉了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从下乡参加土地改革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时间已过去了四十八年,但我至今还十分怀念在黄中度过的岁月,怀念当年师友对我的熏陶和教育。因为没有黄中的半年,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