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2019语文高一期中试题下学期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xxxx语文高一期中试题下学期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甘霖(lín)亘古(gèn) 嗤笑(chī)鞭笞(tái)

B.泅水(qiú)玷辱(diàn)  蹩(bié)进黑黝黝(yǒu)

C.拓片(tuò)竹篁(wáng)脑髓(suǐ) 莞尔(wǎn)

D.悚然(s?ng)苍颉(jí) 银镯(zhuó)蹙缩(cù)

2.下列各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颤栗前仆后继华而不实鼓惑人心

B.憎厌居安思危高瞻远瞩兢兢业业

C.报效趁风破浪萍水相逢走头无路

D.表帅大显身手以逸待劳根深蒂固

3.选用与上下文连接正确的一组()

(1)他们的身影不久就____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2)女人的手指____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3)那短工____地说:"还不是和祥林嫂生气?"

A.消释振动简捷B.消失震动简捷

C.消失振动简洁D.消释震动简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节日的天中广场白雪铺地,鲜花点缀,这座标志性的城市公园,正热情接待着不绝如缕的游客。

B.范曾泼墨人物画的出现,使几成绝响的梁楷泼墨人物画,于八百年之后,再次奏出黄钟大吕般的华美乐章。

C.钱文忠教授讲玄奘取经,在引经据典的同时突出了历史讲述的故事性,绘声绘色,对历史人物的心理和对话的讲述栩栩如生,同时不乏跌宕起伏的剧情冲突。

D.我的朋友晓明因为做生意赔了本来向我求援,我向他表示一定会鼎力相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B.参加这项比赛的选手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1.68米,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C.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

D.承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难道谁能否认这是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的崇高使命吗?

6.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劳动美学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因此,为了充分发掘生产劳动中的审美因素,加强劳动美学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当前美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A.但是,我们一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B.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我们应有的重视。

C.但是,我们研究得还不够深入。D.但是,一直没有被我们研究过。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门宴》的作者司马迁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对项羽这一悲剧式的人物,怀着一种喜爱、敬重而又深深惋惜的复杂情感。

B、《过秦论》作者是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课文着重叙述秦王朝灭亡的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指出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

C、《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晚期的作品,与早期创作的《五柳先生传》是姐们篇。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鲁迅评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是

A、读诗,他推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称为"诗中极品,千古绝唱。"

B、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赢--这是竞赛的辨证法。

C、我们非发明机器不可,切肉的、切菜的、轧面条的、......

D、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9.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大王来何操?B、何陋之有?

C、沛公安在?D、故不我若也。

10.指出与"外连衡而斗诸侯"的"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会盟而谋弱秦B、以愚黔首

C、序八州而朝同列D、囊括四海之意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干细胞--器官之源

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发育成神经、肌肉或血液等成熟细胞、再生各种组织器官或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人体干细胞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全能干细胞,可用于直接克隆人体;另一种是多功能干细胞,可直接复制各种脏器和组织。人类寄希望于利用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在体外繁育出组织和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或器官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

人类疾病的产生一般是以器官、组织、细胞坏死或死亡作为病理基础的,比如角膜损伤或者病变会引起失明;胰腺的胰岛细胞不能分泌会导致糖尿病;大脑中某一部分神经细胞病变会引起痴呆或者是肢体的震颤麻痹等等。干细胞则可以修复那些不能再生的被损坏器官或组织,从而治疗癌症、心肌坏死、自身免疫疾病(如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等)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并取代以往的异体间的器官移植。

造血是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部分,早在1909年迈克斯莫(Max・mow)就推测血液中有一些细胞可以造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动物的交叉输血实验中证实了外周血循环中存在着放射动物血细胞再生的细胞,由此证明了外周血干细胞的存在。近30年来,随着实验和临床血液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特别是对造血的发生与调控、造血干细胞的特性、移植免疫学的深入认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技术、血液制品及抗生素等联合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过去造血干细胞的移植主要指骨髓移植,近10多年来,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快速发展起来。

造血干细胞含量极少,约为骨髓含量的1%。造血干细胞移植是20余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其某些遗传性疾病得到根治的最佳手段。我国科学家仅用20年的时间,就使该领域从无到有,蓬勃发展起来。通过移植造血干细胞,成年的白血病病人能长期在无病状态下生存,生存率从以前单用化疗的20%左右上升到移植后的70%~80%,数以万计的患者得以救治。

将脑部的干细胞培育成脑细胞并移植给脑患者,可以治疗脑部损伤、帕金森氏症等脑疾病。但是成年动物脑部的干细胞很少,大约每300个细胞中才有1个,它们在脑部的具体位置也不清楚。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很难成功地提取出纯度超过5%的脑部干细胞群。

干细胞的应用还包括体外制造人体器官,然而这比体内移植干细胞要复杂得多。科学家设想利用干细胞和动物组织工程的结合来解决难题,比如通过形成嵌合体,在严格的控制下,使动物的某些器官来源于人体干细胞。这些来自人体干细胞的器官可应用于临床移植治疗。

11.下列有关人体干细胞的说法,和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人体干细胞是一种"万用细胞",既可以用于直接克隆人体,也可以直接复制各种脏器和组织。

