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课稿教材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同时要为人文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以及为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并正确指导人类活动的合理性打下基础。
本节的关键所在是,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谁也离不开谁,而且谁也会影响谁。各要素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相互影响达到统一的状态。
案例是本节教学的重要手段。因为本节是抽象的理论,教师要以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有形象具体的感知;而学生要学会分析案例来掌握本节知识和锻炼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实践能力等。
重难点分析:
●重点: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表现(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
●难点:地理要素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整体性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平衡功能;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
课标分析:
●知识和技能:
1.以生物为例,说明生物与其他地理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认识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2.了解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3.以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东北地区的森林砍伐为例,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过程与方法:
1.阅读案例一,紧扣植物的光合作用,绘制生物循环示意图,说明生物与其他地理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及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2.阅读案例二,紧扣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剖析生物、土壤、地貌、水文、气候等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阅读案例三,紧扣森林破坏,剖析植被变化对土壤、地貌、水文、气候的影响,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正确的人地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树立事物普遍联系的思想;
2.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促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对地理环境要素有初步的认识,对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有一定的了解,已具备基本的地理阅读分析、提取信息的能力。但学生还缺乏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来帮助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还需要补充光合作用、分解作用等知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启发式讲授
学习方法:学生原有的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地理方法简单;但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案导学法;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团队精神,增强学习效果;体会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将学习目标内化到行动上。
教学流程
课标要求分解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播放视频或景观“热带雨林”
提问:观察其中有哪些要素?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明确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明确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
补充生物循环知识(光合作用、分解作用、有机物、无机物)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能量交换指导活动(可带一盆栽植物)、阅读、读图分析P90—91活动(5-2)、案例1(5-1);
1.所示中有哪些地理环境要素?
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生物如何在各要素间进行转换?
4.图中的能量是如何传递的?
5.归纳生物循环示意图。
小结:各要素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学生回答:
(阳光、大气、水、土壤、生物)联系自然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地理现象、分析表述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理环境的形成、演变、演化;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指导阅读资料:
1.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2.关注地理环境的形成、演化。阅读资料、读图分析。培养学生阅读资料提取信息、概括总结、表述的能力
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1.以某种水果、某种作物为例或不同地区的作物生产量的不同为例,分析归纳生产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要素的功能。
2.阅读资料p/92;分析平衡功能。阅读资料并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地理资料,理解地理概念的能力。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指导活动:P93/活动
提问:(不考虑气候变化等因素)
1.从a—e,地形、水文(湖水)、生物种类、土壤等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析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相互影响,从而统一变化的?思考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阅读地理图像、提取信息、分析并表述问题的能力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案例3P/94“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
1.森林的环境功能有哪些?
2.森林的减少会使环境产生哪些变化?
3.用图示法归纳东北森林变化给其他要素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与现象的能力。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课稿
同类热门:
高一地理地球的公转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