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对近代仁人志士的态度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而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更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支撑。历史学科承担着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而科学执政就是党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活动发展规律,按照科学的思想、理论和科学的制度、方法来执政,把党的执政活动建立在更加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而中国近代史上的仁人志士的得与失都是对人类发展规律的探索,虽然他们的探索没有成功,但是这也表明他们对封建制度的反抗,具有创新性质。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改变落后的社会面貌和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都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而失败,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社会性质。这样,在想中国革命的道路是老师自然把学生引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改变社会性质,取得革命的胜利。但是这样就会使同学们对中国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充满偏见,认为他们没有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对革命的作用太小。这样不利于同学们形成对民族精神的深刻认识。要知道中华民族精神是自古以来逐渐形成并发展的,当然也包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为探索救国道路,挽救民族危亡的社会各阶级,否则民族精神就失去了完整性。这一点恰恰是我们教学中所缺乏的。
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需要从现在起进行完整的民族精神教育。在讲述历史时应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去思考,因为若说人的思想是否先进应放到当时的环境去思考,否则就违背了客观规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们受到来自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几千年以来的专制统治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当他们提出“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提出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提出“反清复明、扶清灭洋”和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时,都表达了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和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这就当时而言即是对封建制度和列强剥削与压迫的反抗,即是创新。虽然在当时没能取得成功,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却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新时期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就避免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田亩制度》所反映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因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已经证明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相应的统一战线政策,是吸取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没有发动人民群众的教训。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加之以正确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才保证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也就是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前的各阶级反抗斗争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直接或间接都是有积极影响的。
在近代史上中国的仁人志士无论选择什么道路,都是以爱国主义为出发点的,都是想挽救中国的民族危亡,都想使中国强大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和我们当前的德育教育是一致的、统一的,他们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努力挖掘这些史实的深刻内涵,并与社会主义道路相结合,进行有血有肉而非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代史上的仁人志士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归结起来笔者以为主要是创新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广大历史教师应该认真对待近代史上的仁人志士,学习并领会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以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