B.人体干细胞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或人体的潜在功能,为取代异体间的器官移植、实现对某些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性。

C.人体干细胞是一种"万用细胞"经过发育,会分化成神经、肌肉或血液等成熟细胞。

D.用人体干细胞治疗疾病的一条途径是:分离干细胞→体外培养繁育出组织和器官→将这些组织和器官移植到患者体内。

1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含量极少,而在外周血液中含量较多。

B.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在临床治疗中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具有光明前景。

C.成年动物脑部的干细胞含量很少,并且没有固定位置。

D.将动物的某些来源于人体干细胞的器官应用于临床移植治疗的实验尚未取得成果。

1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从胚胎期起,人的个体发育越成熟,干细胞含量越少。

B.干细胞治疗的目标是用干细胞移植取代组织、器官移植。

C.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肿瘤及某些遗传性疾病的最佳选择。

D.曾植入人体干细胞的动物,其器官可以应用于临床移植治疗。

三、(9分,每小题3分)

华佗(节选)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生之术,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①。

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②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吏③刘租针胃管④迄,便苦咳嗽,欲卧不安。"佗曰:"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遂如佗言。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嘱使勿逐,守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为士人,以医为生,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难近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耳。"及后爱子病笃,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选自《三国志》,有删改,参见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

【注释】

①差:通"瘥",病愈。②难:诘问。

③医曹吏:郡中掌管医药的官员。④胃管:穴位,脐上四寸处。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尉黄琬辟辟:征召

B.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迄针:扎针

C.若妻信病信:相信

D.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工:精湛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晓养生之术,又精方药曾不知老之将至

B.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到家,辞以妻病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1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华佗精通方药,为人治病时,配合的汤剂不过几种药,心中能准确掌握药物分量,随手抓来,不用再称量。

B.府吏倪寻、李延住在一起,都得头痛身热的病,华佗认为得同样的病,药物与治疗方法应该一样,于是给两人同样的药,第二天,两人病都好了。

C.太祖亲自处理朝政,得病很重,叫华佗专门诊治,华佗认为这种病很难治愈,若长期治疗,只能缓解病情,苟延残喘。

D.华佗恃才傲物,不愿专门为太祖治病,被太祖拷打而死在狱中。华佗临死前把一本医书送给狱吏,狱吏收后竟然把书烧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2分)

四、(24分)

17.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耳。(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倦 夜苏轼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注]络纬:昆虫名,俗称"纺织娘"。

⑴"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

答:

⑵诗歌以"倦"字引出下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答:

1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10分)

(1)王羲之在《》一文中描写会稽山阴兰亭景物的句子是:

,,,映带左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2)与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的韩愈在《师说》中引述孔子的言行,得

出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观点。

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过秦论》)

(3)是日也,,。(王曦之《兰亭集序》)

歌台暖响,;,。《阿房宫赋》

五、(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一22题。

从一个微笑开始刘心武又是一年春柳绿。

春光烂漫,心里却丝丝忧郁,问依依垂柳,怎么办?

不要害怕开始,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勇敢些,请现出一个微笑。

一些固有的格局打破了,现出一些陌生的局面,对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慌慌,真想退回到从前,但是日历不能倒翻,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无妨对镜沉思,从现出一个微笑开始,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为坦然。

是的,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变故,更多的失落、更多的背叛,也会有更多的疑惑、更多的烦恼、更多的辛酸;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穿过世事的云烟,就可能沉着应变。努力耕耘,收获果实,并提升认知,强健心弦,迎向幸福的彼岸。

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达成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

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藏的遗憾。

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当然,开怀大笑与嚎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动,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将微笑遗忘。

惟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欢。

他人的微笑,

真伪难辨。但即使虚伪的微笑,也不必怒目相视,仍可报之以一粲。

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微笑毋需学习,生而俱会,然而微笑的能力却有可能退化。倘若一个人完全丧失了微笑的心绪,那么,他应该像防癌一样,赶快采取措施,甚至对镜自视,把心底的温柔、顾念、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从一个最淡的微笑开始,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再次将胸臆拓宽。

微笑吧!在每一个清晨,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微笑吧!在每一个春天,面对着地上第一针新草;微笑吧!在每一个起点,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相信吧,从一个微笑开始,那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远!

20、第⑤段"世事的云烟"指什么?(请从文中找答案)(2分)

"世事的云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高一期中试题下学期21、在第⑤-⑨段中,作者联系现实生活,有针对性地谈到了"微笑"的作用,请分条概述。(6分)答:

22、第③段中的"开始"和"起点",在上文和下一段中都有照应的句子,请分别找出来。(4分)答:

六、(6分)

23.给下边一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字,2分)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为了解决农村贫困户的基本生活问题,江西省分宜县出台了一项新举措,即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金由县、乡、村按5:4:1的比例分级负担。凡持分宜县农业户口、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600元者,即可申请农村生活最低保障金。与传统的困难救济相比,农村生活最低保障金发放面更广,发放更及时。

同类热门: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精选

    以上《2019语文高一期中试题下学期》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2019语文高一期中试题下学期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2019语文高一期中试题下学期》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